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图书馆须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
范文 | 周美蓉 摘要:文章通过读者服务部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须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并提出今后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人口占10%以上或65岁人口占7%以上即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3.26%,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87%;经测算,2014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将超过4亿,现阶段中国人口已进入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加速增加的老年人群对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需求量会逐步提高,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研究,积极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 1.老年人群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特点 1.1接受信息能力变弱,个体差异较大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各种身体机能随之下降。因此,老年人群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会减弱。公共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到老年人群的这个重要特点,这样才能做好老年人群的针对性服务。老年人群由于身体素质和个人经历不同,个体对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等的需求差异性较大,需要公共图书馆做好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1.2所需的信息服务量大种类多 相对青少年读者,个体老年读者信息服务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涉及的图书资源种类也更多。老年读者接受信息慢,有的对公共信息服务的操作不熟练,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说明和讲解。有的老年读者方言较重,语言沟通较困难,对信息服务人员的耐心更是一种考验。老年读者既需要信息检索服务,也需要图书阅览服务,还需要信息技术指导培训,信息服务的种类多,要求公共图书馆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 1.3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 老年读者比青少年读者心理更敏感,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尊重,更热情的态度和更便捷的措施,做好老年读者的信息服务对公共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日本规定:对高龄者来说,由于其比例逐年提高,有必要在资料和设备等方面加以特别的关心。因此,为了服务好老年读者,需要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工作。 2.老年人群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现状 2.1服务老年人群的意识不够突出 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对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需求,主要是以大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而老年人主要的时间是健身、娱乐、做家务,很少需要公共图书信息服务。因此,在服务对象的研究中,对青少年读者的研究较多,而对老年读者的针对性研究较少。经调查发现,现在老年读者占比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基本与青少年读者持平,并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人口加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需要公共图书信息研究人员和服务工作者走出认识误区,加强研究向老年人群提供优质的公共图书信息服务。 2.2馆藏内容较难满足老年人群的需要 现有公共图书馆馆藏有限,内容较少,涉及面不宽,特别是心理健康、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老人关注的内容不够丰富,戏剧、音乐、电影、电视剧等音像资料少、内容更新较慢。这种馆藏现状制约了公共图书馆对老年人群形成有效的吸引力,为老年人群提供信息服务始终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2.3阅览环境舒适度不能满足要求 公共图书馆在设计建设时很少考虑老年人群的一些特殊需求,比如地面防滑、房间转角防撞、放置适当数量的软座等,多数公共图书馆没有为老年读者设置专用阅览室,没有为老年读者配备必要的导读员,有的公共图书馆安装的中央空调不能随时调节空间温度,特别是夏天室内空调温度太低,易造成老年读者身体不适。 3.老年人群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对策 3.1突出对老年人群公共图书信息服务的研究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新情况新要求,公共图书信息研究人员更新观念,加强对老年读者的研究,组织信息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探讨,并指导公共图书信息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法,贯彻人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理念,提升老年读者对公共信息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3.2针对老年读者丰富馆藏内容 公共图书馆设计好适合老年读者使用的调查表,放置在服务台,定期向老年读者征求使用信息的目的和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丰富馆藏内容。一般说来,保健养生、文学、历史、戏曲、旅游等内容的图书和书法、绘画、棋牌、植物栽培、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报刊以及电影电视的影音资料往往更受老年读者的青睐。 3.3提升老年读者信息服务质量 公共图书馆要为老年读者营造良好舒适的阅览环境,还要根据老年读者的特点,提供放大镜、老花镜、常用药品等服务设备。大力发展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动图书馆和社区图书服务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安排定时流动图书车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行动迟缓的老年读者提供便利。与传统纸质文献相比,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便捷性等优点,在某些方面更适合老年读者,图书馆应加强网络数字资源建设,为老年读者服务。 3.4做好老年读者的新媒介技术培训工作 目前许多老年读者普遍缺乏相关技能,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数字资源。为了尽快消除“数字鸿沟”,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指导培训,加强老年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使老年读者能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等现代技术获取各种知识。 4.结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公共图书馆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充实老年人群的文化生活,并给予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这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服务老年人群既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又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机遇。 参考文献: [1]蒋燕.关爱空巢老人提供特色服务.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66-68 [2]董基娜.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91-93 [3]李晓辉.图书流动车选点效益评价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13(24):79-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