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范文 魏传庭
摘要:教员专业化发展是军队院校打造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军校教育改革 教员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军校教员承担着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传播知识与发展军事科学事业的重任。军校教员的职业要求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专业性。军校教员作为军校的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教学技艺等。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军校教员,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还要知道“怎么教”,才能走上讲台,才能实现教书育人,担当起为国家为部队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使命。因此,不断提高军校教员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与军队人才培养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员队伍,对推进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校教员专业化内涵
军校教员专业化是指教员不断适应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是教员在院校教学工作中,通过专门培训和个人主动的研究、反思, 实现专业成长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一名具备履行军校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军校教员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院校通过不断为教员提供各种教育与发展机会,帮助教员在教学、研究、服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使其逐步从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员或教育家型教员,从而最终提高军校办学质量和学术竞争力。军校教员的专业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贯穿于教员整个职业生涯。它是军校教员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从“学科专家”到“完整的学者”的发展过程。
二、当前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已成为现代高教发展中的客观要求和热点问题。当前,军队院校虽然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员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淡薄
军校教员专业化实际上有两个承载主体:一是军队院校;二是军校教员。从院校方面而言,教员专业化发展始终未被摆上重要位置,院校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员发展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终身性的概念。院校教学管理者虽然很重视教员的教学质量,关注教员的上课情况,鼓励教员进行教学创新,但是对于教员的自身发展关注不够,基本上没有为教员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从教员主体方面,教员还没有树立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员对个人以往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员对当前专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三是教员对将来专业发展的规划。“专业自主”是教员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教员专业发展的本质就是教员的自主发展。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是美轮美奂的,是光芒四射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枯燥无味,为什么我们的教学让学员昏昏欲睡?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从军校教员来源可知,不少军校教员并非师范类毕业,很多新入职的教员职前即缺乏教育学专业知识,入职后又没有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技能的意识,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
(二)教员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欠缺
在军队院校中,教员专业化发展缺乏有效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职前的岗前培训时间短,效果不好。很多院校组织的教员岗前培训时间一般在1-3个月左右,培训内容虽然冠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但囿于时间和培训师资限制,内容比较浅,且主要采取理论授课的形式,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二是入职后缺乏有效的教员培训。系统、高效的教员培训是教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教员培训应该贯穿教员专业化发展的始终,无论是入职前还是入职后都应该对教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培训。但在当前军队院校的实践中,教员在入职后基本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以老带新”的传承,很少有机会获得系统、有规划的培训,使得教员专业化发展缺乏有效途径。
(三)教员专业化发展创新能力不强
及时反思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过程的本质特点。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创新的思维,针对不同学员的不同特点,针对课堂教学的新情况,持续推进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达到自我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目的。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不少军校教员自身缺乏创新能力和意识。有的教员对教授的学科知识研究不深、对学科前沿跟进不够,一如既往地照本宣科,以不变应万变,学员变了,教学内容更新了,而教员的教案、课件基本不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基本不变。有的教员不注重教学反思,不注重学员的教学效果反馈,不注重与同事的合作交流,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教学世界里孤芳自赏,使得教学创新很难超越狭隘的研究视域。军校教员作为教员专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其创新能力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军校教员专业化的发展。
三、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制度建设
教员专业化发展是军队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必然选择。教员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有效发展不仅需要教员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军队院校的重视和长期关注。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既要关注教员当前的教学能力和发展状态,更应对教员未来发展和其职业生涯进行清晰规划。也就是说,教员专业化发展不单单是教员个人的问题,更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院校把教员专业化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建立教员专业化发展制度,促进教员专业化发展规范化和经常化,才能有效提升军校教员专业化发展水平。同时,院校应在教员中树立全员专业化的理念,人人都要专业化,人人都能专业化,避免把专业化变成专家或知名教授的局部化专利。
(二)建立和完善军队院校的教员培训制度
教员培训是教员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在教员专业化发展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员培训包括新教员的入职培训和教员的在职培训。新教员入职培训要改变单纯理论教授的方式,改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使新教员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员提供适应教员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索”三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员掌握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员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员培训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教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推动教员向专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军队院校教员培训体系,首先,要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军队院校要把教员培训视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途径为在职教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其次,要创新培训内容,把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作为军队院校教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军队院校教员培训提高的重点应是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应贯穿在教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激发了教员进修提高的内在动力。培训内容包括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突出对教员创造性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军校教员职业生涯设计开展培训,把教员职业生涯设计和院校整体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帮助教员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得到提升,才会促进教员专业化发展,才会促进军队院校的发展,提高军队院校的教学质量。最后,要根据军队院校教员的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军队院校教员培训机制,推进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这是院校教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三)提升教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业化是教员的专业化,教员的专业化关键在于教员,教员要有不断学习、走向专业化的意识。具体来说,教员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有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理想是教员对教学工作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它是教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员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教员专业精神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它是教师教育人格和伦理的组成。军校教员承担着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而军校教员要有“让每个学员都成人、成才,为国家、为军队做出巨大贡献”的坚定信念,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任何时候,不动摇自己的专业理想,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用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矢志培养更多的优秀军事人才。二是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专业自主权是专业人员在从事专业活动的过程中,有权对专业内容、专业判断等做出选择和决定,并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主要责任。教员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是教员要具有强烈的专业自主意识,它不仅能将教员以前的专业发展历程、现在的专业发展情况和未来有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而且还能使得现有的发展水平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来的发展目标支配现在的行为,同时还能增强教员自身专业发展的使命感,从而保证教员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因此,军校教员如果要提高自身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必须经常性进行对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审视与深入思考,并通过相关途径和方法逐步加以完善和提升。
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走向。促进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提高军队院校师资队伍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不断推动军队院校教育教学发展、提升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院校和教员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2- 17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50.
[3] 康华.教师角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5-26.
[4] 吴旭君.如何正确把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2):41- 43.
[5] 李响.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学习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93- 95.
[6]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4- 1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