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提高领导执行力的途径
范文 陈政达+张静+田焱
摘要:领导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科学发展的成效。领导执行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重要作用,也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用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领导执行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信度。努力提高领导执行力,才能更有成效地推进科学发展。
关键词:领导执行力 概念特征类型 内容存在问题 表现原因 提高途径
一、领导执行力
(一)领导执行力的概念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完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实现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包括执行的意愿,执行的能力,执行的程度。执行力分为个人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个人执行力是指每个个体的执行力,组织执行力是指领导的执行力和员工的执行力的综合。其中,领导者是最重要的执行主体,领导执行力能够决定组织执行力。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提高组织团队的整体效率,使领导活动能够更好地完成。
领导执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领导执行力既包括执行过程中的实施能力,也包括执行前的理解、宣传能力和执行后的监督、检查能力。狭义的领导执行力是指领导者在政策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运筹能力、控制能力。领导执行力是组织执行力的基础和核心。
领导执行力,是指领导者通过运用各种资源,在对政策和决策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对政策和决策进行宣传,科学的执行政策和决策的实施,及时的政策和决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将政策和决策理论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影响,以实现既定政策和决策的一种能力和力量。
(二)领导执行力的特征
领导执行力是组织执行力的基础和核心,领导执行力在整个领导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只有科学的领导执行力才能更好地确保组织执行力的实施,对整个领导活动起促进作用。
领导执行力的实施要站在整个组织的层面上,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永远要以大局为重,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组织的领导执行力,从而形成组织的竞争力。
领导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要明确决策的目的,把实现决策的目的作为检验领导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促进领导决策的实施。
对于领导决策的执行,不能盲目地执行决策,那样不仅不能执行决策反而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和偏差,所以领导者需要制定与决策相配套的计划。
领导执行力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领导者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变领导执行力,需要根据领导环境、领导决策、领导目标、领导任务、人员安排等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任何的领导执行力都必须是合法的,都要依法进行,任何领导者到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领导执行力要对决策的执行具有前瞻性,没有远见的领导执行力,在本质上讲不是领导执行力。所以说,战略远见是领导执行力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三)领导执行力的类型
高层领导执行力。高层领导执行力,是指高层领导者通过运用各种资源,在对组织的战略、规划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政策和决策,科学的执行政策和决策的实施,对于决策的执行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检查的一种能力和力量。
首先,高层是组织系统里重要的一环,高层需要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不能脱离或凌驾于组织;其次,高层需要在组织系统中建立起“执行力体系”,积极实践组织的执行力;再次,高层需要有极强的执行意识,需要以身作则,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组织的执行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中层领导执行力。中层领导者,在很多时候,能否正确地执行上级的政策,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对自己的下级实施领导。①中层领导的执行力在组织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中层领导需要理解高层的领导决策、策略思路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项目标进行深化和完善,使每个部门中的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把目标具体化、个人化,使执行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启下即中层领导需要指导下属部门,确保执行的细节落到实处,进而实现一个个子目标。因此,中层领导在组织系统中具有特殊地位。
基层领导执行力。对于基层领导来说,除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决策外,大部分的工作是执行上级领导制定的政策。基层领导执行力是领导执行力的基础,政策和决策的执行主要是通过基层领导者,所以基层领导者的执行能力关系到政策和决策的完成情况。
二、领导执行力的内容
领导者的执行力,是指领导者通过运用各种资源,对政策和决策的理解、宣传、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将政策和决策理论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影响,从而实现既定政策和决策的一种能力和力量。按照政策和决策的执行过程领导执行力可分为:理解力、宣传力、实施力和监督检查力。
理解力,是指领导者及其下属对上级制定的政策和决策的内容、实质的正确理解的能力和力量。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和理解上级制定的政策和决策。领导者要正确理解政策和决策的内容、适用范围和执行条件。理解政策和决策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制定的本质和意图,从而为更好地执行政策和决策奠定基础。
宣传力,是指领导者及其下属将政策和决策的内容和实际向下属和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的能力和力量。政策和决策的执行需要政策和决策信息的宣布和传播,因为只有对政策和决策进行有效宣传才能对政策和决策进行有效执行。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推行的政策和决策与自己的历史任务或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他们认同并自觉地接受政策和决策,为政策和决策的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实施力,是指领导者及其下属通过实践活动、具体步骤将政策和决策变为现实的能力和力量。领导者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时,不仅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而且还要积极行动。如果上级的政策和决策传达到基层后,领导者消极执行上级的政策和决策,那么再好的政策和决策也会失效。所以,要提高领导者执行政策和决策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监督检查力,是指领导者及其下属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各单位、各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的能力和力量。领导监督是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领导者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也要自觉接受监督。检查主要是对领导执行工作产生的结果的检验。总结是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监督、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关于领导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
三、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一)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表现
象征式执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领导者只重视做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了深层问题的解决。②这种领导执行,把主要把精力集中在短期目标上,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政策和决策目标则没有落到实处。
替代式执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领导者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决策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上级的政策。这些领导者对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就充分利用,对不符合的就予以曲解变形,并用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作标准来决定对政策和决策执行的态度。这种执行情况严重损害了政策和决策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严重影响了政策和决策的执行和落实。
附加式执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领导者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决策的过程中,人为附加了与原政策和决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和决策的执行超出了政策和决策的基本要求,为谋取地方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③“土政策”就是这种附加式执行的典型表现,表面上符合上级的政策和决策,实际上自成一套、自行其是。还有的随意增加执行机构和人员,增加原来政策和决策所没有的内容,为本部门、本单位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
残缺式执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领导者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决策时,政策和决策内容只有部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遗忘”;或执行得不及时,导致了政策和决策目标实现得不全面、不充分。④有的领导者在政策和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不认真、不及时, 使政策和决策无法完成既定目标。
照搬式执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有的领导者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决策过程中,执行机关不经过认真的政策和决策学习与思考,不作调研,习惯于机械地照抄照传上级文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因而对下属部门的执行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也导致下级执行机关的盲目和随意。⑤执行机关变成政策和决策的“收发室”,领导干部变成政策和决策的“传声筒”。
(二)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执行者能力不强。执行者的专业知识能力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政策和决策的内容和实质,不能正确认识政策和决策的目标和要求;执行者的执行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上级的政策和决策,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不足,导致政策和决策的失效。执行者能力不强是导致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一般原因。
执行方法手段未掌握。多数基层领导干部都想在任期内有所作为,但一方面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习惯偏重制定长期目标,而对于通过完成一个个近期目标最终实现长期目标研究得少;制定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具备可操作,使人难以理解,最终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重视监督检查,即使检查也是突击检查、表面检查,变为“表面文章”、“走马观花”。这是导致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
执行目的不明确。一些基层领导者在执行政策和决策时,不顾政策和决策的目的以及全局利益,从而导致一些领导者在这个全局利益中争取更大的利益。有的领导者先打小算盘,看看对自己或小团体有无利益,以此作为权衡行动的标准,倘若得不到一点好处,便认为工作抓得再实也是白干。⑥因此,一些领导者利用政策和决策对利益和权限的界定不明确,错误执行上级的政策和决策,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执行目的不明确是导致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行过程监控不到位。我国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但是在政策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依然缺乏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各项政策和决策执行情况的监控机构。导致一些领导者在执行政策和决策的过程中便钻了体制的漏洞,上面有漏洞,下面就钻空子。执行过程监控不力是造成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领导执行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领导执行制度管理体系。其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主要还是人治,缺少成文的制度规范。领导执行制度是指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进行政策和决策的执行、监督等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它用严格的制度保证领导执行活动的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和连贯性。领导执行制度不健全是造成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领导执行力的提高途径
执行政策和决策首先要对政策和决策的本质要求具有准确的理解。符合本质要求的行为都是正确的,相反,不符合本质要求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领导者必须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各部门制定的政策和上级作出的决策。只有正确的把握政策和决策,才能在执行中避免发生教条主义和极端行为,从而减少政策和决策执行的盲目性和错误性,增强政策和决策执行的自觉性和准确性。
执行政策和决策的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如果只看到有利因素,而忽视不利因素,一定会因为考虑不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相反,如果只看到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就一定会因为困难而失去信心。要注意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在执行政策和决策时,领导者要用静态研究的方法来理解政策和决策,结合实际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然后把每个环节都认真地研究,进而形成整个事件的动态过程。
一方面,加强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之一。要将群众监督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体系,使监督达到应有的效果、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执行过程监督。不受制约监督的执行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加强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行过程的制约与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领导执行的追踪制度,对领导执行政策和决策进行追查和跟踪,对领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政策和决策执行不力、执行效率低下和执行不当等行为进行及时的纠偏。二是建立和完善领导执行的问责制度,实施问责制度,要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用制度的方式把权与责的关系确定下来,使各级领导干部的责权利的关系明确化、制度化。因此,提高领导执行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五、结束语
我们必须充分理解领导执行力,认识到领导执行力存在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提高领导执行力,使政策和决策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只有这样党和政府的地位才能巩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才有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注释:
①宁骚.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65.
②③④⑤同上.
⑥郭喜. 领导权威.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69.
参考文献:
[1] 温洁茹.浅谈领导执行力大众商务[J].2010(8).
[2] 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第四版)[M]. 广州:中山大学出,2013.
[3] 自立新.没有领导力就没有执行力[J].企业管理,2009(9).
[4]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孙钱章.新领导力全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九州图书出版,1998.
[6] 郭喜.领导权威[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7] 赵逸路.有效提高领干部的执行力[J].领导科学, 2007.
[8] 徐国荣.带兵人应着力提升五种领导力[A].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9] 田瑞华.行政文化视域下的领导执行力提升[J].领导科学,2013(8).
[10] 于会珍, 袁福珍.提高政府执行力的路径[J].领导科学,2009(8).
[11] 李小三.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7(4).
[12] 田雪梅.论提高领导执行力[J].北京教育学院,201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