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范文

    张琳琳

    【摘 要】 选取2008—2011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实证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有助于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而改善公司的资本投资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3;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058-04

    引 言

    投资是公司财务理论的三大核心之一。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投资构成了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投资在公司发展及宏观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投资呈现强有力的驱动,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尤其是抑制过度投资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披露水平提高,信息不对称就会得到减弱;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能够影响投资者行为,那么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吗?本文重点探讨信息披露质量在公司过度投资中的角色。

    一、文献回顾

    理论上研究普遍表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减弱了企业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管理层偏离股东利益的几率,促进管理层更好地作出决策,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企业价值。

    Madhavan(1995)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公司股价,两者关系显著正相关。Botosan(1997)研究结果显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越高,其资本成本越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另外,研究同样证实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高。Francis et al.(2004)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并对公司规模等因素加以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高。Pinnuck和Lillis(2007)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代理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就会减少。Jensen(1986)指出,公司采取举债、发放现金股利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杨之曙和彭倩(2004)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对于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后果没有研究。于富生和张敏(2007)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债务成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降低企业债务成本,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张功富和宋献中(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非效率投资。针对出现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治理建议,李维安和姜涛(2007)研究表明健全且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解决非效率投资。辛清泉等(2007)研究发现,采用经理人薪酬控制的方法同样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着治理效应。

    国内外文献在研究信息披露质量的有关问题时,大多集中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含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从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来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从信息披露入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公司经理层倾向于追求个人福利,这导致他们在公司中往往会追求个人福利而损害公司的利益。道德风险可能会导致过度或投资不足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有富余现金流或者投资机会。Healy和Palepu(1999)指出,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管理当局总是比外部出资者掌握更多的公司经营信息,因此,外部投资者投资后,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优劣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自私自利的管理层就会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息披露使得这些问题得到缓解,约束机会主义倾向,防止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

    Mitton(2002)研究表明,公司信息披露越充分,信息不对称就越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越充分,并且法律环境越薄弱,实证结果越显著。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投资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它是股东用于监视经理层经营决策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使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经营的具体信息。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提高了股东监督管理层投资活动的能力,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基于上述讨论,假设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过度负相关,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信息披露质量与过度投资负相关。

    假设2:信息披露质量与过度投资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首先借鉴和使用Richardson(2006)的模型,估算出所研究公司的正常投资水平;然后使用回归残差表示非效率投资,即使用实际投资减去正常投资水平,投资残差大于零,代表投资过度;最后,使用估算出的投资过度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对信息披露质量与其他的控制变量进行回归,以考察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过度的影响,以期检验二者的关系。本文还使用无效率回归方式检验了二者关系,即使用所有残差进行回归,检验总体效应。

    (一)过度投资的计量模型

    Richardson首次提出了区分过度投资的模型,该模型在投资效率中被广泛使用。根据其研究设计,企业正常的资本投资水平估计模型如公式(1)所示。

    INVt=β0+β1■Growtht-1+β2■Levt-1+β3■Casht-1+

    β4■Sizet-1+β5■RETt-1+β6■INVt-1+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1)

    其中,INVt为所选样本公司t年的资本投资水平,采用期末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除以期初总资产表示;Growtht-1为所选样本公司t-1年的增长机会,采用营业增长率表示;Levt-1为样本公司t-1年的资产负债率,采用期初总负债除以期初总资产表示;Casht-1为现金持有量,采用前一期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和除以总资产表示;Sizet-1为所选样本公司的t-1期的资产规模,采用期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RETt-1为股票收益,使用t-1期经过市场调整的股票回报率表示;INVt-1为滞后一期的投资水平。行业效应和年度效应分表表示行业虚拟变量和年度虚拟变量。模型(1)中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通过采用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这些公司t年的正常投资水平,然后使用t年的实际投资水平减去正常投资,得出过度投资水平,即残差大于0为过度投资。回归得出的残差均取其绝对值,用符号INV_Residt表示。如果回归残差大于0,则为过度投资,用符号Over_INVt来表示。如果INV_Residt越大,偏离正常投资水平越严重,则投资效率越低;Over_INVt越大,超出正常投资水平越多,过度投资越严重。

    (二)信息披露与过度投资的关系

    文章采用模型(2)和模型(3)检验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信息披露质量采用深交所披露的诚信档案中的信息披露质量数据。

    INV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2)

    Over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

    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3)

    其中,模型(2)和模型(3)中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INV_Residt和Over_Residt,Infort为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优秀定义为3,良好定义为2,合格定义为1,不及格为0;ADMt为管理费用率,采用t期的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表示;ORAt为大股东占款,采用t期末的其他应收款/总资产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以中国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以及深交所网站),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及相关值缺失的公司,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

    四、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模型回归残差表示无效率投资水平,并取其绝对值为INV_Residt。模型残差大于0的表示过度投资,采用Over_INVt表示。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模型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最终2 700家研究样本中,过度投资Over_INV的为2 509家。信息披露Infort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904和2,说明我国的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而言是较稳健的。具体如表2。

    (二)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的回归结果

    从表3可见,模型(2)回归中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0315(t值为-2.57)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成负相关关系,即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提高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缓解公司过度投资。这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公司治理价值,假设得到验证。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在模型(2)中,管理费用利用率越高,投资过度程度越严重,而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

    (三)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投资过度的回归结果

    表4显示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投资过度的影响,且回归包含了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比率控制变量。信息披露质量水平-0.00341(t值为-2.63)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公司投资过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可以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使得公司管理当局减少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见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减少公司管理当局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代理问题,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假设1得到进一步验证。

    从控制变量来看,管理费用率ADMt与投资过度Over_INVt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关系,从而实证检验信息披露质量的治理价值。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遏制投资过度,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公司管理当局有倾向于披露利好消息,而隐瞒有关不利消息或者有关损失,因此,必须加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遏制企业过度投资,防止机会主义倾向,解决经理层与外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同时有效防止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经验支持,为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Madhavan A..Security Prices and Market Transpar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5(12):255-283.

    [2] Botosan,Christine.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6):323-349.

    [3] Francis,J.,LaFond,R.,Olsson,P.M.,and Schipper,K..Cost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645-666.

    [4] Pinnuck M,Lillis A M. Profits versus losses:does reporting an accounting loss act as a heuristic trigger to exercise the abandonment option and divest employe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4):1031-1053.

    [5] Jensen,M.Agency Costs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

    [6] 杨之曙,彭倩.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11):62-70.

    [7]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5):93-96.

    [8] 张功富,宋献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 ——基于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度量[J].会计研究,2009(5):69-77.

    [9]李维安,姜涛.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7(12):56-61.

    [10]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105-110.

    [11] Paul M. Healy,Krishna G. 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corporate disclosure,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e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1):405-440.

    [12] Mitton,Todd.A Cross-firm Analysis of t 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2):1-30.

    [13] Richardson,S..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159-189.

    通过采用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这些公司t年的正常投资水平,然后使用t年的实际投资水平减去正常投资,得出过度投资水平,即残差大于0为过度投资。回归得出的残差均取其绝对值,用符号INV_Residt表示。如果回归残差大于0,则为过度投资,用符号Over_INVt来表示。如果INV_Residt越大,偏离正常投资水平越严重,则投资效率越低;Over_INVt越大,超出正常投资水平越多,过度投资越严重。

    (二)信息披露与过度投资的关系

    文章采用模型(2)和模型(3)检验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信息披露质量采用深交所披露的诚信档案中的信息披露质量数据。

    INV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2)

    Over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

    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3)

    其中,模型(2)和模型(3)中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INV_Residt和Over_Residt,Infort为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优秀定义为3,良好定义为2,合格定义为1,不及格为0;ADMt为管理费用率,采用t期的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表示;ORAt为大股东占款,采用t期末的其他应收款/总资产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以中国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以及深交所网站),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及相关值缺失的公司,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

    四、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模型回归残差表示无效率投资水平,并取其绝对值为INV_Residt。模型残差大于0的表示过度投资,采用Over_INVt表示。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模型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最终2 700家研究样本中,过度投资Over_INV的为2 509家。信息披露Infort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904和2,说明我国的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而言是较稳健的。具体如表2。

    (二)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的回归结果

    从表3可见,模型(2)回归中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0315(t值为-2.57)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成负相关关系,即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提高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缓解公司过度投资。这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公司治理价值,假设得到验证。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在模型(2)中,管理费用利用率越高,投资过度程度越严重,而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

    (三)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投资过度的回归结果

    表4显示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投资过度的影响,且回归包含了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比率控制变量。信息披露质量水平-0.00341(t值为-2.63)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公司投资过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可以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使得公司管理当局减少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见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减少公司管理当局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代理问题,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假设1得到进一步验证。

    从控制变量来看,管理费用率ADMt与投资过度Over_INVt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关系,从而实证检验信息披露质量的治理价值。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遏制投资过度,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公司管理当局有倾向于披露利好消息,而隐瞒有关不利消息或者有关损失,因此,必须加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遏制企业过度投资,防止机会主义倾向,解决经理层与外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同时有效防止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经验支持,为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Madhavan A..Security Prices and Market Transpar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5(12):255-283.

    [2] Botosan,Christine.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6):323-349.

    [3] Francis,J.,LaFond,R.,Olsson,P.M.,and Schipper,K..Cost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645-666.

    [4] Pinnuck M,Lillis A M. Profits versus losses:does reporting an accounting loss act as a heuristic trigger to exercise the abandonment option and divest employe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4):1031-1053.

    [5] Jensen,M.Agency Costs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

    [6] 杨之曙,彭倩.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11):62-70.

    [7]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5):93-96.

    [8] 张功富,宋献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 ——基于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度量[J].会计研究,2009(5):69-77.

    [9]李维安,姜涛.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7(12):56-61.

    [10]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105-110.

    [11] Paul M. Healy,Krishna G. 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corporate disclosure,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e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1):405-440.

    [12] Mitton,Todd.A Cross-firm Analysis of t 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2):1-30.

    [13] Richardson,S..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159-189.

    通过采用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这些公司t年的正常投资水平,然后使用t年的实际投资水平减去正常投资,得出过度投资水平,即残差大于0为过度投资。回归得出的残差均取其绝对值,用符号INV_Residt表示。如果回归残差大于0,则为过度投资,用符号Over_INVt来表示。如果INV_Residt越大,偏离正常投资水平越严重,则投资效率越低;Over_INVt越大,超出正常投资水平越多,过度投资越严重。

    (二)信息披露与过度投资的关系

    文章采用模型(2)和模型(3)检验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信息披露质量采用深交所披露的诚信档案中的信息披露质量数据。

    INV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2)

    Over_Residt=β0+β1■Infort+β2■ADMt+β3■ORAt+

    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 (3)

    其中,模型(2)和模型(3)中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INV_Residt和Over_Residt,Infort为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优秀定义为3,良好定义为2,合格定义为1,不及格为0;ADMt为管理费用率,采用t期的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表示;ORAt为大股东占款,采用t期末的其他应收款/总资产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以中国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以及深交所网站),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及相关值缺失的公司,采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

    四、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模型回归残差表示无效率投资水平,并取其绝对值为INV_Residt。模型残差大于0的表示过度投资,采用Over_INVt表示。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模型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最终2 700家研究样本中,过度投资Over_INV的为2 509家。信息披露Infort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904和2,说明我国的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而言是较稳健的。具体如表2。

    (二)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的回归结果

    从表3可见,模型(2)回归中信息披露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0315(t值为-2.57)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资本无效率投资水平成负相关关系,即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提高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缓解公司过度投资。这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公司治理价值,假设得到验证。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在模型(2)中,管理费用利用率越高,投资过度程度越严重,而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与之前的研究相吻合。

    (三)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投资过度的回归结果

    表4显示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投资过度的影响,且回归包含了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比率控制变量。信息披露质量水平-0.00341(t值为-2.63)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公司投资过度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可以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使得公司管理当局减少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见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减少公司管理当局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代理问题,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缓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假设1得到进一步验证。

    从控制变量来看,管理费用率ADMt与投资过度Over_INVt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大股东占款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关系,从而实证检验信息披露质量的治理价值。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与投资过度呈负相关关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遏制投资过度,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公司管理当局有倾向于披露利好消息,而隐瞒有关不利消息或者有关损失,因此,必须加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遏制企业过度投资,防止机会主义倾向,解决经理层与外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同时有效防止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经验支持,为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Madhavan A..Security Prices and Market Transpar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5(12):255-283.

    [2] Botosan,Christine.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6):323-349.

    [3] Francis,J.,LaFond,R.,Olsson,P.M.,and Schipper,K..Cost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645-666.

    [4] Pinnuck M,Lillis A M. Profits versus losses:does reporting an accounting loss act as a heuristic trigger to exercise the abandonment option and divest employe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4):1031-1053.

    [5] Jensen,M.Agency Costs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

    [6] 杨之曙,彭倩.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4(11):62-70.

    [7]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5):93-96.

    [8] 张功富,宋献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 ——基于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度量[J].会计研究,2009(5):69-77.

    [9]李维安,姜涛.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7(12):56-61.

    [10]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105-110.

    [11] Paul M. Healy,Krishna G. 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corporate disclosure,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e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1):405-440.

    [12] Mitton,Todd.A Cross-firm Analysis of t 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2):1-30.

    [13] Richardson,S..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159-1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