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合理选择筹资结构降低公立医院筹资风险 |
范文 | 甄玉杰 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部分公立医院实行了负债经营。本文分析了当前公立医院筹资结构和其筹资风险的内涵和二者的关系,从及时地满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资金需要,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化,调整资金结构,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等方面探讨了合理选择公立医院筹资结构的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公立医院 筹资结构 筹资风险 对筹资问题的研究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它关系到公立医院承担经济风险的大小,因此,筹资问题表面上来看是公立医院筹集医疗服务活动所需资金问题,而实质上,筹资所涉及的是一系列利益和经济风险问题,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事业发展,但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实行负债经营时,有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购买的医疗设备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不得不用历年结余去归还借款,甚至陷入无法偿还的困境,因此研究筹资结构对公立医院降低资金成本、减少筹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合理选择筹资结构降低公立医院筹资风险作如下探讨: 1.公立医院筹资结构及其筹资风险 筹资结构是指公立医院资金来源总额中各项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反映公立医院资金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公立医院偿债能力的重要尺度,同时又是考查公立医院筹资风险的重要依据。 筹资风险是指公立医院为了取得经济利益而举债,这增加了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经济负担,如果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将影响公立医院的资金周转和使用。如何安排筹资结构是导致公立医院出现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公立医院从扩大服务规模追求价值最大化上考虑,一般愿意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但是,公立医院举债后服务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因管理措施失当、决策失误使公立医院服务收益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筹资风险。 2.筹资结构与筹资风险的关系。 就总体而言,筹资结构与筹资风险是一种因果关系,即筹资结构是原因,筹资风险是结果,不同筹资结构决定了筹资风险的大小亦不相同。当然筹资风险的大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筹资结构的不同选择形式,筹资结构与筹资风险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中,负债越多,资产负债率越高,相应地筹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则筹资风险也就越小,因为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负债率大于1表明资不抵债,小于1表明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比率越少,偿债能力越强,则筹资风险也就越小。 2.2在负债总额中短期负债越多,筹资风险也越大,附有各种附加条件的短期负债越多筹资风险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公立医院资金的流动性集中反映在偿债能力强弱上,资金流入流出是否顺畅的关键在于各种债权、债务能否及时、有效地清偿。公立医院各种附加条件的短期负债越多,偿付债务的资金压力也越大,筹资风险也越大。 2.3在认识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的关系时,要辩证的认识筹资风险的高低与公立医院经营及收益的关系,不要认为高风险就必定是坏事情,如果公立医院一味地追求稳健经营,势必不能获得风险报酬将会降低收益率。但是,公立医院也不能无限制地提高筹资风险,从而极大地增大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所以公立医院必须根据客观的情况及所采取的经营策略,正确地确定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 3.合理选择公立医院的筹资结构 目前资金的相对短缺是公立医院面对的一个难题,公立医院在资金筹集决策中,如何在筹集更多的资金来满足医疗服务活动的需要,又要应尽可能的避免筹资风险,这是当前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选择合理的筹资结构应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及时地满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资金需要 筹资决策是公立医院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立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公立医院应适量、及时的筹集资金。适量是指取得资金要满足医疗服务的资金需要,筹集资金不能过多,多了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资金成本的上升;筹集资金也不能过少,少了会影响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公立医院发展中,由于金融政策、市场利率各方面的变化,及时地筹集资金显得更为重要。 3.2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化 公立医院筹资结构,隐含一个重要财务概念就是资金成本。所谓资金成本是指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筹集费用和使用费用。公立医院在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资金成本问题,它关系到公立医院筹资决策和风险。衡量资金成本水平,一般是通过资金成本率来表示: 资本成本率=使用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100%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来源占总资金的比率×该项资金成本率) 公立医院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最低的代价筹集到医疗服务活动的所需资金,使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化。由于不同的筹集方式,个别资金成本率有所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筹资结构下,综合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也会有所不同,要从资金来源上选择筹资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化。公立医院可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点来选择最佳的筹资结构。但是最佳的筹资结构的理论至今仍在发展之中,在实践中也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最佳结构,这是因为公立医院一直处于动态经济环境中,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直接对公立医院筹资结构发生作用,影响资金成本的高低,而资金成本只能在均衡条件下相对最低点来选择最佳的筹资结构。 3.3调整医院的资金结构,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 按照财务杠杆原理,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的负债规模及自有资金比例,实施一定规模的负债经营,可促进医院获得较高的收益,稳定的资金结构是维持公立医院偿债能力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财务杠杆运用得当,公立医院的自有资金收益率和偿债能力才可相应提高。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的作用越大,则筹资的风险也越大。如果公立医院发展前景良好,医疗服务收入增长幅度大,应当提高借入资金的比重,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率;如果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公立医院发展前景不好,应避免借入较多的资金,防止出现较大的筹资风险。 3.4进行投资决策时要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在负债经营期内往往还会出现许多不定因素,使投资方案在未来各个时期的现金流量难以完全确定,而带来某种程度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如贷款利率、医疗市场和国家财经政策的变化等。对此都应有足够的估计和应对措施,投资风险价值应作为资金成本的一部分。即资金成本=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因此,采用负债经营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根据不同方案的风险程度确定包含各种风险因素的贴现率进行决策分析。 总之,研究公立医院筹资结构与筹资风险问题,就在于寻找一条筹资结构合理、风险小的途径。合理选择筹资结构,应以满足公立医院的资金需要、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率、提高公立医院资金收益水平、适当的风险为立足点。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2):32-34. [2]杜国英.医院负债经营风险控制与管理.财会通讯2009;6(58). [3]钟玉青.医院潜在财务风险的分析和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09.12(1):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