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质量监督工作开展的路径探索
范文 刘婷
摘要:质量监督在任何一项工作进展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会对前期工作、过程开展或者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通常整个质量监督工作是连续进行的,并且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地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分析。本文主要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了浅要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质量监督 制度化 保障条件 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各领域的发展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质管人员对于质量监督的重视程度似乎并不乐观。其实质量监督不仅仅指质量管理,管理的范围更为广泛,管理包含了控制的成分,而控制主要就是通过监督的形式,去判定一个工作组织是不是按着预定的目标良好地开展工作,而且在监督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合规定的地方要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所以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对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质量监督工作的開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百姓生活的安康。本文就质量监督工作的要点、概念、保障条件等进行分析。
1 质量监督概述
质量监督是一种对各种属性下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的行为,所以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基本生产线到工程运输,再到成品的销售,每个过程都有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它主要是依据一些相关的质量法规,以及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对服务系统、生产条件、产品性能等做出合理的质量判断,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质量的标准性,维护经济市场的正常运行,确保使用者的基本权益。以国际标准ISO9001为例,其目的在于通过审核、评定和事后监督来证明供方的质量体系符合某种质量保证标准,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给予独立的证实。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在质量管理中不被重视或者行为很不规范,由此带来了许多质量上的问题,所以将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到位是当下一大重点。
2 质量监督原则
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要遵守工作原则。一般情况下,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时,首先要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质量监督工作应由单位的质量部门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下属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分工分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在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环节,因为整个常规工作涉及的监管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所以必须要有重点把握;另外要做到预防为主,质量监督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些质量标准而被动进行的工作活动,而是有意识地对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地达到质量目标要求;最后,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目标原则是为了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促进各个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要首先明确与此相关的各个部门的职责,对于工作前的监督策划,要由筹备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周密的安排,务必保证每个环节都兼顾到,然后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监督计划做复核审查,对不合理的地方提整改要求并监督计划落实;由于各个管理部门都明确了责任分工,并且都制定了完整的质量控制方案和执行标准,所以最终还要由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形式通常以时间跨度为参考,细分为月度监管计划、周质量监督计划和日常质量监督工作等,对于具有特殊属性的重点工程,要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的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策划,需要进行不同的内容安排以及人员调配,其中,人为因素往往是质量监督工作中最具决定性的一环。
3.1质量监督保障条件
3.1.1监督制度化
把质量监督工作纳入基本制度建设范畴,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在单位各项活动中推广,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并使之贯穿生产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单位的发展。
3.1.2 监督人员专业培训
监督人员必须要具备足够水平的专业知识,熟悉监管过程的检验方法,能对监督过程中的各指标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并且能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必要时可以对专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安排高一层次的管理人员带着初级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在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进行培训可以让新人很快地上手,也可以把监督人员安排到高校内进行短期的学习,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素养。
3.1.3 监督人员合理分级
无论是在月度质量监督还是日常质量监督中,都必须要根据监督对象的性质,以及监督的内容合理地安排监督人员。通常情况下,月度质量监督工作中,监督人员一般由质量主管和相关专家组成,而质量监督和日常质量监督中只需要安排质量主管即可,除此之外,对于重点的监督项目还要配备专业的监督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当出现工作处置不当时,要及时向质量主管汇报情况,以便能最快地执行补救方案,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协调,提出最佳整改建议。监督人员的合理分级可以让监督工作的分工更加的明确,可以依靠不同岗位员工的协同合作弥补监督工作的不足,同时加快办事效率,促使监督工作的完成度更高,维护监督工作更好的开展。
3.1.4 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质量监督工作通常是现场性的、随机性的,所以现场环境对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展是有很大影响的。例如在周质量监督中,监督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实时的记录,这就必须要保证现场工作的程序性,否则会增加质量活动的开展难度。为了更好地有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最好要制定相关的规则,以此来规范监督工作现场环境的程序性以及合理性,以此来促进监督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3.2 质量监督工作的日常管理
3.2.1 月度质量的监督
在月度质量监督工作中,进行质量活动前5日必须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被监督部门做好准备,而质量监督人员要明确监督的目的和监督重点,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重点突出,严查整个过程是否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执行,现场情况可以通过面谈的形式了解或者检查月中的质量监督记录表获取相关信息,必要时可以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监督项目。
3.2.2 质量监管的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管内容范围较广,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活动质量的标准降低或者结果的偏差,所以必须要健全质量监督网,设置合理的质量监督点并确立重点监督对象。对于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客观因素实施不间断的监督,正确把握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做好预防措施,而对于质量监督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错误问题做出及时的预处理以及合理的纠正。除此之外,特殊的工作项目可以在日常质量监督中增设不定期的专项监督和重点监督内容,这样通过连续不断的问题发现及整改追进就可以提高质量监督体系的运行可靠性,使整个质量监督工作更好地開展。
3.2.3 质量监督表的核查
质量监督管理中,对质量监督表记录或者检验报告的核查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乎工作的质量水平,也是对监督人员专业素养的考察,因此工作中的监督记录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认真记录。比如,在周质量监督中,监督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并且对检测结果做出可行性的关联性分析,判断检测项目的质量活动是否存在问题,对于现场检查的情况,做出一式两份的记录保存,一份交由质量管理部门而另一份送回到被监督部门,由此被监督部门就可以针对记录表中的问题反馈,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规定做出相应的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并把完善后的现场情况实时地反馈到质量管理部门。
3.2.4 质量监督管理要严谨细致
质量监督管理要做到绝对的严谨细致,如若工作中使用到了仪器设备,务必要对仪器的性能以及工作状态做详细的勘察,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是必要的执行手段,因为许多监督人员在日常监督工作中会忽视仪器的检查维护,而仪器能够正常工作直接决定了整个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对仪器设备进行性能检查,确保其能正常运行是开展日常质量监督工作的前提。
3.2.5质量监督要落到实处
无论项目大小,质量主管都必须要时刻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在进行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处理不合格产品或者签发质量活动的文件等常规的质量监督工作时,一旦发现有违背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情况,可随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问题处理意见,并要求其对此类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质量监督,及时解决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对质量监督员开展专业素养培训,加强常规质量监督意识。
4 结束语
质量监督工作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但对每一种形式下的质量监督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的落实问题都应该被高度重视起来,只有认真做好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才可以保证质量监督体系的有效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产品信誉,由此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此外,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还依赖于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各级监督人员的对监督工作的熟练程度,监督环境的有序化,监督人员分级的合理化,此外,还需要各级监督人员具有较高的从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文明,黄志斌.浅议如何开展常规质量监督工作[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0,43(4):34- 35.
[2] 苏会妙.如何做好和开展质量监督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5600.
[3] 蒋宗莉,郑超.第三方检测机构怎样做好质量管理工作[J].环境经济,2013(4):59- 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