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范文 周芳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具有渗透性,广泛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且存在思政教育未能占领网络主阵地,教育方式简单落后,思政教育队伍网络素质不高,思政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应当通过建立网络思政教育的专责部门,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精品载体,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网络素质,培养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等措施,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效性。
关键词:高校 新媒体 网络思政教育 教育精品载体 网络评论员
Rese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y
Zhou fang(Central South Unir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2)
Abstract: Under the new media ag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netration, universality and equality, and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not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network, the simple way of education, the network quality and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low. It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partment, creating a high quality carrier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network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cultivating the network commentator team and so on.
Key words: University, new media,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carrier, network commentator
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迈入了网络时代。近几年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近年经历了建设网站、设立博客、开通微博、微信、培养网络评论员等多种形式,紧跟时代潮流,但如何争取抢占网络文化主阵地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掌握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
(一)网络思政教育的渗透性
网络上没有教育者的照本宣科,也没有强加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微博、微信上自由地发表言论,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当思政教育以时尚、客观的面孔悄然出现在电脑和手机上时,学生多会欣然接受,避免了反感和抵制,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二)网络思政教育的广泛性
网络思政教育能将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给学生,除了主旋律的教育、本土文化外,还有世界文化,国际视野。除了抽象的理论、理想教育外,更有实践的机会和现实应对教育。网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应用软件等信息资源,也拥有信息传播功能。相比于滞后的思政理论教材,广泛的网络内容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1]
(三)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
教育主题是指网络思政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单纯的教育,教育主体已无法真正独占教育的“话语权”。这种平等性,有利于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情感交流的真实性和直接性,使教育者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2]
二、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未能占领网络主阵地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分辨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迷惑。目前学生微博关注的对象大多是体育、娱乐,而非学校官方微博;学生上网更喜欢看电影玩游戏,而非主动在网上党校团校学习;谣言容易被传播,加上某些个人或组织刻意地炒作推动,负能量在网络大行其道。思政教育类网络建设没有能够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没有形成自身所应有的影响力,没有成为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引路人。[3]
(二)网络思政教育方式简单落后
当前,不少网络思政教育只是将传统思政教育课堂简单地搬家,在形式设计上单调刻板,将“人灌”转变为“网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单向灌输的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尽管缺少了传统课堂上的束缚,但单向“网灌”的教育效果并不尽人意。网络思政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一种方法,一种媒介,仅仅将思政教育搬上网络,不会自然而然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大学生已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简单的网络思政教育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地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4]
(三)思政教育队伍网络素质不高
如今高校在校生均为“90后”,他们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而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的“70后”教师,则大多是网络世界的“移民”甚至“难民”。在思政教育网络化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思政网络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网络时代,谁能掌握网络世界的发言权,谁就能引领时代的潮流和思想。但是目前思政教育者习惯于课堂教育、线下教育,微信微博的官方账号不善打理,思政网站也多限于发通知公告和新闻。对思政网络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教育者没有充实所需的思政理论和网络技术,对于网络的发展更新缺乏了解,进而导致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欠缺。
二是新媒体运营和互联网使用能力较差。网络思政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备深厚的理论教育基础,还要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这样才能提高网络思政的专业性和吸引力。目前从事思政教育的多是学生工作部、团委、党委宣传部等老师,相比于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思政教育者在接受新事物方面较为落后,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效率比学生低,老师和学生间隔着海量的信息。学生们经常使用的手机APP、微博、微信、人人网、知乎网、果壳网等,老师们使用较少甚至未曾听说,更别说通过这些网络媒体引领学生思想了。虽然经过适当的培训,能提高教育者的网络素质,但网络技术更新快,部分岗位的老师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思政教育者的网络素质较难提高。[5]
(四)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有待提高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载体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从建设思政教育网站,到打造校园BBS,从推动辅导员博客,到设立官方微博、微信账号,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没有原地踏步,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但是网络思政教育载体总是面临少人问津和自娱自乐的尴尬局面,网站点击率低,微博粉丝数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容枯燥无味。“网站建设,内容为王”,只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网站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当前思政网站内容多是以学生活动的新闻报道为主,新闻采编水平较低,文章格式和用词刻板生硬,内容单调重复。有些党校团校网站只是简单地将思政书本知识挪到网站,更是无人问津。[6]
新媒体建设缓慢。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各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3G、4G、WIFI的普及让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大众资讯来源的首选,使用方便的微博、微信等手机APP已经抢占了电脑网页的流量。但网络思政目前仍以网站建设为主,配套专业的团队进行运作和采编,如学工在线,团委在线,高校勤助网,高校心理资讯网等。而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少,建设步伐缓慢,思政教育未能在移动互联网抢占先机。
精品载体缺乏。 如今存在的思政网站和新媒体账号的数量不少,但是真正吸引学生主动访问的并不多。学生访问思政网站多是因为通知公告牵涉到个人利益,或是通过网站参加党校团校的结业考试等。在推动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各组织团队均设立了微博微信的官方账号,但是因为缺乏良好的运营和管理沦为了“僵尸账号”,无人关注。网络思政载体的建设讲究的是少而精,不提倡多而散,高校应对协调各部门共同打造网络思政的精品,提高知名度,以获得学生的主动访问。[1]
三、改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网络思政工作的专责部门
目前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多是由相关部门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开展,没有设立专责部门来执行。这样的工作方式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分散,学生需要一一登录不同部门的网站来获取信息,效率低下;二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工作人员只是兼管网络工作,没有专业的网络操作技能,不善运营思政网络载体,故网络思政难出精品;三是难以及时处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高校在近几年面临的新的挑战,由于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一些小问题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大量的学生关注,年轻的学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容易酿造集体事件。而当信息传播出校园,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转载,舆情的处理难度将呈几何倍数增加,如不及时处理,将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建立网络思政专责部门,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设立网络平台统一发布通知公告,打造官方微博微信抢先发声,还能及时监管网络舆情。[7]
(二)紧跟潮流,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精品载体
网络时代变化迅速,思政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优胜劣汰,各领风骚两三年。思政教育者要把握时代的潮流,及时推陈出新,与学生的网络习惯同步。思政网站和新媒体官方账号是思政教育在网络世界的重要载体,好的内容和宣传则决定了该载体能否成为精品。
载体内容以学生需求为主:访问量和关注度的提升依赖于网站的内容,载体内容切忌以教育者为中心,以高高在上的宣教为主,满足教育者宣传自我工作成效,忽略学生需求。思政载体应该丰富主体内容,紧跟校园热点,呈现出年轻时尚、平易近人的姿态;还可以设立馈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成才服务、法律咨询、学术科研、问题反馈等栏目,用漫画、视频的形式,以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问题。[8]
做好宣传工作:网络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关注度,适当的宣传能让网络思政载体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在活动的海报上印上官方账号的二维码和网址,在校园网站的显眼位置设立网站链接,在朋友圈和QQ群里将精品内容进行分享和传播等方式,提高载体的知名度。[9]
(三)加强培训,着力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网络素质
专业的工作需要由专业的人来开展,而网络思政教育需要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的思政教育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许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技术上的缺陷,在网络环境下并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和经验交流会,将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纳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同时教育者应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网络意识,提高具体的实践操作水平。[10]
(四)师生联动,打造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
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宗旨是倡导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唱响校园好故事,传播校园正能量。网络评论员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要求政治立场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忠于党和国家,且导向正确;网络评论员还应对新闻有敏感性,熟悉网络语言;最后要求作风好,精神状态好,保密意识强。网评员队伍可以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老师为主的网络意见领袖,要善于宣传自己,吸引粉丝关注度,提升人气,将自己打造成网络大V。当高校出现突发事件引发舆论危机时,意见领袖可以撰写网评文章并发表在网站首页、朋友圈、微博等媒体。第二梯队以学生为主,积极转载和传播网评文章,扩大正能量的辐射范围,形成一个阵地,第一时间统一发声,抢占舆论先导权。时刻关注网上动态,搜集被高校师生热议或者与本校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敏感信息,并及时反馈和上报。[7]
综上所述,网络的发展已势不可挡,网络化的步伐正在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当强化网络意识,提升综合素质,紧跟网络潮流,打造精品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真正发挥和实现思政教育的凝聚作用和宣传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林朋.如何开展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267+265.
[2]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8-31.
[3] 唐丽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56-57.
[4] 徐延花.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215.
[5] 李伟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5(4):14.
[6] 田树学.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0):60-61.
[7] 王静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文教资料,2009(7):161-163.
[8] 刘圣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7): 161-163.
[9] 祁承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架构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56-59.
[10] 叶绍义.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69-7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