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课堂”的方法探讨 |
范文 | 刘义军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数学课堂实施过多种教学活动,但很多方法并不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因此,本文对“自然课堂”进行了探讨,主要是为了观察“自然课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效果,文章分为三大部分:明确教学目标、精简教学环节和简化教学情境,这三个部分都是应用“自然课堂”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实例,希望能给教育者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自然课堂”;方法探讨 数学主要是由各种符号和数字组合而成的,这些都是人们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的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回归本真,简化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和教学情境等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断简化,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违背了教育本质,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本真,面对学生人生的转折点——高考,高中数学教师应对教育现状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减轻学习负担,解放他们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健康地成长[1].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要想回归数学的“自然课堂”,教师需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设计好有趣而高效的教学环节,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排列组合”的时候,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于教会学生掌握两个排列组合的公式,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为学生制订更远大的目标,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多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选择哪种解题方式.因为排列组合内容比较繁杂,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进行讲解.首先,邀请6名学生站成一排,通过不断地变换位置让学生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题目做出适当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排列组合,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多种解题技能,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精简教学环节 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知识基础等因素着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探究的喜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精简教学环节[2].例如,在讲“立体几何”的時候,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操作来协助教学.因为立体几何需要学生同时具备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比较高,教师如果只是通过语言讲解,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而实践操作可以让图形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学生更易于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感,让学生学会在大脑中构建立体图形,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和教学环节,不仅能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还能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如,这样一道题目: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D是CC1的中点,直线AD和侧面BB1C1D所成的角为45度,求直线AD的边长.如果只是根据文字说明,学生可能无法想象出直线AD是哪条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工具剪出一个正三棱柱的模型,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条直线的位置,学生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简化教学情境 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学校和教师应该让教学回归本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压抑学生的天性[3].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借助教学设施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领悟知识.但创设情境也不能盲目模仿,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等特点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就是一种情境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集合”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前面学过的几何图形入手,让学生利用集合的概念来区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圆形等,学生通过自己熟知的事物就可以对交集、并集和子集等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地掌握集合这个概念,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更容易接受.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就能理解本堂所学的内容,实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 四、结语 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课堂”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彰显数学知识的魅力,使数学课堂变得更真实,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提升学习效率也是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陶媛.基于“本真教育”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回归本真”[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4,44(05):18-19. [2]林生.凸显本质,回归本真——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面面观[J].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35(12):25-26. [3]王晓东.思维提升:本真数学教学的课堂价值取向—函数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研究教学实录与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14,21(02):14-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