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会计”时代,高职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
范文 | 杨金梅 摘要:文章基于“互联网+会计”时代,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及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问题,分析“互联网+”的新商业时代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新内涵,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人才;高职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近年,随着“互联网+”新商业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人才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财政部提出会计强国的战略,并推出了一系列深化会计改革的政策指引。先是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我过管理会计的新元年。接着,在2016年,国家财政部进一步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明确了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等;在2017年,进一步发布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提炼出目前在企业普遍应用的部分管理会计工具,以指导企业管理会计实践。高职院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肩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专业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我国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及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背景下,研究“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现状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匮乏,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随着“互联网+会计”时代的到来,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及战略实施中至关重要,但大部分企业很难找到具备管理会计专业能力的会计人才。目前高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二是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重视不足,致使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缺乏实践的土壤。据统计,在我国庞大的会计人才队伍中,差不多85%的会计人员担任着财务会计的相关工作,而恰恰相反,在管理会计师职业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几乎90%的会计人员主要以管理会计的工作为主,并且 75%的工作时间是在参与企业的决策支持。而在我国掌握管理会计技能及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非常少,持有CMA 证书的会计人员更少。可见,与其他管理会计职业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管理会计人才,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企业认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忽略,致使高校培养会计人员的失衡。高校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更加偏向于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最终导致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不足。造成目前管理会计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的管理会计起步相对较晚,理论和实践相对薄弱;二是我国企业以往更加注重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而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较少,市场的需求直接导致高校的培养方向出现了倾斜;三是,我国管理会计行业组织的缺乏,也是致使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陷入无目的状态。 二、“互联网+会计”时代,发展管理会计人才的必然性 “互联网+”的新商业时代,我国的企业正处于精益化管理的发展阶段,而面向过去的财务会计,依据统一的准则,对已经发生的业务数据进行记账和算账及报告的传统方法,无法很好地满足精益化管理的需求。同时,财务会计因涉及主观判断较少,随着“互联网+”的新商业时代的到来的发展,必然由人工智能所取代。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另一分支,它是面向未来的,它只需在管理会计指引下灵活运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对即将要发生的事项进行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为管理者提供计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的数据及报告,有效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好的协助管理者实现精益化管理,并最终达成企业战略目标。因此,可以说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及发展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的全面应用无疑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因而系统性推进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及发展是新商业时代的必然结果。 三、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性 “互联网+会计”的新商业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者更加希望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的能力,能在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优势,有效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成本管理、资金运营以及绩效考核,积极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确保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改变也给我们管理会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新的要求也最直接影响着我们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目标。高职院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及管理会计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下,为社会培养新型管理会计人才有着时代的迫切性。 四、我国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内涵的再思考 高职院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摇篮,承担着培养出符合时代所需的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根据财政部2017年10月,发布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戰略管理》明确提出,管理会计人才应懂得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等。由指引可见,管理会计人才作为“互联网+”新商业时代的尖端会计人才,在具有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能力的基础上,还需掌握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战略决策、商业决策、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等知识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具备,意味着管理会计人才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务必要熟悉业务运营、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并具有全局视野和优秀的沟通能力。由上可见,“互联网+会计”时代的管理会计人才,不仅要有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还需具有为管理服务的技能。因而,“互联网+会计”时代的管理会计人才需具有有跨界思维及跨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给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面对新时期社会赋予培养专业管理会计人才使命任重而道远。 五、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建议 (一)明确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培养什么样的管理会计人才及如何培养是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首先需明确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因而培养目标应区别于一般的高校。但随着“互联网+”商业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在不断的改变,要想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高职院校需成立专门的专业研讨小组,并定期到中小企业做一线调研工作,最及时的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及老板对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确定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明确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并以此作出对应的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真正符合中小企业所需的管理会计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供求一致。 (二)重新整合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明确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后,接下来要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及规格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改变以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重核算、轻管理”的培养思路,重新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课程培养体系。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一般为围绕培养毕业生的财务会计能力展开的,课程设置一般包含四大块,一是基础课程,具体包括经济法、经济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税法等;二是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三是专业非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部分学校甚至把这两门课程合并为财务管理会计;四是专业选修课程: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五是专业实践课程,主要以手工做帐为主,具体包括:小企业实训、会计综合实训、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等。由上可见,传统的课程设置是在完全培养财务会计人才,课程体系中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被边缘化,弱化了会计人的管理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是和“互联网+”的新商业时代需求不相符的。要想培养出全方位的管理会计人才,有效实现会计人员的转型,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对这些课程体系重新整合。首先,在原有基础上,还需增加《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信息化》、《成本管理会计》等专业课程,并把《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设为核心和重点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战略决策、商业决策、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等能力。总之,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必须实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转型,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培养出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战术、日常业务运营决策支持服务与绩效管理提供支持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建立管理会计的优质师资队伍 因一直以来企业及高校对管理会计的不重视,至少教师对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研究的投入比较欠缺,总体上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教师队伍比较薄弱。而高职院校要培养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第一要务是要加强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培养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首先必须要建立一枝优质的管理会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技能,同时,加大管理会计课程的教改科研力度,努力提高管理会计教师的队伍素质。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提高教师的一线经历,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只有丰富教师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并最终培养出既懂得会计又懂得管理的管理会计人才。 (四)重新优化教材 我国管理会计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用英美国等国家中引进的理论直接编写的,缺乏本土化。且教材内容和架构均比较陈旧,案例匮乏,没能把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管理控制及绩效管理等内容囊括进去形成现代管理会计体系。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精益化的发展,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绩效管理将会成为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懂得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及帮助管理者进行产品经营决策等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务必要强化教材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内容。而且目前的管理会计教材大多数理论较多,内容空洞,实践教学案例较少,教材内容和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教学需求。面对这些局限,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与教师一起合作,把企业实践的真实案例编进教材,开发出与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教材体系,才能更好的为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职管理会计人才服务。 (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管理会计的课堂教学,需改变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需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实战情况给学生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用来模拟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其次,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打破管理会计实训室为零的现实,购买管理会计的最新实现软件,让学生模拟饰演真实管理会计师的工作,增强实践经验。另外,努力开拓校外合作单位,校企合作,灵活把课堂开展到企业实践中去。 六、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会计”时代的到来,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内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这培养时代所需管理会计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需根据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重新设定培养目標,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建立优质师资队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我国会计强国战略作出高职院校该有的努力和贡献,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精益化管理及时输送社会所需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昌锐,姜姗.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J].财会通讯,2015(19):5-8. [2]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 [3]王永辉,张勇军.对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4(3). [4]熊磊.财务云下会计人员的转型路径与策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2). [5]孙元欣.管理会计现状与对策的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8). [6]王国义.分析“互联网 +”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6(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