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危机与对策
范文 曹勇
摘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成为我国传统农耕区当前面临的最为突出和紧迫的问题之一,由此导致的人和户籍分离化、人口老弱化、农田荒废化和村落“空心化”严重损害了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建设和发展能力。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从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个人决策和成本-收益分析模型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发生的根源和演进机制,并对其引发的潜在危机给与了预警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传统农耕区劳动力流失农村发展“三农”问题危机与对策
虽然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劳动力转移出现的很多新情况对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和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1,2],加之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和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国内学者对我国刘易斯拐点来临的看法并不一致[2],因此未对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加以区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都有可能出现偏颇,且以往研究缺乏对劳动力转移之后问题的关注。笔者站在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立场,从社会学、人口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对其劳动力转移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传统农耕区的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属于“不完全转移”,实质是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
1.研究现状
1.1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整体现状
在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出台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整体现状为:(1)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但财政依赖增强;(2)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但继续增长阻力增大;(3)基本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但与城市水平差距明显;(4)农村面貌较大改观,但与期望仍有差距。
1.2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现在的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是:(1)转移意愿强烈;(2)转移方式单一;(3)转移根基不稳;(4)转移不完全;(5)转移人数巨大;(6)以青壮年为主。
过去“十一五”期间,城镇化以1.35%的速度增长,每年1500万人进城。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6.7亿人,到2020年按城镇化率60%计,还有近一亿人要转移出来。[3]持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导致了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的严重流失,成为阻碍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成为中西部传统农耕区新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2.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表现及影响
2.1人和户籍长期分离,“农民荒”问题凸显
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但户籍仍在农村,而且农忙时节和农村建设项目找不到精壮劳动力的现象突出。
2.2人口老弱化,“三留问题”严重
青壮年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人口结构显著老弱化,也引发了留守老人的赡养和照顾等问题,留守妇女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问题等。
2.3农田荒废化,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耕种机械日益精良,却缺乏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来耕种,生产效益相对提高的幅度很小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良田也日益荒废。
2.4村落“空心化”,农村失去活力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村子里人丁更加稀少,加上村中心老旧土坯房大量被弃置成废墟,农村丧失生气、日益凋敝,村落明显“空心化”[3]。
3.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的原因分析
3.1现代经济部门的高效益和传统经济部门的低效益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极低时其剩余劳动力便毫无困难地被高效益的现代经济部门吸收而产生转移,这对应于拉尼斯-费景汉三阶段理论中的第一阶段,虽两个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均有局限性,但这很好地解释了之前较长时期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象[1]。
3.2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现实处境迫使其劳动力进行大量转移
中西部传统农耕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缺乏,加之农业生产的相对高投入、相对的低效益以及相对的高风险,一起成为刺激传统农耕区农民加速转移的主要原因。
3.3农村劳动力总数下降,凸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
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新增劳动力数量和总体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也加速了刘易斯第一拐点的来临,劳动力市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问题更加凸显[2]。
3.4旧有体制机制的负面影响更加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
改革开放后不久我国开始实施东部率先发展、城市重点发展、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高速城镇化,使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扩大,也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农村发展空间的缩小,更加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
3.5不遗余力进行转移是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农民成本---收益分析和动态博弈后的选择
农村艰苦的生存条件和微薄且不稳定的农业收入,以及社会价值认识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低地位,使得新一代农村青壮年根本不愿再回到农村。尽可能“弃农从工商”成为他们成本-收益分析后的最佳选择,早一步“离乡进城镇”成为传统农耕区农民动态博弈中的趋利选择,这成为加剧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不可回避的因素。
4.建议和对策
4.1破除传统体制机制的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助力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第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落户中小城市。分级、逐步、有序推进户籍改革,制定差别化落户政策,在坚持“存量优先”原则的同时,鼓励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4]。第三,推进基本功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改革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与户籍捆绑的模式,推动城乡在卫生医疗、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安居养老、就业帮扶、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4.2加快区域战略调整,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着重建设能纳入传统农耕区的区域经济圈和产业示范区。承接转移产业,积极发挥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作用,特别是对传统农耕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二,注重依托国家级区域开发规划和重大开发项目发展新型产业或项目。如依托高速铁路客运交通线建设、五纵三横交通网建设等形成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产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农家乐等。第三,着力扶持培育一批能发挥当地优势和潜力的龙头企业。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企业,有地区资源优势的加工制造企业等,发挥其在推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领头羊作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4.3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统筹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传统农耕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在新城镇、新社区、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提高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第二,加大对农田水利和交通等发展基础设施和水、电、气、信息网络、文化体育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三,加大公共财政在大病医疗、留守儿童教育、危房改造、养老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解决农业人口的后顾之忧。第四,加强对继续留守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在农业科技、科学文化知识、时事政治和形势政策等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切实提高传统农耕区农村人口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其发展潜力[4]。
参考文献:
[1]孙峰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地理科学进展,1999,(2):17-23
[2]王金营,顾 瑶.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人口学刊,2011,(3):5-15
[3]刘彦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从根治“乡村病”入手[D].国务院城镇化研究报告座谈会,2013年8月30日
[4]姜珲.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及思路探析.管理观察[J],2013,(28):40-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