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图书管理员提升素质探析 |
范文 | 陈国勤 摘要: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对管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高校图书管理员树立的理念和应具备的素质及建设方面探讨了现代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 图书管理员 综合素质 提升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资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网上图书馆的建立,笨重的纸质图书面临便捷的网络图书的挑战,图书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创新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最优质的服务吸引读者。 1.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新特征 1.1图书资源数字化 图书资源数字化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通过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等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不同读者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图书馆的资源数字化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现代高校图书资源数字化能够让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都可以进行准确、高速的传送,使图书资料的任一部分都可由读者随意检索,并可即时将其复制,为己所用,从一种载体转换到另一种载体。 1.2图书馆藏网络化 现代高校图书馆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图书馆,活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网络图书馆通过计算机实现联合编目,甚至馆际互借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把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琐、枯燥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图书馆开辟新的、灵活多样的服务项目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图书资源的网络化也可以同时向读者提供各种形式和各种内容的资料。这种综合性的服务能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提高了文献的输出、输入和检索速度,提高读者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频率和效率,扩大了交流平台。 1.3读者服务自助化 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图书馆外完成信息查找、文献浏览、知识获取等的自助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自助服务不用读者亲自到图书馆,也不要图书管理员帮助,读者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通过上网的方式,自我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实现收集、鉴别、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自我服务。这种自助服务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检索速度快,范围广,容量大,省时高效,而且多用户可同时检索,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还可对检索结果进行多种分析处理,大大方便检索用户和提高检索质量。 2.高校图书管理员要树立的理念 现代高校图书管理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图书管理员,必须转变其社会角色,并向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成为知识导航员、知识管理员和信息教育者,必须树立以下几个理念。 2.1知识管理的理念 知识管理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特征:信息化、柔性化、创新性和适应性。图书管理员利用馆藏文献进行整理、开发、利用,并制作一些重要学科的相关文献数据库等信息产品,作为服务的信息源,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读者知识的获取、传递、加工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推动知识的传播、利用和创新。 2.2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高校图书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关注人在图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读者和管理员都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在图书管理中以读者为本,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核心是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满足。 2.3创新服务的理念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是为了师生的发展和提高。随着网络图书馆的建立,图书管理服务的内容急需拓宽。图书管理员要转变角色,要提高技能,要有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不断加大网上信息量,更新电子书库的建设,拓宽导航服务的内容,包括新进图书中对各个学科图书书目的介绍,使广大师生能及时地、相对全面地了解现有馆藏相应学科图书的情况,以及各个类别图书在书库中的摆放位置。 2.4不断学习的理念 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在为教育和科研服务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图书管理员要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学习,多元学习,隐性学习,拓宽学习内容,一专多能,力争成为多面手,在图书管理与服务中与读者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知识共享。 3.高校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3.1思想素质 网络环境下现代高校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尽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热情周到、积极主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准,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3.2心理素质 高校图书管理员要面对兴趣、性格、爱好、需求等不同的读者,这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心理耐压、心理应急、心理平衡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愉悦关系,维护图书管理的良好形象。 3.3专业素质 图书管理员要胜任本职工作应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知识、丰富的外语知识等。图书管理员要熟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分类和检索知识;掌握图书学、版本学、文献学、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使用操作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检索与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外语素质,有效地处理外文数据库并推介给读者等,更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4信息素质 在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工作中,除了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计算机学与检索参考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及时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研究新成果,掌握其网上资源的检索,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4.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素质建设 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自助服务的用户信息消费更趋自主化、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图书管理工作对图书管理员从思想意识、技术水平到服务行为等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参加培训学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1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图书的编码、借阅、网络服务等功能均需要借助计算机。特别是信息时代下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兴起,加快图书资源数字化和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加工,为高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快捷的数字资源信息服务。高校图书管理员要加强网络通讯技术、电子资源的检索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航、信息传递、电子邮件推送、拓展专利查询、网上咨询等技术手段的培训学习,以适应高密度存贮、远程传输、快速检索的图书情报处理特点。了解读者兴趣需要,上传下载文献资源,维护检查设备运行,开创网络服务方式等都需要管理人员去学习和提高,以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4.2提升信息更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专业发展使各学科知识体系逐渐交叉融合,要求图书管理员不断更新文化知识,扩展视野,对新知识信息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能够挖掘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深加工,及时有效地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推荐,实现信息资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4.3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图书管理作为知识储存、传播、交流的载体,更离不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新的科学思想和技术不断涌现。图书管理员要利用信息技术、扩宽创新思路,主动创新图书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积极挖掘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成为新的知识信息资源极其传递的桥梁。通过校际交流、考察参观、理论培训、改革实践,去认识了解新的技术和管理,接受先进的理念,并在信息处理与传播中,及时掌握信息资源动态,不断更新管理和服务模式,转变陈旧思想观念,形成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思想。 4.4提升知识交叉能力 广博的知识背景、前沿的图书情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和一定的外语知识的交叉综合能力是信息时代下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的。图书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使文献资料信息化。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图书管理方式进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文献资料传播和利用机制的把握、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英语等技能的交叉综合能力。 4.5塑造敬业勤勉形象 图书管理员就要爱馆、爱书、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严谨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以人为本,时刻牢记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高校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为高校师生读者以及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需求提供多元化现代服务模式,创新图书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韦文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与管理策略[J].图书馆界,2008,(2).124. [2]朱建珍.4C理论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09,(8).50-52. [3]张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J].图书馆建设,2000.(2).26-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