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江西农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创作札记 |
范文 | 肖 俊 摘要: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创作的介绍和解析,阐述了当代中国高校图书馆设计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设计 1.前 言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6万亩,教学用地3,950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江西农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为新建工程,香港邵逸夫先生教育赠款资助项目,已于2009年6月主体竣工。基地位于江西省农业大学新校区中心地带——前广场西侧,为校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图书馆为多层建筑,地上四层,总用地面积约18 370 m2,总建筑面积14 085 m2,建筑高度为22.5 m,藏书量为48万册,耐火等级为二级。建成后的图书馆将成为造型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服务完善,极富时代感的标志性建筑。 2. 建筑布局 鉴于图书馆工程用地东西长、南北狭的地形及所处教学区内位置和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总平面布置必须充分利用基地,合理布局协调周围建筑和环境关系,组织好交通流线,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及消防安全要求。该项目建筑采用多层形式布局,南面宽阔绿化带开阔空旷,与东侧教学主楼遥相对称(相距约60 m),使整个教学区更为完整明晰。新建的图书馆项目将以其体量、高度及别具特色的外形,与已建成教学主楼一起,成为教学区及整个校园的极具亮点的主体建筑。 图书馆正面朝东,面向教学区中心广场,大楼的主入口即设在正东面和正南面。另在北面及西面均设有出入口,满足人流集散需要,方便使用。图书馆两组阅览区为南北朝向排列,中部围合空间设置景观天井。北侧设置600座报告厅。 平面功能:首层层高4.5 m,建筑面积5 100 m2,设置入口大厅、天井、采编室、文学阅览室、中央检索区、设备用房、600座报告厅;二层层高4.5 m.建筑面积2 669 m2,设置社科阅览室、教师阅览室;三层层高4.5 m.建筑面积3 158 m2,设置自然阅览室、社科阅览室;四层层高4.5m.建筑面积3 158 m2.设置自然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艺术阅览室。 明确的功能分区与便捷的交通联系,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又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空间使用价值。设计以中轴景观天井为空间的组织核心。馆内设有一台采用载重量1吨电梯。同时在各交通转折点设置四个封闭楼梯间。在简化垂直交通流线的同时,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总体设计中本着“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设计中藏阅空间合一,根据“三统一”原则,采用统一柱网、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减少尺寸类型,统一模数,便于图书馆的灵活使用。 3.建筑设计原则 (1)坚持先进、顺畅、合理的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人流清晰、顺畅、便捷。柱网布局采用7.5×7.5 m标准模数,有利于功能空间的整齐划一,也有利于今后内部功能调整。 (2)坚持功能实用的原则。图书馆建筑平面功能紧凑、合理、无用地及平面的浪费,以体现节约的原则。以大空间的藏阅一体化阅览室为基本单元进行高效率的功能布置,达到采光通风的。报告厅方位采用与主体建筑偏差30度角的设计,为以后的二期图书馆建设预留发展空间。 (3)创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新校区规划中,采用了“品”字型布局。图书馆场地位于新校区中心广场西侧,所处位置仅次于教学大楼。北侧为绿化组团,南侧为小片绿化和停车区域,尽量利用景观绿化来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带来美的享受。 (4)树立21世纪大学校园建筑的现代风格。外观雄伟、庄重、简洁、明快,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精心设计用地内沿校园中心广场上的建筑外观,给大学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书馆的外墙和百叶采用藤蔓植物可攀爬的构造方式,可在若干年后自然形成建筑立体绿化。丰富绿化层次,采用生物手段进行节能,同时为新校园注入生机。明确的功能分区与便捷的交通联系,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又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空间使用价值。建筑物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厅天井和报告厅顶棚为网架结构。消防设计中采用封闭楼梯间作为安全疏散出口。 (5)无障碍设计。建筑首层设置无障碍坡道及扶手,建筑首层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建筑前停车场均设置无障碍停车位1个。 4.建筑消防设计措施 (1)用地内建筑四周都留有环形消防通道或空地,供消防车通行。 (2)图书馆首层出入口处内设置了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对外开门),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防火分区按照每层阅览室和报告厅功能空间设置,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4)封闭楼梯间均采用乙级防火门,管井门亦采用乙级防火门,设备用房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5)防火墙采用加气砼砌块,耐火极限不少于3.0 h。每层各阅览室靠走道的分隔采用甲级防火玻璃门连窗。阅览室内部离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的直线距离为26m<30m,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6)600座报告厅建筑面积为938 m2,设置单独安全出口和过厅;报告厅通向过厅的安全出口设置甲级防火门,采用自然通风,通风面积46.2 m2,大于观众厅和舞台建筑面积的5%。 (7)建筑主体功能围绕天井设置,所以该建筑主要功能用房是直接对外敞开。建筑中走廊为室外走廊。天井顶棚仅为采光和防雨之用,侧向采用自然排烟,开洞高度为2100mm,开洞面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该为底层围绕天井的各功能房间的建筑面积(即原一层平面图中防火分区示意图中的防火分区二的建筑面积)3 435.02m2的5%=177.156m2。在剖面中计算的开洞面积为177.156 m2。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阅览室最大面积为999m2,书库为409.9 m2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8)每个防火分区内各设有二个安全疏散出口。各阅览室疏散人数为200人,自修室疏散人数为150人,设计每层最多使用人数为550人,各疏散出口的宽度>6.4 m,数量及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9)不同专业管道井独立设置,井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的不燃烧体,楼层处每层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分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