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共青团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的探索 |
范文 | 周京京 摘要:高职院校共青团理应顺应新时代特征,结合共青团团改要求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在注重建设好基层团组织的同时要不断紧跟时代脉搏,提高政治占位,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时刻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的助手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共青团的光和热。 关键词:青年学生 思想引领 破解 作用 中图分类号:D297;G41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情况 1.1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工作不够活跃 在新时代大背景的碰撞和冲击下,高职学生学习技能和毕业就业的初衷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取向偏向于功利化,从而引申出学校重视技能授教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明显活力不足,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活动形式创新不足,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不够,基层团组织各项建设趋于弱化。了解掌握高职院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针对大学生向共青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制定具有即时性和成效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为日常管理和团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1.2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日常管理服务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牢牢把控好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引领,竭诚服务学生是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现实情况中基层团组织对团中央的意愿在落实执行过程中与新时代团改的要求略有偏差,仍然存在理解不到位的现象。仍有少数基层团组织缺乏在管理工作方面创新的方法,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力,党的大政方针没有及时有效地贯彻到大学生群体中,未能及时起到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加之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比较大,也未能及时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浮躁的思想纠教,从而未能达到教育引领青年的正能量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院级团组织只有不断加强对基层团组织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管控,才能总体提升对学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3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认知度不高 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院级团组织对基层团组织日常管理不够严格,基层团组织开展团务工作和团日活动趋于应付,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覆盖到大多数团员,而是局限在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团小组的活动范畴。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并没有真正理解团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能及时顺应团改的时代变化,依旧延续常规工作方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于空泛,导致多数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存在的认知度不高,多数大学生对加入共青团组织意识淡薄,有些甚至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正确地加入团组织,由于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好凝聚青年学生的作用,导致多数大学生对共青团的定义和含义概念模糊,无疑削弱了共青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威信力和影响力。 2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在新时代亟待破解的问题 2.1新时代的网络原住民自主意识突出个性凸显 在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习惯于利用网络途径来获取自己对知识信息的打捞,他们是社会的再生和再创造力量,但他们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政治和纪律从某种程度来说存在相当重的淡漠心态,他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取向更注重功力的结果而忽视产生结果的成长过程。他们厌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方面他们更希望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新时代信息大数据环境下,探究他们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无疑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首要问题。 2.2密切联系学生转变交流方法寻求改变的手段 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职责,随着90后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各种改变,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如果还延续使用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有效地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起到凝聚青年的真实作用。如何当好服务青年学生的桥梁,深化基層团组织对青年学生在政治思想引领方面的服务,扩大共青团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已经成为了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问题。密切联系学生,利用团干部联系团支部的管理手段,采用一个团干部联系10名团员的工作方法,主动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深他们对共青团各级团组织的认知度,从而扩大共青团在他们中间的影响力。 2.3创新团课模式着力研究改变固化的团课形式 高职院校在团课建设方面对团课的开展不够重视,虽然按照要求开展团课但也是流于形式。团课的形式全部是由第一课堂的形式来开展,采用“集体灌输式”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团课教学,缺少了课堂的活跃度,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损失了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问题需求的机会。高职院校团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且课程简短,多数教师并非有研究团学工作的经验,灌输给学生的团课知识内容空洞,未能及时做到与时俱进,这种“走过场式”的教学方法弱化了团课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导致团课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没有太直接的交融,缺少对大学生关心的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普及。 3 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如何在大学生中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 3.1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3.1.1加强团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把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的重要职责,突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巩固完善传统领域组织建设,抓常抓细常抓,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努力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深入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发挥院级团委主体作用,强化院(分院)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将主题团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载体。 3.1.2加强团员队伍建设 做好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团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发展团员规划,制定本级发展团员的计划,把握标准和程序,保证团员发展质量。加强团员管理,每年集中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评议结果作为年度团籍注册、团内评选表彰、“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组织团员每年在基层团组织参加团课学习不应少于2次,入团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前参加团课学习不少于8学时。加强基层团员的联系服务,规范团员档案管理、团费收缴、奖励处分等基础团务工作。 3.1.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严格团干部选配和管理。严把入口关,认真搞好院内各级共青团组织干部选配和协管,院级团委干部要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上级团的组织部门书面报告干部选配和协管工作情况,院内各级团组织团干部整体配备率加强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经常性开展团干部成长观教育,落实团干部联系团支部制度,推动团干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力争覆盖全体团干部,不断增强团干部能力素质。协助党委选好管好、配齐配强各级团组织班子成员。 3.2强化实践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2.1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围绕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中心任务,在引导大学生完成好学业的同时,针对创新创业创造、社会观察实践、社会工作锻炼、身心素质拓展、志愿公益活动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授课模式,加强与学校创新创业部门、宣传部门、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用科学的实践来认证大学生的参与经历和学习成果,从而有效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促进高职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发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支撑作用,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2.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服务平台 根据对今年团市委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唯真求实 服务青年”主题大调研活動的情况分析,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更关注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有效衔接问题,积极为学生们搭建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活动实践平台。每年集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要改进活动方式,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和覆盖面,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学生需求,开展“一带一路”社会调研、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以此为更多的学生争取到更多实习实训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 3.2.3强化网络育人以及品牌建设 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掌握现代学习理念与优秀学习心理潜质,不断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克服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困难,广泛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博客和“青年之声”等交流平台,顺应时代变革着力打造院校新媒体的品牌建设。利用这些自建网络平台,时刻关注学生的空间、博客、微博及校园论坛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强化网络育人的大宣教格局,做到“学生有困惑,组织能知晓,学生想表达,沟通有平台。”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要坚定政治信仰、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着力提升院校新媒体的协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把党的方针政策运用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发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扩大共青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影响力、引导力和作用力。 参考文献: [1] 孟凡鹏,吴宝宁,张伟,张利国.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院校共青团工作的路径探索[J]. 改革与开放,2016(10):41- 42. [2] 娄莉.立足根本加强服务—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建设中作用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246. [3] 王万众.试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新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72- 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