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医院诚信建设对会计核算质量的影响 |
范文 | 张洪金 摘要:随着中央对违反八项规定及“四风”问题事件的不断曝光,医院暴露出一些违规违纪现象折射出医院会计诚信问题的薄弱环节,重塑会计诚信建设理应引起重视。本文从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后果、原因及必要性阐述对医院会计诚信建设的见解,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以避免会计信息虚假给医院发展带来决策和管理上的失误。 关键词:医院会计诚信建设影响 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同样是会计人员立足工作的首要基础,是保证医院各项信息真实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近期,反“四风”曝光事件中,一些医院违规违纪被逐一披露,也凸显了医院会计在日常工作中无视财经纪律,提供虚假账务的不良现象,所以,医院会计诚信建设在当前应引起各级各类医院高度重视,从强化诚信建设入手,夯实会计核算基础,杜绝虚假账务,促进医院合理化、合法化、规范化、科学化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1.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1.1记账凭证失真。一是原始凭证采取造假的方法进行变通,规避财务制度的要求,把一些不符合财经纪律要求的开支项目列入了正常渠道开支。二是凭证内容填制模糊,科目列支不清晰,归类混淆,致使会计事项在账目中放映不真实。 1.2收支账务处理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为了保证单位结余的实现,只记收入少记成本或者少提费用,采取挂账的方法将期内发生的费用转移,再就是采取人为的方式把费用和成本高估,对收入和利润低估,从而编报虚假的财务报表骗取业绩上的考核。 1.3资产处置不当,虚构资产总值。医院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药品器械和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有些医院对一些该报废的资产长年不予处理,或者盘点不认真,该处理的盘盈盘亏不做账处理,使医院总资产始终处于只增不减或猛增的状态,造成账面价值远超于实际价值的现状[1]。 1.4往来账户清理不及时。特别是没实行全民医保产生的欠款和现在实行即时结报医院垫付资金中因医院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的款项形成的坏账死账,长期不予清理,导致医院资产虚增,造成资产流失。 2.会计诚信缺失的后果 会计诚信是医院经营决策的前提,是医院信息使用者索取真实资料的保证,对医疗市场的良好运行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1医疗市场混乱。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运用会计知识反映着医疗单位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成果,推动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序开展业务。如果会计资料不真实,势必造成经济指标不准确,主管部门运用汇总数据做出的决策就会偏离实际,长此以往,医疗市场就会变的不稳定,医院之间的竞争就会形成恶性竞争。 2.2医疗资源配置严重浪费。由于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医院领导在不准确指标的误导下会做出错误的经济效益分析论证,对市场前景的判断产生偏差,势必导致人才的盲目引进和设备的盲目增添,最终后果会使医院将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会使医院的资金周转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会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 3.会计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3.1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医院领导为了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授意或者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上报虚假的业务以完成指标,获得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事情败露后,在责任追究上往往是把责认全推到会计人员身上,让会计人员挨板子、背黑锅,而领导却泰然处之,毫发无损。 3.2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抵制歪风邪气。作为核算主体的会计人员,理应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会计准则的原则,不提供虚假的账簿和信息,但现实中一些人员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原则性不强,平时只顾收收支支,不思考所做是否符合财经纪律,面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不敢坚持原则, 不敢依会计法规拒绝处理,从而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2]。 3.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相容职务不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明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提高医院市场竞争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有些医院无视其重要性,忽略不相容职务的管理,在计划编制、设备论证、物资管理、资金收支上相互缺少制约和监督,跑收漏收、资金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会计核算产生的结果脱离实际。 3.4失信成本低。在我国因会计造假而被查出的机率相对较低,就是被查出,所受到的惩罚也很轻。《会计法》中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美国对犯有欺诈罪个人和公司罚金最高可达500万美元2500万美元。而造假人员因造价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由此带来的政治利益远远超过处罚数字,同时,在处理过程中有关领导又能全身而退。 3.5管理体制导致监管不力。现行的会计人员隶属于各医院,受聘于各医院,对本单位领导负责,所以会计人员的执业受控于各单位领导,对相关业务法规赋予的监督管理职能只能是纸上谈兵,工作的结果就是如果会计人员不执行领导指令则可能招来工作的调整,相反则会得以重用或职位的升迁。 4.加强会计诚信假设的必要性 4.1会计诚信是传递医院经营信息的基础。会计通过核算,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计量和确认,为单位领导、投资方、政府管理部门了解医院经营状况、分析评价医院运营效益、改善投资决策、控制投资风险等提供着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对保证医疗行业的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重要作用[3]。 4.2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会计在执业过程中要依法、规范、认真履职,当好医院“管家婆”,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反映单位资金运行情况,把诚信作为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不造假、不做假,金钱面前不眼红,原则问题不动摇,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做诚信公民。 4.3会计诚信建设是净化会计虚假现象的“防火墙”。一个讲诚信的人必定是遵纪守法的,否则也不能有诚信。诚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对防止造假做假、欺上瞒下可谓是一道防火墙,对促进医院正能量的形成、员工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5.重塑会计诚信的措施和方法 5.1改善管理体制,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政部监察部于2000年9月就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指出“一些单位领导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资料,假造账册,账外设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能使会计人员摆脱对单位领导的限制和干扰,独立处理会计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制度执行中多数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实行会计人员委派,给会计工作带来阻力。 5.2完善法规条款,提高会计造假成本。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现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作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在惩罚措上加大力度,让造假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要严格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只要违法,不论涉及谁应一视同仁,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就是实施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对不遵守会计法规,出现恶意造假的会计人员,一次性取消其终身从业资格,对相关单位列入诚信黑名单,长期保持相关记录,让单位永记不光彩的那一页。 5.3加强自律,严禁造假。会计诚信不仅是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单位领导同样肩负此重任。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恪守职业操守,忠实于会计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坚守诚信。单位领导要带头示范,大力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干扰会计业务处理。 5.4加强内部控制发挥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过程,要做到不相容职务明确分离,减少造假空间。会计职业团体以及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大检查力度,让会计失信夭折于萌生状态。在多方共同的监管下,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王艳.医院会计诚信探析[J].科技信息,2012(29):439. [2]郑子翠.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再议会计诚信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2(12):161-164. [3]吴兰.加强医院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与思路[J].财会研究,2006(5):29-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