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范文

    沈婷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优质护理;肾功能指标

    临床上,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发病率较高的内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严重的还会诱发高血压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迄今为止,尚无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对症治疗联合临床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方式。为探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本文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②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与此同时,排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终末期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患者年龄在20-30岁,平均(25.5±2.8)岁,观察组15例,男10例,女5例,患者年龄在20~30岁,平均(26.9±1.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方面。

    1.2.2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综合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①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指导。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发作,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恐慌等不良心理。必须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良好心态与疾病恢复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加强患者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治疗,全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强化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每日摄入淡水鱼、牛奶、鸡蛋、瘦肉等,每日蛋白质控制量20-30g,若患者蛋白尿量较多,可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70~90g。急性发作期,指导患者偏低脂肪摄入量,每日4~60g,以花生、豆类、核桃等为主,补充亚油酸、亚麻酸等脂肪酸。每天300-400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藕粉、分批等淀粉类食物。每天1L的补水量,合理控制钠盐摄入量,患者水肿消退、血压稳定后,可适当放宽钠盐摄入量。③病情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动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患者高血压、水肿等对症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保持患者皮肤干燥,预防各种并发症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肾功能情况:主要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

    1.3.2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选择SDS、SAS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肾功能情况比较观察组血尿素氮(4.4±1.0)mmol/L、血肌酐(68.7±16.5)umol/L、24h尿蛋白定量(1.1±0.2)g/L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心理比较观察组SDS量表、SA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肾小球急性炎症性弥散病变,大部分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症状。目前,尚没有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效方式,主要以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患者肾功能为主。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作用有直接关系,面对突然的疾病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促使患者以平和、冷静的心态面对治疗和康复,这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本文研究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以及病情护理等综合优质护理,这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恐慌等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这对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营养指导,在急性腎小球肾炎康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保障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基础。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以及心理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刘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提示给予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综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一方面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这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