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做好新时期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
范文 | 徐洪才 摘要:近年来,无锡溪南军休所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各级党委和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坚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满腔热情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五个老有,做好五篇文章,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军休干部 思想政治 有效途径 1.突出老有所学,做好思想常新文章 对军休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和理论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的需要,也是着眼于提高军休干部自身素质的需要。为此,我所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制订好一个计划,坚持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搞好学习交流;在学习内容上突出“三个重点”,即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理论原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在学习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月6号召集中心组成员学习,每月9号召开军休干部大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号召开工休党员组织生活会,要求与会人员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自学,写好读书笔记;二是学习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以深入学习原文原著,把握精髓实质的基础上,组织军休干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学习与组织考察相结合。为了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增强感性认识,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军休干部考察访问,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形式上做到“三定三有”:定时、定点、定内容,有部署、有要求、有材料,使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理论学习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通过积极深入的政治和理论学习,使军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达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突出老有所教,做好坚定信念文章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学习讨论会、政治理论讲座、谈心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军休干部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军休干部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中国梦”的认识。二是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军休干部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党的性质宗旨不能变;不管年龄有多大,党员的标准不能降;不管在职还是退休,要做到革命节操不能丢。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三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军休干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军休干部以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自觉抵制和防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始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教育中,我所根据军休干部荣誉感强这一特点,设立“记载人生业绩,展示英杰风貌”的军休干部荣誉室,挖掘每位老同志身上的光辉历史,将全所129名军休干部立功受奖情况一一揭挂上墙,营造氛围,以激励自己,教育后人。根据军休干部“喜忆往事”的心理特点,组织军休干部编写了《红星闪耀溪南行》书一册。结合“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育,开展“三回顾”活动:回顾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增强为国分忧的责任感;回顾战友情、军民情,增强做好工作、自觉处理好友邻关系的自觉性;回顾革命前辈和牺牲的战友,增强“知足常乐”和再作贡献的革命热情。通过开展一系列适合老同志参加的活动,军休干部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进一步感受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关爱,激发他们为社会发挥余热,再作贡献的政治热情。 3.突出老有所为,做好发挥作用文章 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关心人,帮助人,理论联系实际,调动人的积极性。军休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多年,退出岗位后,依然怀有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改革发展的普遍愿望。我所把顺应军休干部这一愿望,作为从政治上关心军休干部的具体体现,充分注重发挥军休干部自身优势,积极为军休干部发挥余热、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真正使军休干部做到“老有所为”,体现“军旅在延伸”的人生价值。 我们根据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个人特长,引导军休干部当好“五员”,发挥余热。一是当好“督导员”。对本所工作和社区建设进行监督,指导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当好“参议员”。组织军休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为军休所建设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三是当好“宣传员”。组织军休干部深入到社区开展各类专题宣讲活动,做好宣传员、示范者;四是当好“调解员”。组织军休干部帮助调解家庭纠纷和群众矛盾;五是当好“辅导员”。组织军休干部到青少年中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突出老有所靠,做好关心爱护文章 军休干部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在部队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到地方安置后,往往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对此,我所坚持把帮助军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在办实事、做好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紧贴军休干部实际,积极打造“亲情服务,温情溪南”服务品牌,创造性地开展让军休干部顺心、暖心、舒心、放心和安心为内容的“五心工程”活动,形成了“以集体服务为基础、以军休家庭服务为主体、以社会服务为依托,坚持常规服务,突出重点服务,开展特色服务的新思路。在实践中,主要坚持了“四个突出”:一是突出责任区服务。对长期生病、行走不便、年龄较大、距军休所较远的军休干部,由责任区工作人员将文件、工资、福利品、医疗服务“四上门”,极大方便了这些军休干部。二是突出对军休干部中特殊对象的关心。这些对象主要包括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军休干部、烈属、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重病患者、住院病人及生活困难的军休干部遗孀等。如卧床十多年的离休干部曲本华等,不仅所领导经常予以探望慰问,服务责任区责任人也经常对其进行上门服务,给予了重点关心。三是突出处理和解决军休干部中一些急、难、大的问题。做到能办的事立即办,难办的事尽力办,份内的事积极办,份外的事协同办。为有利于军休干部急事、难事、大事等特殊事件的处理和协调,我所坚持每天夜间和双休日值班制度,节假日增设领导带班,做到24小时所内有工作人员。四是突出对军休干部健康和安全的关爱。我所组织军休干部健康体检,开展养身保健知识讲座,为军休干部设计、编辑和印发了“生命急救卡”让军休干部随身携带,适时进行安全提醒等,确保军休干部幸福安度晚年。 5.突出老有所乐,做好文化活跃文章 做好文化活跃文章,不仅是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为此,我所在“文化活跃”上下功夫,丰富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军休干部“老有所乐”,陶冶情操。 一是加强军休精神文化建设。吸引和组织军休干部开展读书看报、书法绘画、麻将棋牌、旅游钓鱼、文化娱乐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二是加强军休行为文化建设。重视所风的培养,规范、引领工休人员的工作、休养行为,以“双和谐”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倡导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人际关系。三是打造了溪南所“休干百家论坛”,开展了系列活动。我们通过溪南“休干百家论坛”这一平台,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讲身边的故事。例如有为之星——丁解新,在部队参战中被炸断了一条腿,到我所安置后做到人残志不残,创作了《老兵之歌》,被歌唱家阎维文唱响全国,由他组织的建筑施工队所施工的建筑获得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他将伤残后的心路历程、奋斗经历、成功事迹报告给众人感动了所内休干,也感动了社会。仅今年溪南军休所休干百家论坛活动已举办六场,已从所内走向学校走向少教所,不仅实现了军休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一目的,还融洽调和了干群、党群、工休关系,更搭建了军休干部老有所为、服务社会这一平台,使军休文化进一步弘扬和光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由于我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靠,老有所乐”上做文章、探新路,对军休干部政治上关心,情感上沟通,生活上帮助,有为上搭台,倾心尽职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为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宜人,满意幸福”溪南军休所注入了强劲动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