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在培训中进行课堂讨论的设计思路
范文 王旭娜
在成人培训中进行课堂讨论不仅是符合成人学习规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根据培训内容组织学员进行课堂讨论有的是以讨论为主,有的是以讨论为辅。但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员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对问题深刻认识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培养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好的课堂讨论不仅能利于学员更好掌握知识,同时也对课堂的教学气氛起到烘托的作用。但课堂讨论虽然事先教师有所设计,实际上会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有时不仅耗时间,而且讨论结果难以预料,甚至有时会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相背离。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对课堂讨论的组织和个人的体会,在培训中进行课堂讨论的组织活动可以有以下的设计思路来保障讨论符合教学设计:
一、 教师要事先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教学中,配合教师的主题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讨论的设计思路,比如是自由讨论,还是团队讨论,还是教师引导式或是诱导式讨论教师要心中有数,并要有应急预案,也就是如果出现讨论脱轨的现象教师要有回收问题的备选方案。比如我在讲“职业精神的塑造”中就有关于“什么是职业精神”的讨论活动,讨论前有内容讲述并有案例和人物介绍,课前设计中事先给定了案例背景和人物然后让学员讨论职业精神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为了使讨论不泛泛和不离题太远;根据讨论情况引导或是诱导学员按照榜样的力量是能够鼓舞人的精神的,进而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体现。
二、 问题设计应多元化、合理性
依据教学内容有的理解起来容易模糊是是而非,有的有一定难度,是关键内容,难度大的不一定是关键的内容,容易模糊的可能是要真正理解的,因此对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其问题的讨论设计要合理并多元化。
(1)模糊性的问题是指听起来好像明白仔细想想不是很明白,因此讨论设计要能使其明白为什么会有是是而非的感觉,最好有对比性的问题同时提出。
(2)疑难性问题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或容易片面理解的内容。需要通过讨论加以解决、澄清。对疑难问题的讨论设计要有技巧性,讨论时应能知其整洁所在。
(3)关键性问题是指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有重要作用,是培训中教师需要阐述的核心思想,在讨论设计时应根据整个培训的内容递进设计,层层推进,可以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中,但问题不宜过多,同时要具有前后呼应性,能和主题配合。如抓住教材主要内容的巧妙之处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能激活学员大脑皮层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使学员求知欲望增强,讨论热烈。
三、讨论分组方法要有技巧。
教师在进行讨论分组时需关注小组的规模及构成等问题。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小组规模的扩大,小组成员的满意度会降低,较少参与讨论,较少合作。小组规模扩大对讨论最大的影响在于每个成员讲话量的减少和主动参与者数量的下降。同时学员的构成比较复杂,他们中有年长的、年轻的;文化层次和个人的工作以及社会经验各不相同,如何组合不好可能会出现有的小组热热闹闹,有的冷冷清清,因此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有意识的使不同人员交叉配合,这样在讨论时才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效果才能高潮迭起,锦上添花。
四、发言机会要力求充分。
小组讨论中学员发言机会不充分,就会降低组员的参与感和满足感。教师要注意以下程序:(1)分组。根据我在实践中的经验最好教师提前了解学员背景和层次组合分组(人员年龄、男女等可以适当搭配),5—8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主持人和记录员。(2)提出讨论问题。教师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题目,清楚说明题意后,再要求各小组讨论,并说明主持人和记录员的职责。如果拟定的讨论题目是学员不熟悉的课题,可提供有关资料来源,要求学员事先准备。(3)进行讨论。事前选定1名发言带头人,以热烈的开场营造氛围,讨论开始每人限制一定时间,其间教师应巡视各组,观察讨论情形,并提供必要的协助。(4)综合报告。每组指派一名组员(也可由记录员担任),介绍本组的观点。
在全体讨论中,教师要调动学员主动参与。为鼓励大家平等地参与讨论,建议采取以下方法:(1)指定一位学员担任监控者的角色。由这个学员监控每个人都能参与讨论。如果他发现有同学重复发言,他可以提醒那位学员,等到其他人都轮过之后再说。(2)限时发言,设定计时员提醒时间(3)轮流发言, 可以用一些提高气氛的游戏如“击鼓传花”等方式来启动讨论。
五、讨论座位编排模式要多样
为了使讨论气氛能够起来,不同的座位模式也会使效果不同,当然每一种座位模式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没有哪种座位模式对全班任何个人是完全理想的。选择座位模式应综合各种因素,把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课堂讨论的座位编排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方形或圆形排列法。按照这种座位模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座位布置成一个或数个方形或圆形,让学员围坐在一起参与学习和讨论。这种编排方式特别适合于各种课堂讨论。它可以大大增加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
2、马蹄形或新月形排列法。这种座位编排方式,使学员在讨论时能够看见其他人,有利于非言语交流的进行,使学员间的交流完整起来。教师与学员目光接触频率也会提高。这种编排的目的在于让全班学员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研究。
3、辩论式排列法。参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模式,从教材中提炼出一些目前社会上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将学员分成正反两组,分列两排,教师作为裁判,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员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以上不同的座位模式可以根据培训班级的人数和讨论主题欲达气氛教师进行组织,一次培训班中可以固定形式,以免不停的进行座位换动增加学员不必要的焦虑,毕竟一个讨论小组实际上是一个临时团队,相对固定的形式可以使团队一直性发挥的更好些。
六、教师行为要力求民主
在职工培训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会比学员丰富一 些,但学员的实践经验却相对见长,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讨论中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理应成为一个推动者、人际关系专家、阐述者和总结者。作为一个推动者,是指教师要能启动讨论,同时使讨论生机勃勃地进行,能够激励学员积极参与活动。确保每个学员都应具有平等参与及发言的机会。作为一个人际关系专家,是指教师要使每个学员都意识到自身观点和角色的重要性,鼓励学员全面参与,同时应协调学员观点之间的差异。作为一个阐述者,是指教师必须确保每个学员的讲述信息都被听到,并被理解。作为一个总结者,是指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技巧,将交流的内容整合起来,确保每个学员都清楚他们正朝规定目标前进的这种进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成人培训的课堂讨论时一定要力求民主,不要强加自己的观点和喜恶以免学员抵触。
总之,不论哪种教学设计,目的都是为了一个,为了使教学内容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有目的的课堂教学讨论也一样。课堂讨论在培训中使用价值很高、互动性很强。只有教师认真备课考虑充分了,合理安排,有策略的开展,科学组织,对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疏,才能确保我们的工作有成效,使我们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在这种氛围下老师也可以从学员那里受到很多启发,学到很多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我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取得双赢得培训效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