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
范文 | 张芳婷 摘要:成本控制始终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更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电建施工企业如何进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物资 采购成本 控制 措施 在电建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当中,60%-70%的投资都属于物资采购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资采购成本是电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最为关键部分,它是决定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是否可控的重要因素。 1.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企业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物资采购成本是电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影响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1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1.2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 1.3备料计划数量、采购计划数量是否准确; 1.4采购策略是否正确、采购价格是否合理; 1.5选择的物资采购供货商是否合格; 1.6对采购绩效评估方式是否科学。 2.如何进行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 2.1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加强执行力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它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制定企业内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目的是规范物资采购的工作程序和标准,防范和降低物资采购中的风险,有效控制物资的采购量和消耗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保障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2.1.1制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由于目前电建施工企业基本上在国内乃至国外不同地方存在多个施工项目,所以要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就要控制好各施工项目的工程物资采购成本。在制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时,首先应明确物资采购的职责和权限、采购范围。比如:电建施工企业承包工程合同范围安装装置性材料,由企业总部设立的物资管理部负责集中采购;承建工程项目建筑材料中自购的主要材料(钢材、水泥、设备性材料、特殊材料)、定额内消耗性材料(定额内装材、消耗性材料、措施用材料、周转性材料)由各项目部设立的物资供应科负责采购。其次,明确物资采购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采购程序与工作标准、采购档案与管理、监督与考核等。比如:企业总部成立物资招标中心,对总部负责采购范围的安装装置性材料进行招(议)标采购,物资管理部签订合同;各项目部分别成立物资招标小组,对各项目部负责采购范围的建筑主要材料、或总部委托采购的部分装置性材料进行招(议)标采购,项目部供应科负责签订合同。对于项目部负责采购的建筑主要材料或总部委托项目部采购的安装装材,项目部必须对初选供货商的资质、招标或比价后的中标价格相关资料、签订的物资订货合同,同时上报物资管理部审核、备案,合同须经企业法人或法人委托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预算定额内消耗性材料各项目部采取比价、询价方式进行零星采购,且定期应在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价格公示,接受监督等。 实践证明:电建施工企业实行对安装装置性材料或大宗、批量的主要材料由企业集中采购,而小批量或定额内的消耗性材料由各项目部自行组织采购,这样的采购方式都可获得规模效益,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2.1.2制定材料节约、超量奖惩管理办法。电建施工企业制定材料节约、超量奖惩管理办法,也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在备料计划工作中,实际核准的备料计划数量低于设计施工图计算数量,且实际领用数量低于核准的备料计划数量形成节约;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成套订购等形成节约;在措施用料或措施性材料方面,利用可替代材料、循环使用原材料形成节约;利用新型材料代替原材料、利用边角料代用、平衡利用库存积压形成节约等,应奖励材料节约相关人员。相反,对备料计划编制和审核不认真、不严格造成备料计划数量超过实际核准数量形成积压;编制采购计划不正确造成采购数量超过实际核准的备料计划数量形成积压;实际领用数量超过核准的备料计划数量,造成材料超领等,应分析原因,如确属人为原因,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 2.1.3建立物资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管理办法。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控制手段就是物资信息化管理,不但使企业的一切物资管理活动在阳光、透明下操作运行,也为各级领导、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物资动态信息,为各项目供应科在物资货源相互调剂、平衡利用库存积压、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有以下数据的采集:物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合格供应商名单管理、物资备料计划、物资采购计划、仓库物资库存动态表、物资盘点表、物资综合管理执行台账、库存积压物资明细、物资统计数据分析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功能,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以达到“增收节支,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有完善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机制,否则制度的执行力仍然难以保证。 2.2提高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成本控制意识 电力工程建设物资具有需求量大、技术要求高、种类繁多、交货期严格、价格波动大等特点。而物资采购既要保证施工按期顺利进行、又要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因此,必须对相关人员包括工地班组技术员、专工、项目施工管理、经营预算、物资计划、物资保管人员,进行承包工程合同范围材料类别、物资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和培训,并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考核,确保物资采购从备料计划编制、审核、分类汇编、报批、采购、验收、入库、保管、限额审批、领用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物资计划员除懂得基本的物资管理知识外,还应掌握电力物资的特性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一些经营预算方面有关物资预算价格知识以及谈判技巧等,掌握如何运用战略采购思想,优化采购渠道,充分整合外部资源,不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合理合法,保质、保量、保时地采购工程所需物资。 2.3准确编制物资备料计划、物资采购计划 物资计划包括备料计划和采购计划,备料计划是采购计划的基础和依据,采购计划是对备料计划进行分类汇总、平衡利库后而形成。物资从备料计划到采购计划,其操作流程是:施工班组技术员根据工程承包合同材料范围、施工图纸、预算定额编制材料备料计划,经过工地专工、项目施工管理和经营预算人员审核、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交项目部物资供应科,物资计划员再对备料计划进行分类汇总、平衡利库后,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报批。 物资计划直接影响着物资采购成本,要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就必须保证编制备料计划和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否则必将造成材料多订、少订、漏订或错定,导致工期受影响、材料积压、成本提高。 班组技术员在编制材料备料计划过程中,应认真研究、分析施工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准确核准材料实际需用量,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图纸材料汇总表。项目施工管理、经营预算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严格把关。物资计划员在分类汇总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时,首先应考虑到平衡利库,即对现有库存中因设计变更或其它原因产生的剩余材料及时利用(在满足技术要求、经技术部门同意签字认可条件下,材料也可以高代低使用),这样既减少了库存积压又避免重复采购。 物资计划员要做好库存物资平衡利库工作,应建立工程材料综合管理台账(见附表),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材料从备料、分类汇编、报批、采购、入库、限额审批、领用核销等一系列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物资进行动态化分析管理。 2.4采用正确的采购方式,确定合理的物资价格 物资计划人员应充分利用信息、调查和计算机网络等资源采取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严格执行公司物资采购制度,利用公开招标、比价、询价、直接订购等方式进行物资采购。如:总价30万元及以上物资采购采用招标,总价5万元及以上物资采购采取货比三家询价方式,对于总价5万元以下物资采购采用询价或直接订购方式进行采购。由于电建企业施工作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类型众多,在市场变化波动因素影响下,难免会导致部分材料价格呈现出供求性、以及季节性的变化趋势。例如,经过市场调查和信息分析,在预测钢材即将涨价的情况下,需要提前策划并实施采购作业,避免因市场价格上浮而对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重复多次、大量使用的机电类材料,如:切割片、角磨片、电磨头、电焊条等的采购可以直接和生产厂家协议订购,分批次到货的方式,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价格,避免库存积压、减少了成本。对于大规模、大宗物料的采购,如:电缆、管件、阀门、保温材料等则采用竞争招标的方式,通过供应商相互压价、让利达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对于市场二、三类消耗性材料采购,可以实行定点单位协议供货,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需要,每年或每两年通过规范操作,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选定2-3家供应商、若干品牌,每一品牌确定若干系列的型号、规格(标准),保证采购人员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采购所需的商品品牌、型号和中标供应商。定点单位协议供货的优点是将原本分散的采购项目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益,获得最优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从而达到规范资金支出行为,节约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采购效率。 2.5择优选择供货商 建立起与合格供应商稳定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产品质量、价格、批量、交货准时、运输方便、工程剩余物资退货等综合因素已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物资采购中选择供货商应该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选择的供货商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供货商的资质评审、档案信息、绩效评比与反馈、持续改进和取消供货资格等。供需关系一经形成,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形成良好的供求关系,甚至达成战略联盟,互利互惠,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2.6科学地进行采购绩效评估 采购绩效评估就是对采购效果、采购效率和采购行为的评估。采购绩效评估的内容涉及采购成本、价格、质量、交货、库存、采购组织、采购程序等内容。目前,电建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制定了相应的物资采购绩效评估方式。例如:国网公司开展的“同业对标”管理活动就是进行物资采购效果和采购效率评估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业对标”管理活动分析,明确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改进自己的采购策略,从而有效的促进采购绩效的提高,实现企业的战略优化,提高竞争力。还例如:电建企业内部每季度或半年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每季度确定市场材料采购价格上限控制、年底经营业务指标考核、工程完工结算审计、领导离任审计等方式,都是进行采购绩效评估的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建企业采购绩效评价研究会持续推进,以满足企业采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投资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企业要想站稳市场、增加利润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不断创新物资采购成本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企业做到更强、更高、更大。 参考文献: [1]陈冀生、邓磊.物资采购中供货商的最优选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 [2]马占军.浅谈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 [3]翟安君.浅谈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中国新技术产品,2014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