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
范文 | 李君玲 【关键词】肠梗阻;放射诊断;多层螺旋CT;X线片;临床效果;临床价值 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的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而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及排便困难等症状。该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发病突然且迅速。及时发现并尽早治疗对于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常见诊断方式有腹部平片及钡灌肠等,前者效果一般,后者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新型仪器和技术手段发展为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探究多层螺旋CT对于肠梗阻的检查有效率,将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肠梗阻患者分别用多层螺旋CT和x线片进行检查,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现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已出現腹胀痛、排便困难、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排除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不适合接受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52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在(50.3±3.3)岁。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让患者在床上以仰卧位躺着,躯体与机床保持水平,用双臂抱住头部,下肢微微弯曲,检查过程中要摒住呼吸,避免因为患者的呼吸对仪器图像造成影响。扫描范围要从膈顶开始,止于耻骨联合下进行持续螺旋扫描,层厚在6mm左右,电流参数在200-230mA左右,电压选择120-140kV,重建层厚保证在6mm。CT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速度为2.5mL/s,注射一定量对比剂后,对患者静脉期和动脉期扫描,对扫描得到的图像上传到仪器专用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部分患者图像需要进行三维采集。对患者进行x线片扫描过程,让患者以站立位进行扫描。对得到的所有CT图像及x线片由两名专业医生共同审阅并得出一致结论。 1.3疗效观察和评价如果患者肠管内存在积气于积液,且患者左半结肠扩张直径超过50mm,而右半结肠扩张直径超过70mm,判断患者存在肠梗阻。使用螺旋CT对肠梗阻部位进行判断时,连续跟踪近端扩张肠管与远端萎陷肠管各自的位置,然后对肠梗阻具体部位进行判断,如果使用多层螺旋CT发现具有肿块影,鸟嘴征及靶征,附近筋膜还出现增厚现象,就判断患者患有急性肠梗阻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对两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描述,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P<0.05,则存在比较意义。2结果 对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动力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机械性肠梗阻这些类型的肠梗阻检查上,多层螺旋CT的检查效果显著优于x线片(P<0.05),多层螺旋CT的总诊断率也显著优于x线片(P<0.05) 患者患有肠梗阻后,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肠部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休克,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早期发现并加以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患者预后有较大帮助。确定肠梗阻的发病位置对于该病的治疗也有较大帮助,临床使用x线片可能发现患者患有肠梗阻,但对疾病发病原因判断较差,不能满足疾病治疗需求。多层螺旋CT的出现为肠梗阻的检查提供了新参考,这种仪器对于肠梗阻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还能确定疾病位置及病因,误诊率显著低于x线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已经通过病理学检查的肠梗阻患者分别使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肠梗阻的判断效果更好,总诊断率可高达98.08%,远超过使用x线片检查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临床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患有肠梗阻是一项快捷的判断方式,诊断率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