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锐利武器
范文 方骥贤+蚁秀清+陈洁
摘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建设的锐利武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深刻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及原则要求并正确运用,通过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构建和谐的党内生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建设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三大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自我否定从而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在矛盾斗争与对立统一中发展起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强大武器。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作风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1]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在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历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并不断充实、发展和实践这一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我们党进一步吸取经验与教训,勇于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邓小平强调指出:“不做思想工作,不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不能丢。”[2] 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思想武器,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解决存在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虽然“苦口”,但它却是推动党健康发展的“良药”,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作风。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集中地表现为先进性。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认真整治“四风”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解决“四风”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与修正错误,使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得以传承和发扬。在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否在“为民”上下功夫、在“务实”上见成效、在“清廉”上有作为,关键在于是否以整风精神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和根本要求。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群众路线贯彻执行的最突出问题和损害党群关系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这些问题,顺民意得民心[3]。领导干部通过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回避存在问题,勇于“揭短”,可以让群众看到领导干部敢于正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深入基层和群众,查找自身不足,勇于“亮丑”,才能真心实意听取意见,向群众学习;直面群众所急所需,勇于“担当”,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二、准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要求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时代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实质,才能取得实效。
(一)正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二者辩证关系
批评是建立在团结愿望基础上的诤言谏语,自我批评源于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下进行反省剖析,二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有些人整天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不说怎么才对;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也不行,就是不说自己行不行。”[4]这是对人对事极其不负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表现。党员干部自我批评时,应积极主动、敢于担当、深刻解剖。对待存在问题,当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时,应先找、多找主观原因;当既有自己责任又有别人责任时,应先找、多找自身责任。要做到暴露问题不怕“丑”,自我反省不怕“严”,解剖根源不怕“痛”。同时,接受批评时要虚怀若谷,立足于“内省”,见之于“行动”。批评别人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掌握方法,做到“想批评、敢批评、会批评”。要克服怕“影响关系、影响团结、影响自己”的思想,本着认真负责、与人为善的态度,真心诚意地帮助同志点明问题、分析根源及危害,做到以理服人。真正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净化和提高自我的“清洁剂”、团结和帮助同志的“润滑油”。
(二)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有机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批评是一种诊断,自我批评是一种解剖,都是建立在对问题深刻认识、对事情深入分析之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在查找和剖析领导干部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既要避免就事论事,又要防止避实就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宝贵成果,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领导干部要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武装头脑、坚定信念、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对照岗位要求,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对照群众要求,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对照组织要求,解决好“代表谁”的问题,增强大局意识。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践中,既要“见人”,又要“见事”,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现“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有机结合。
(三)坚持实事求是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本质要求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实事求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把握好方向,坚持好原则,实现好要求。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和群众的检验。同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只有诚恳坦荡,才能听到干部群众真诚、坦率的声音。实事求是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体现,能够避免干部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事批评放“空炮”、对自己批评放“哑炮”的不良现象。
三、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贯彻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中,既立足于解决党员干部“四风”突出问题,又着眼于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作风的转变,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有原则问题,又有方法问题,但归根结底要解决实际问题。“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5],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果,要看对群众意见和上级点明的问题是否逐一检查并做出实事求是的回应,是否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检查剖析问题根源,是否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相当一段时期,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存在“浅谈”、“虚谈”、“空谈”现象。自我批评时“谈感想、谈体会”,谈工作多、触及思想少,谈个人多、讲班子少;相互批评时“提希望、谈建议”,实质性批评少,对问题剖析不具体不深刻。党员干部应充分提高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认识:找不到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不能正确对待问题是态度问题,不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是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存在的问题聚焦准不准、根源深挖够不够、努力方向明不明、整改措施实不实,以实际行动确保取得实效。
(二)坚持以维护团结为核心
毛泽东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并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分清是非,将党内各种不同的意见统一到共同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之上,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6]。党的建设历史和实践证明,开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维护和增强党内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极为重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初期,有的党员干部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认识不够,担心运用不好,直面批评会变成“凶器”,背靠背提出意见会变成“暗器”。这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随着活动的深入,大家意识到,必须本着团结友善、促进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沟通同事间思想,消除误解,谈出友谊,谈出干劲,保证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步调上同调。
(三)坚持以发扬民主为保证
争取民主、实现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把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置于平等地位,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尊严和话语权,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只有发扬民主,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自我批评,促进在党内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弘扬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构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
(四)坚持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根本
对领导干部作风情况,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因此,要以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动员和依靠群众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一是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尤其是在民主评议、查摆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等重要环节,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密切关注群众的呼声,并将其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二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打消怕丢面子、怕丢选票、怕伤和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上门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找准并解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的期盼。三是要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35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90.
[3] 河北日报,2013.
[4] 李瑞环.看法与说法(第四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38.
[5]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39.
[6]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