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
范文 亓岩
摘要: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当前基层治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此,首先从基层治理法治化、政府依法行政以及依法治国三个层面探讨了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然后,文章分析了当前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三点问题,诸如意识淡薄、内涵模糊以及构建主体不明等,最后,文章从长效机制的具体内涵出发,就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的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多元化的舆论宣传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与运行机制、实行违法惩戒机制、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基层治理 法治化 长效机制
一、构建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基层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我国社会的安定繁荣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基层矛盾日益凸显,不仅矛盾的数量较以前大为增加,矛盾的形态也更加错综复杂。因此,在此种社会环境之下,有效的基层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法治化是基层治理的必然追求,对于规范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长期的基层治理实践表明,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现离不开长效机制的建设。换句话说,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于基层治理治理法治化乃至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而言都十分必要。
(一)长效机制能够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建设水平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指以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手段,将基层工作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全部纳入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基层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基层政府行政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基层社会治理中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长效机制的构建能够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基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过程中有章可循,并且长效机制内涵丰富,其中的舆论宣传机制、法律法规构建机制对于提升基层群众与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完善基层治理的法律体系大有裨益,对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升也作用良多。
(二)长效机制是实现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
依法行政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政的主要目标与要求。基层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的最底层,与普通群众的联系极为密切,因而它们在行政过程中是否依法,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与我国政府能否实现依法行政息息相关。然而,在实际治理环节中,基层政府行政违法之是屡见报端,不仅消减了基层政府自身的公信力,也阻碍了政府依法行政目标的取得。长效机制的构建能够通过理论宣传与制度约束来改善基层政府的行政水平,提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
(三)长效机制是推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的安定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内涵丰富,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水平不仅体现了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也展示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总体进程。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有着双重意义,首先,它能够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而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其次,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能够为其他环节的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提供制度借鉴,从而整体上推动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问题分析
如上所言,长效机制是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必要保障,不仅如此,它对我法治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不少地方已经在着手于长效机制的构建。但与此同时,长效机制构建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于长效机制意识淡薄、内涵模糊、构建主体不明等多个层面。
(一)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意识淡薄
基层治理法治化作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重要一环,已经被广大基层政府深入贯彻于日常工作之中。但法治化如何建设,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地方虽然在基层治理中已经着手于法治化的建设,但在工作中仅仅是从目前的治理现状出发,缺乏一种长远的目光,不少地方甚至等而下之,将法治化建设变为形式主义工程。换句话说,基层治理法治化中,长效机制意识淡薄在不少地区广泛存在,这对长效机制的建设是一种阻碍,同时也不利于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推行。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内容模糊
基层治理法治化内涵丰富,长效机制作为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体系保障,其内容应当与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内涵相契合,才能发挥功用。自十八大四中全会以来,约来越多的地方认知到长效机制对于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必要性,并投入于长效机制的构建中。但不少地方对长效机制缺乏一个明确的认知,对其具体内容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在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不少重要内容,诸如宣传机制、惩戒机制等往往会被遗漏,从而难以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主体不明
长效机制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主体,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必须具备权责明确的建设主体,才能起到良好的建设作用。当前,基层治理中,牵涉到的利益攸关方众多,其中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等都是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主体。然而,绝大部分基层地区在长效机制构建环节中,过分依赖于党组织或政府的力量,将基层事务,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都纳入到自身治理范围之中。社会组织作为基层中的重要一环,在长效机制构建中没有发挥到自身应有的功用。这种主体不明的情形,对于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与作用发挥是一种阻碍。
三、完善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一条制度体系,它由多个环节共同构成,这些环节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各个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长效机制的内涵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舆论宣传机制、法律法规的构建与执行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以及违法惩戒机制。之所以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构建方未从长效机制的内涵着手,来推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因此,完善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也就必须从长效机制的内涵入手,才能对症下药。
(一)构建多元化的舆论宣传机制
基层治理法治化推行的第一步骤,便是从政府公职人员到基层民众都具备完善的法治意识。然而,就我国目前基层治理的现状而言,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社会大众,在知法、懂法、守法等层面上仍然存在诸多欠缺。因而,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的首要之途,便是多元化舆论宣传机制的构建。多元化舆论宣传机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政府机关;二是针对社会大众。首先,就政府机关而言,政府要做好普通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培训工作,这种培训工作不仅存在于基层公务员入职之前,同时还要贯穿于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之中,如此才能让基层公职人员始终恪守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其次,就社会大众而言,政府和社会组织要针对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法制宣传工作,通过电台、报纸、会议、广播等多元化的形式,来创建完备的法治宣传体系,营造基层法治氛围,为法治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与运行机制
法治意识的生成,是法治化建设的前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则是法治化建设的关键。基层治理法治化问题多多,原因之一便是法律法规的欠缺以及执行不力。因而,地方人大、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制定法规、规章的职能。尤其是基层政府,要根据国家立法机关关于基层治理的基本法律以及本地区人大所制定的相关法规,做好行政规章构建工作,通过将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的细化与明确化,来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制度保障。其次,法律法规的完善仅仅是前提条件,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能否恪守法律法规,才是法治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基层政府在日常行政中,要转变那种有法不依的情形,提升自身依法行政水平。
(三)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社会参与机制是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为了提升社会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参与力度,提升基层治理的活力。首先,政府要与基层社会组织展开广泛的协作,提高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效用,推动基层组织在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等事务中的参与度与管理水平;其次,政府要构建完善的纠纷化解机制,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提供来健全基层民众依法维权的途径与方式;再次,政府要搭建好社会自治与政府管理之间的桥梁以及沟通机制,通过日常工作的衔接与良性的交流,来全方面提升社会大众在自我管理中的地位。总而言之,社会参与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完善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明确长效机制构建主体的自我追求。
(四)实行违法惩戒机制
违法惩戒机制是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世不患无法,而患法之不行”,长效机制的构建必须具备一定的违法惩戒机制,才能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从而迫使政府公职人员和社会大众去尊法守法。违法惩戒机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政府角度出发;二是从社会大众角度出发。首先,就政府而言,针对政府日常行政中违法行政的现象,必须要从其违法程度以及违法后果出发,做好相应的惩戒工作,必要时可以对有关人员进行免职、诉讼,通过惩戒机制来推动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其次,就社会大众而言,基层治理法治化也要做到违法必究,让违法分子体验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必要保障,它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有舆论宣传、法治建设与执行、社会参与、违法惩戒等。因而,长效机制的构建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出发,才能做好构建工作,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分析[J].黑河学刊,2014(1): 190-192.
[2] 王增杰.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1): 40-42.
[3] 寿东来.浅议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人大作用[J].上海人大,2015(1): 41-42.
[4] 曹金容.社区治理法治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 218-219.
[5] 王春雷.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3): 51-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