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术之树常青 |
范文 | 杨宗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27年出生于陕西宝鸡。195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财政金融系;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研究生班;同年回陕任教。杨先生从事会计教育工作50余年;担任陕西财经学院(现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会计系主任达30年之久。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著作颇丰。1980年起历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荣誉理事;曾担任中国会计教授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国财会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陕西会计学会、陕西审计学会、陕西注册会计师协会、陕西财务成本研究会、西安总会计师协会、西安会计学会、西安审计学会等学术团体副会长、顾问等职。 杨宗昌教授长期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为研究生开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前沿理论》等课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财会专门人才。还先后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会计学原理》、《工业会计学》、《简明西方会计史》、《会计控制论》等十余部著作,并担任《现代财税工作实务》主编、《新编会计学大辞典》的分主编、《会计统计大辞典》的副主编、《现代会计系列教材》总编及《现代会计大辞典》等多部辞书的编著工作;主审出版了《管理会计与财务决策》、《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及其审计》等20余部论著,主校出版了《会计理论》等多部译著在《会计研究》、《当代经济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青年时代的杨宗昌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师从马卡洛夫教授学习会计理论,加之有多年授业解惑的经历,他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会计思想。建国初年,一切照搬前苏联的,把西方的会计制度、法规批得体无完肤。文革中,又把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统一的财会规章制度作为封资修的东西砸个稀烂。面对以表代账、以单代账、无账会计、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厂长利润、书记成本等会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面对十年动乱中损失殆尽的会计队伍,杨宗昌教授痛心疾首,扼腕长叹:会计决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工具。为此,杨宗昌教授写下了《试论会计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制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杨宗昌教授据此从会计工作的性质、职能、作用几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会计理论研究来源于实践,而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实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会计应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管理职能;会计的特点是实现价值管理,以价值管理的形式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几十年的实践,十几年的思考,厚积薄发的杨宗昌教授在这篇文章中,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如一位立马横枪的斗士,在会计理论这块园地大力拨乱反正。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增减记账法。而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经过几百年的实践与总结,其体系已非常完善。它的主要优点一是账户设置灵活,账务处理简便;二是账户对应关系明确,经济业务来龙去脉清晰;三是借贷直接平衡,试算方法简便。由杨宗昌教授等人牵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天津财经学院等学校共同参编的这本《会计原理》,不仅已成为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系列教材之一,还数次再版,成为自考、电大学员的教材。全国有十几万财经类大学生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成为使用借贷记账法的财会工作者。杨宗昌教授在《转变旧观念,迎接新挑战》这篇文章里,根据当时财会队伍和财会工作的现状,提出急待转变的十个观念,即:①从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②从会计制度观念向会计准则观念转变;③从核算型传统会计观念向开拓型现代会计观念转变;④由手工操作观念向电算化观念转变;⑤从管财型观念向理财型观念转变;⑥从经验决策观念向科学决策观念转变;⑦财会知识向不断更新观念转变;⑧会计理论探索向复合型观念转变;⑨财会队伍素质从纯业务观念向“四化”观念转变;⑩会计改革向跨世纪观念转变。对于财会工作者来说,这十个观念的转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又一次深刻的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刘忠明/撰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