标题 |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范文 | 毛启朋 摘要:近年来,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外部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工业企业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从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本文对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构建起完善的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当前,部分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账务作假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通过分析会计信息进行正确决策。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工业企业不重视会计内部控制,没有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流程,加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偏低,从而滋生了会计违法乱纪行为,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部分工业企业未能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加之内部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乏力,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欠佳。如,工业企业没有落实财产清查制度,造成账实不符现象较为严重;企业未能健全监督制度,使得企业违法乱纪行为经常发生;企业没有落实考核激励制度,使得考核结果与奖惩激励措施相脱节,削弱了企业全员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对工业企业领导的约束力不足,部分领导经常干预其他部门工作,严重影响其他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风险控制水平偏低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使得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员工道德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投资风险等不同风险。但是,工业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管理,一直忽视风险管理,缺乏对潜在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严重降低了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一旦企业发生风险,就有可能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致命性打击。 (四)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工业企业虽然构建起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却缺乏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监督和评价,使得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严重弱化了执行的刚性。一些工业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没有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易受到领导层的直接干预,无法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 二、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强化会计内部控制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要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全面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杜绝会计舞弊事件发生,强化对企业资金的有力管控。首先,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控制。企业要对会计部门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应承担的职责,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会计记账、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票据管理、成本管理等各项工作,严守财经纪律,不允许出现制假造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其次,强化财务支出控制。企业要严格执行预算,按照预算控制财务支出,避免出现实际支出远超预算的情况。在财务支出控制中应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要求每一笔支出均有经办人、审批人的签字认可,并且会计部门还要对每一笔支出均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再次,强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工业企业要强化对终端操作系统的有效控制,明确上机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对财务软件中的信息进行备份,并且还应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避免财务软件系统受到恶意攻击。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工业企业要结合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规范各个部门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的关键制度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资金内控制度。工业企业要强化对资金流动全过程的有效控制,资金业务必须执行资金申请、审批、审核、复核、支付的规范性流程,不允许出现越权审批资金业务的情况。二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工业企业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促使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避免一人兼任多职。如,会计记账与会计事项审批岗位分离、会计记账与财物保管岗位分离等。三是落实决策监督制度。工业企业在作出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时必须执行规范的决策程序,尤其在作出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资产处置等决策时,应实行集体决策机制,强化对决策风险的防范,确保决策正确性。四是財产清查制度。工业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进行清查,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现象。 (三)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工业企业要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实施风险评估。企业要成立风险管理机构,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各个风险隐患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进而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应对策略。其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工业企业应结合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战略目标,设置财务预警指标,尤其在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要设置预警指标。若企业实际财务指标超过预警指标,则表明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财务指标正常,消除风险隐患。其三,加强风险教育。工业企业应通过定期开展风险宣传教育增强全员风险意识,让全员认识到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内外部严峻形势,促使全员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活动中,共同创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四)全面开展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内部审计的全过程监督,为此工业企业应当成立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考核和评价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理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始终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审查,监督会计部门是否存在会计信息弄虚作假、会计账务错乱等情况,根据审查结果揭示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帮助企业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工作体系,加强对各项风险业务的审查,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风险业务中的责任,以便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若发生风险损失,企业还要根据风险审计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工业企业要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在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控制,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秩序,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内部运营环境。新时期下,工业企业要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改进经营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尹静静.工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87-88. [2]余田.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防范[J].企业导报,2014(3):104-105. [3]王莹.试分析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3):63-65. [4]刘迎霞.探讨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及其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24-125. [5]王俊辉.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42-143. (作者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