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刍议用现代影视手段占领农村学校思想文化阵地
范文 黄乃军
摘要: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克服薄弱环节,准确把握其规律性,改进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载体,增强教育的时效性、趣味性,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为祖国培养又红又专的有用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用现代媒体的影视手段占领广大农村学校思想文化阵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 思想文化阵地 输送正能量
三河市是一个有着60余万人口的平原市,辖区有11个镇区、395个村街,幅员643平方公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河市电影放映公司面对渴望精神食粮、渴望科学知识与现代文明的农村青少年,积极与农村上百所中小学校紧密配合,一是做到从抓农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系列化教育人手,把电影系列化思想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全面坚持全方位覆盖,系列化农村电影教育不留死角死面;三是坚持全面育人,将电影教育不断向社区、村街和农家院落拓展。用电影这个现代媒体的综合艺术,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为广大乡村的父老乡亲和青少年,送去精神食粮和无限的“正能量”,在三河的农村大地上,发挥着丰富生活、占领文化阵地、教育群众和抚育祖国未来一代的作用。
1.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随着道路交通、卫生绿化、饮水改造和“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行有所畅”、“貌有所变”、“‘闲有所乐”和“住有所居”、“安有所保”等“十有民生工程”的实施,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和文化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协调的“插曲”。比如: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黄色书刊、淫秽录像、色情曲调等等,常常侵蚀人们健康的身心,严重污染了农村清新的环境和空气。由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农村家庭里,也耳濡目染着这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思想,因而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些,都是与时代相悖的低俗“污垢”,其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很值得从事农村文化思想工作的影视人员的深思。
2.占领中小学校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思想如何,道德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因此,在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1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和农村学校舆论阵地
目前,在农村偏远农村电视收视设施不完善、文化娱乐活动少、电视等文化资源匮乏仍很严重。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当地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校园文化,让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作为电影放映部门,要为广大农民朋友和中小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是影视业界的重要任务。
2.2明确农村学校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在信息化的新形势下,网络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对中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的形成,也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要从抓农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系列化教育人手,全员参与,通过影视现代媒体手段,把学校德育系列化落到实处。发挥好影视现代媒体丰富生活、占领文化阵地、教育中小学师生的作用。
2.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俗话说: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一要把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二要深入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三要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使正确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和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要加强实践教育基地、社会活动基地建设。使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因此,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3.用现代化影视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第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教育。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包括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必须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加以熏陶和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要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学生思想的实际表现,做到有的放矢。中小学校在每年新生入学后,都要进行为期几周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的教育,为配合教育电影放映公司就在放映正片的前面,加演《社会公德教育行为》、《学习赖宁》、《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等短片,使学生的思想在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的示范性。通过电影银幕形象,使具有时代风貌的人物,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譬如在社会主义公德教育中,就播放一些短小精悍的 “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等影片,使学生产生比较的心理。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逐步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文明的行动。
第四,开展“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活动。影视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影视事业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宣传手段的重要途径。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进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活动作为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来抓。二要做好片源准备,影视部门要有针对性的确定进校园影片的趣味性、教育性、健康性,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爱国主义思想浓厚的电影。如《孙文少年行》、《飘扬的红领巾》、《小八路》、《烽火少年》、《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多部优秀故事片、科教片。几年来,三河电影放映公司巡回放映1000余场次,不仅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欢乐,也在趣味性中寓教于乐,使爱国主义思想入心入脑。三要做好宣传。在电影放映前,要利用学校广播站或宣传栏、海报,使学生在看电影之前,对影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感性认识,鼓起学生的观看兴趣,增强影片思想教育的时效性,使师生在收看的过程中,真正融入影片的情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四要开展观后的影评。观看后,要及时召开专题恳谈会、影评会。譬如在电影《雷锋》、《小八路》放映后,要进行影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电影中的人物、精神展开讨论。还要组织“优秀影片观后感征文”活动,使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关于电影评和观后感的作文。并从学生的观后感中,评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表彰和交流,使优秀影片真正起到收看、学习、激励、践行的作用。
第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教育的正能量。“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活动,要通过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是师生在耳濡目染的高品位文化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当重视思想教育的渗透作用。电影观后感只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中,应当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写影评、写观后感,使学生的理解从感性飞跃到理性,乃至到更高的理解和领悟层次。“爱国主义影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小学德育大纲》
[3]《大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4]《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难点与对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