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下管理会计应用思考
范文 边晓红
摘要:管理会计是精细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是会计的重要分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精细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供应链。本文通过互联网时代财务思维的转变分析,引申出互联网下管理会计应用的思考,以期对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 互联网思维 价值创造
一、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20-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二是20世纪50-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此阶段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实现了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到管理控制与决策的提升。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分工合作日趋频繁,在企业发展的诸要素中,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客户需求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企业需要从战略、经营决策、商业运营等各个层面掌握并有效利用所需的管理信息,为此,在管理会计应用中,价值创造取得了核心地位,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
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引入较晚,但我国实践早已有之,不乏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包括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和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等;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的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会计体系;90年代后的成本性态分析、盈亏临界点与本量利依存关系、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等。这些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对支持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实践可操作性不强
现行理论研究基础局限于工业经济时代,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关注的是内部管理,强调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经营。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工业化思维模式被解构了,取而代之的是开放、体验的互联网思维。关注的核心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业链整合,强调的是客户体验。相应的,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及方法也应发生变化,但现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少对这方面的指导。
(二)管理基础薄弱,使用积极性不高
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对经营活动的总结和提炼。中国有90%的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部分大企业推行的管理会计还是局限在企业内部成本性态的分析,这与互联网时代要求的价值管理存在较大差距。
(三)人员思维封闭,管理战略性不够
任何一项管理都是人的管理。我们很多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够,有的缺少系统的财务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说指导财务人员合理运用管理工具来辅助经营决策。同时我们财务人员偏向于财务领域的核算与管理,对业务模式研究不深,市场分析、行业趋势把握不够,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与现代管理所需要具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从互联网思维看管理会计应用
(一)从财务指标到非财务指标
传统的管理会计工具主要包括量本利、标准成本、责任会计,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以及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杠杆比率、负债率等,这些都是就某一时点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在对互联网企业的股权和资产进行评价时,以上方法显示出了不少问题。如很多互联网企业,账面利润亏损,但市场估值几十亿,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不再是财务报表显示的指标,流量、用户、渠道、数据,这些更是市场看中的价值点。管理会计强调的是成本控制,互联网思维重视的是客户体验。而这个体验从一开始就是免费的,看新闻是免费的,搜索是免费的,邮箱是免费的,通信工具是免费的,甚至WIFI都是免费的。而企业正是通过免费吸引流量,通过流量增加机会价值。互联网思维推动管理会计不仅要重视财务指标的分析,更要重视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二)从责任中心到价值环管理
传统的管理会计把目光集聚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注重通过控制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传统商业营销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奉行“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消费者的“羊群”是直接承担成本的一方,作为企业核算单位的责任中心也严格按照成本配比原则划分。但在互联网思维下,成本不再完全由“羊群”承担了,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甚至还可牵头牛来埋单。管理会计思维也应顺应变化,更多地参与企业价值管理,通过帮助价值环中客户价值的实现,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从传统自营到云计算
通常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采取招标比价的方式,这一传统的投资方式往往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据统计,绝大多数企业自营IT投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而云计算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低利用率的问题。云计算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是一个运营费用,是按照电费的方式每月结算,企业实际用了多少计算量,根据账单付费,这样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浪费。同时,云计算可以享受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说安全。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对安全的投入一定远远超过任何一家企业。企业平台瞬间扩容,不用为空置去付额外的代价,这是云计算非常大的商业价值。举个例子:动漫产业是一个固定资产投入巨大的产业,在整个动漫变成电影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投入叫渲染,就是把原始的画变成3D的影像。一个像样的动漫公司至少需要1000台以上的服务器,才能勉强做渲染工作。一个动漫企业大概需要两年左右才能完成一部动漫大片的渲染。而如果用淘宝技术,大概两个月时间就把所有渲染都完成了,成本不到原来的10%,从固定资产投入到运营费用的分摊,一个模式的改变带来成本的大幅降低。所以管理会计不仅要注重自身责任主体的比价核价,量本利分析,更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手段来整合资源。
(四)从服务外包到服务众包模式
两种模式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利用外部资源,扩大组织边界,提高工作效率。不同之处在于外包是一对一把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体现的是买卖关系;众包是一对多把外部的优势和资源包进来,体现的是合作关系。比如一家企业需要logo标示设计时,传统做法是对可选的3~4方案比价核价,最终成本可能要花5000元。现在只要花900元在猪八戒网发出需求,将有三四十种方案供选择,其中不乏资深高级设计师为你服务。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商业模式,将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通过接入互联网获得实时的服务,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支付费用。我们的管理会计要深入了解最新的业务模式,整合筛选外部信息资源为我所用。
三、互联网下管理会计应用的思考
(一)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组织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不足、理论与实践脱钩等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组织体系势在必行。为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各说各的理,各唱各的调,应抓紧探索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发展体系。在组织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权威性机构,专门研究管理会计在新时代的应用,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服务。协会成员由理论家与实践者共同组成,并且创办专业性的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指导作用。同时,对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及时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系统的归纳、总结、整理、分析、提炼和推广,将企业自身的经验和成果推广,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会计理论,并以之指导实践。
(二)加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
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在这个阶段,标准成本、预算控制等管理会计工具对指导经营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破坏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的主权逐渐形成。用户至上的思维要求企业从纵向供应链整合到横向价值环整合,再到虚拟化生态网络整合。“价值环”是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商业模式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业务开展要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以用户为中心。企业互联网化加速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工具和方法都要有新的突破。管理会计需要围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来开展工作,通过发现价值环中的痛点问题,提升客户体验价值,营造共赢生态圈,最终实现社会整体价值最大化。
(三)加强大数据信息的整合应用
在企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并不会被互联网企业所取代,而是走向互联网化。企业管理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同样还是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但管理的理念、模式、工具和方法却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对精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随着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和外部之间的互联互通,精细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企业互联网化加速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集聚了企业内部的“小数据”与互联网的“大数据”,内部管理报告的内涵将进一步丰富,这使管理会计的价值最大化成为可能。
(四)提高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人员的思维模式
一个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高度,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也将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经营者管理的理念、模式、工具和方法能否随着时代更新也是管理会计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云采购、云招聘、电子商务、云制造、员工差旅及费用管理云服务等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与推广等。通过系列培训和案例分享,提升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指导企业领导者用好管理决策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跳出财务视野做财务管理才能更好地引领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只有加强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转变会计人员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给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探讨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旨在加强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军荣,马维成.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0).
[2] 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10). 技术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