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会计分录教学实践与探析
范文 肖壮
摘要:会计分录是基础会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它是会计科目、账户、记账规则及借贷记账法等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在会计分录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浅析;分录;教学;探析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其内容包含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它是构成实际会计工作中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在学习中采用编制会计分录形式是为了方便教学,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分录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体现的,它在会计财务核算实操中,又称为制单。所以编制会计分录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做到与实际会计工作对接,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现就会计分录教学作如下的探析。
一、会计分录教学要做到三个对接
(一)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对接
通过一笔经济业务,让学生填制记账凭证,分析和总结记账凭证的内容,引出会计分录的定义,通过填制记账凭证引出会计分录的新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样做让学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教材上编制的会计分录形式是为了方便教学和学生学习;二是课本上的会计分录实际上是通过会计工作中编制记账凭证完成的;三是通过实际的记账凭证编制和课本会计分录编制比较,完成学生书本理论和实际对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与原始票据反映的业务对接
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为例,通过展示发票,让学生观阅和分析发票上填写的内容,并按发票内容复述出来,并写在作业本上。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理解到每一张发票(原始凭证)就反映一笔经济业务,根据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只有每月完成了这项工作,才能进行记账、编制报表和纳税申报工作。通过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与实际原始票据比较,让学生理解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在实际会计核算中,是由一张张合法的原始票据形式体现的。而教材或课本上用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来替代真实原始票据,是为了方便教学。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对接
“会计分录的编制”是记账凭证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平衡公式、复式记账原理、记账规则、会计科目与账户及借贷记账法综合运用,而确定会计分录又是借贷记账法运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如果不会确定会计分录,就不会编制实际中的记账凭证,也就谈不上登账更谈不上编制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因此,用教材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编制分录,与采用文字描述經济业务内容相同的一张真实原始票据编制记账凭证进行对比教学的方式,更能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二、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业务写出摘要
会计摘要是对经济业务主要内容的简要记录。要求简明扼要,既要说明情况,又不能烦琐,并要与经济业务内容的真实保持一致,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体现在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中。
(二)分析确定所涉会计账户或科目
根据经济业务内容,按会计账户核算的作用及内容,分析找准会计核算经济业务内容的对应会计账户,从而提炼出会计账户,提炼出的会计账户所核算的内容必须要与经济业务所反映的内容相配比,否则就用错了账户。这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和难点。
(三)分析会计账户的性质
按会计科目分类知识,判断提炼出会计账户类别如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从而确定会计科目或账户的性质。
(四)分析确定所涉会计账户的金额是增加或是减少
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及账户结构原理,判断出业务所涉账户的增加额或减少额。
(五)根据会计账户性质判断记账方向
运用借贷记账规则和账户性质,判断确定业务所涉账户的金额是应借或应贷的记账方向。
三、分录格式要求
(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该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四、会计分录验证
(一)分录三要素检查
一是账户名称是否用正确;二是用记账规则检查借方和贷方所记金额是否平衡相等;三是应借应贷的方向是否记反了。
(二)学生使用会计科目常见错误
1.会计科目出现错别字:比如固定资产的“资”写成“质”,应收账款的“账”写成“财”,其他应收款的“他”写成“它”等。
2.自编、自造会计科目
初学者,对各会计科目核算的业务内容不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不能具体运用在业务当中,往往提炼不出正确的会计科目。如本用“原材料”科目而用成“材料”科目,其原因是只知业务中出现的“材料”意思,却不知“原材料”科目核算的内涵。
3.应借应贷方向用错
账户的方向是与账户性质有关,所以先分析业务所引起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再看账户性质,才能确定它应该记在哪个方向。
“会计分录的编制”是借贷记账法运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在会计凭证上进行编制的。
参考文献:
[1]李炜.会计凭证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2.
[2]刘显福.对会计凭证审核的相关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
(作者单位: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