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宁波道教文化的发展价值研究
范文 葛兴旺
摘要:宁波是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出了一批道教名人和道观遗迹。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宁波的道教文化既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兼具时代价值:对个体而言,有利于和谐身心的修养;对社会群体而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培育,对经济建设而言,有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而言,有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因此研究和发掘利用道教文化的发展价值,对于宁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宁波 道教文化 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道教文化既是一种宗教文化,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宁波,道教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不仅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而且孕育出了一批道教名人和道观遗迹。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宁波道教的发展主要包括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思想文化价值等四个层面的价值。
一、个体价值:修养和谐身心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孕育出了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对于个体的人而言,道教“将人视为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整体,通过治身、修心、调性来建构身、心、灵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养生观”[1],主张通过自身的修炼与养成达到自我的身心和谐。
道教崇尚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倡导人们回归生活本真的自然状态,注重内心的修化和精神的愉悦,通过调节身、心、性的和谐,其中包括修身养性、饮食作息、调养身心等等,达到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这就是道教独具特色的养生观。道教医学是道教养生观的重要载体,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为了解决人生与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关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2]当前,道教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在养生方面也为大众所接受和倡导。值得一提的是,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受宁波道教名人葛洪(如图1)所著《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成功提取了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都体现了道教医学及其养生观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当今社会,人们被“文明”包裹了起来,而远离了自然和生活本真的状态,从根本上讲不利于身心和谐。因此,依托道教的养生理念,发掘道教的个体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道教养生文化,是道教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社会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道教认为,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道”。[3]因此,道成为了道教体系中的核心哲学范畴,并由此衍生出众多的思想,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老子·42章》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著名道教家张伯瑞将其阐释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4]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更是直接指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5]由此可见,道教把道视为万物的本源,世间的一切皆由道而来。因此,道教主张社会万物要融荣共生、和谐相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非常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指出人在自然面前“顺之则昌,逆之则危亡”[6],倡导对待自然要顺势利导,不可任意违背自然规律,并为此提出了诸如不得杀生屠害、不得诽谤道法等一系列道家戒律。其次,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和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一方面,道教倡导人的自我修炼,主张通过诸如食疗、辟谷、服气、存思、守一、坐忘、“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7]等方法达到人自我的身、心、灵的和谐。另一方面,道教还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诚信以待,发扬“齐同慈爱”的平等精神,做到人与人之间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最后,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对待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道教认为和则相生,和则安宁,主张共同遵守社会准则,发扬和谐精神。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与道教所倡导的自然观相一致。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冲突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建构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同时也是道教的社会价值体现和价值追求。
三、经济价值:发展和谐经济
结合宁波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并借鉴其他地区道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有益发展经验,着重开发道教的旅游文化资源,走一条以道教旅游为主、兼具道教文化传播和演出、道教资源产业开发等多渠道多模式发展道路,是宁波道教发挥其经济价值的可行之策。
其一,以观赏道教古迹、参与道教习俗活动为主的文化游。包括参观游览宁波道观遗迹,如清虚观、东岳宫、第九洞天、金溪道观等等;参与道教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如正月“解太岁”、5月“拜五斗”、腊月“谢年”等等。其二,以保护自然环境、倡导物我合一理念为主的生态游。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恰好与道教的生态理念相一致。宁波道教可以积极挖掘和宣传其自身的生态理念,让更多的人到道教场所学习和了解其生态主张,开展相关的生态学习行动、保护森林行动、保护遗址行动、倡导社会严禁滥杀无辜行动等等。其三,以弘扬道教医学、注重身心调养和修炼为主的养生游。道教医学和养生文化是道教的宝贵财富,也是道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独特优势。当今社会,养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推崇,开发一系列养生旅游项目成为了道教发展的普遍做法,比如弘扬道教医学、开展养生教育和修炼等活动。
此外,依托道教的文化资源和优势,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节,也是宁波道教发展的经济价值所在。比如宁海县建立“中国葛洪文化宁海县纪念馆”,举办“葛洪文化国际学术论坛”、“葛洪文化节”等,在道教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如湖北武当山举办“武当国际旅游节”,四川彭祖山“国际彭祖饮食文化节”,武汉长春观举办“内地与香港道教飞雁洞水陆圆融大法会”,湖北成立道教书画研究院等等。
四、思想文化价值:培育和谐文化
道教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道教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发挥道教的思想文化价值,将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利于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教文化的众多理念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相通共融的,主张通过宗教信仰和修行来倡导、传播和践行道德和伦理素养,在当代具体体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爱国理念。道教素有爱国主义传统,不仅体现为倡导爱国思想,比如在道教经典中多次提出“佐国扶命”、“助国得天心”等主张,还体现为把诸如岳飞等民族英雄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二是民主法治理念。无为而治是道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即是要求掌权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在当下就是要求广大干部要依法用权,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要有所作为,反之则不可为。三是和谐理念。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精神。道教倡导的和谐文化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世准则上,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四是诚信理念。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一处世准则在道教的文化中尤为显现。道教把诚信作为自己的教义,在经典著作中多次提出“言善信”、“动作言行,无失诚信”等等。五是平等理念。道教把万物一体视为自身的价值理念,提出 “人无贵贱,皆天所生”、“以道观物,物无贵贱”等主张,倡导建立一个彼此之间没有压迫和仇恨的大同社会,这种“慈爱和同”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此外,道教文化中还包含文明、友善、公正、自由等价值理念。
宁波道教文化是宁波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依托宁波道教自身的文化资源,借以良好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政策,可以预见,道教的发展将对宁波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钢.道教养生思想概谈[J].求索,2010(12):131-133.
[2] 盖建民.道教医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 郭武.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 道藏(2)[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5] 道藏(33)[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6] 王明.《太平经》[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张伯端.悟真篇后序,道藏第二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