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范文 | 黄小霞 摘要:本文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仅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概念及意义,而且还指出了该制度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措施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设置国库统一账户,并通过国库统一账户管理体系向用款单位或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拨付、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一种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缓解财政资金收支矛盾,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与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相匹配,间接起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的几点重要意义 (一)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以往我国执行分散国库支付制度时在财政资金多户分散存放、层层拨付,这样一来难免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调度困难的问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资金由国库统一账户进行管理,不仅使资金使用和拨付流程得到优化,加快了资金拨付效率,而且还使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进而导致国库赤字的稳定得到彻底解决,直接起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作用。 (二)有效控制和防范贪污腐败情况的发生 在以往分散制度执行过程中,财政资金并不是直接用于具体项目,而是先拨付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再由单位安排使用资金。这样一来容易出现一些预算单位资金过于随意,一些项目资金被肆意挤占、截留及挪用等情况,进而引发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资金由国库统一账户进行支付,不再经过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和防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中权力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 (三)真实、准确地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在以往分散支付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资金先拨付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财政部门只能通过预算单位所提供的资金使用数据信息了解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但是这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都难以得到保证,致使财政部门所统计核算出的数据不能与实际资金使用状况相匹配,更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各个预算单位的实际制度能够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反映出来,提高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科学性,能够为政府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现全方位监督 以往分散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只能采取事后监督的方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样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及时进行补救。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有相应的财政资金管理系统相配套,不仅便于财政部门对资金进行事前审核,而且还能够全面实现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三、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预算编制过于粗糙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机关单位预算编制工作过于粗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对具体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行明确,只是整体上概括了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数目。这样一来,年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就会缺乏刚性,进而出现资金混用和挤占的情况;第二,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仅仅是根据以往的数据信息来编制,没有安排专人下到项目中去或仔细研究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所编制出的数据不能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直接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序推进。 (二)授权支付比例过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明确规定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主要分为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两大类。其中授权支付主要是指未纳入预算的支出及一些小额支出,直接支付则是指人员工资、预算内购买支出及专项资金支付等,虽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单位都已施行了直接支付,但是一些单位为了能够获取资金使用的主动权,利用预算粗糙、管理松散等漏洞,对某些项目和支出进行合理拆分。这样一来直接支付就转变成了授权支付,如果授权支付比例过高就会直接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财政部门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但是仍然没有充分实现信息数据互联和共享。这样一来,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难以及时实现信息反馈。同时,由于经费原因,一些地区的财政部门软硬件设备落后,不仅没有设置网络信息安全防御系统,确保财政信息与外网有效隔离,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而且由于一部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落后难以带动支付管理系统稳健运行,间接阻碍了国库集中支付支付制度的顺利推行。 (四)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区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库支付中心对预算单位缺乏监督执法权,该部门即使发现问题但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很容易延误治理的最佳时机,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没有建立内部监督管理部门,有的虽然设置了监督部门,但是由于缺乏独立性形式性较强,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推进。 四、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利执行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关注度 第一,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对具体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行明确,不仅要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数目,而且还要对预算科目进行分类和细化,合理编制支出总预算、分类总预算、项目总预算和各个时期支出预算、分类预算及项目预算,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尽可能地控制和防范资金混用和挤占情况的发生;第二,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只是根据以往的数据信息来编制,而是要在各年度预算数据的基础之上安排专人下到项目中去调查实际情况,合理做出调整,使编制出的数据不能与单位实际资金需求相匹配,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大对支付方式的管理力度 财政部门应当重视支付方式问题,尽可能地提高直接支付率,控制和防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从中牟利情况的发生。首先,财政部门应当对相关规章制度中关于直接支付的内容进行完善,明确哪些项目必须使用直接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同时,要对各单位财务人员提出要求,要求其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中的要求选择支付方式,一旦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并给予其严厉惩罚,从根本上杜绝私自拆分项目,滥用授权情况的发生;其次,财政部门还应当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完善电子认证等网络支付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支付中间环节,减少财务人员与现金的直接接触,提高直接支付的比重。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 首先,财政部门应当投入一定资金由于实现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将政府部门分类账户管理系统、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支出单位使用的信息输入系统进行互联,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财政部门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确保资金的有效支出;其次,财政部门还应当重视自身的软硬件建设,不仅要安排专人对系统进行定期升级,安装网络安全防御软件,而且还要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为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一定保障。 (四)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体系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相关法律法规,并给予国库支付中心等相关部门一定的监督执法权,使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置,确保国家财产的安全。同时,预算单位也应当设置内部监督管理部门,使其具有一定独立性,保证其具有一定话语权,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和部门有权向相关部门反馈,进而达到顺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锦瑶.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2 (11). [2]周月琴.深入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13). [3]郭燕春.城市文明发展中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 (14). (作者单位:神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