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
范文 | 林兆晓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因为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及科研事业的发展。本文列举了高等学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意见和试探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管理 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教学、科研事业不断发展,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投入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及管理问题,落后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洪流,满足高校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内在需要成为各大高校探索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成果 (一)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 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江苏省省属高校。该校近年来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升,背后的推动力之一就是良好的仪器设备管理。 在仪器设备管理上,该校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定了一系列仪器设备管理的实施细则。该校制定了《南京邮电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南京邮电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仪器设备自行采购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低值资产、低值品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仪器设备的管理、采购、监督、处置、出租等制度和监管体系。 (二)仪器设备管理成效明显 目前,该校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中心,省级实验中心16个。截止到2015年12月末,该校拥有教学、科研国有资产32275台件,资产总值43068.3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654台件,总值24157.53万元,占学校教学、科研资产总额的56.1%。2012年至2015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国有资产10999台件,资产总值19659.11万元,占学校教学科研资产总额的45.64%。以上事实反映了该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有法可依,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水平需要提高,服务需要到位,制度需要完善,细节需要斟酌,意识需要提升,思想需要进步。 二、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自我摸索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该制度的核心内容即在主管校长负责下,设备管理处作为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资金和设备的使用,考核和检查设备使用情况。这套管理方法已经为各大高校普遍采取并使用,并且指导各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现阶段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仍然面临众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不能有效地适应先进的管理机制,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发挥先进管理机制的应有水平。高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相对忽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及背后的工作者。诚然,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的好坏,片面追求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忽视背后力量的建设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教学、科研工作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的,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厚此薄彼的作法切不可取,但这也确实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之一,变相造成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者培训机会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繁重、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从而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仪器设备共享率低 伴随着高校不断加大的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高校的仪器设备数量迅速增加。然而,仪器设备的共享率不高直接导致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率高、设备闲置率高,甚至有些设备在一个项目结题后就闲置不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些有科研经费的老师由于项目较多、经费充裕,往往忽视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遇到设备老化或者出现故障时,常选择弃用而重新购置新的设备;二是由于各个学院、各个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和必要的设备共享条件。尤其是某些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往往耗费了巨大的经费,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一种间接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损耗。最近几年仪器设备共享的相关工作已经得到各大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从管理机制的制定到实施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网络共享平台使用率不高、宣传度不够、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等,缺少有效的论证机制来确保设备购置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如仪器设备粘贴标签,这种纸质标签容易脱落,时间长了字迹不清,资产清查时如果想要找出一台账物上存在但又实际使用率不高的设备,往往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很多时间。 (四)仪器设备管理思想意识薄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仪器设备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科研事业的有力支撑,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部分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思想意识还是相对薄弱,表现在学校重视不足、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资产账务管理存在混乱、老旧设备报废不及时等方面。 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一)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组织调配能力。高校要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就要重视对仪器设备管理者的技能培训,定期接受下属单位提出的培训申请,由学校或者二级单位组织专家对管理者进行专业性培训。江苏省省属高校都在使用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该资产系统是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软件,但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这款软件包括类似于这款软件的其他管理系统,是学校仪器设备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除了讲座培训、书籍普及,还可以加入网络交流,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知范围,加深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知。 一些高校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应尽早尽快地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职工的工作活力,对优秀的管理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对落后的管理者提出要求并加强监督。绩效考评制度可以明确将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及共享情况、仪器设备利用率纳入实验室管理绩效考评项目。同时,学校可以把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实验室绩效考评实行学院自评、学校考评的二级制度。每年学校应组织对上一学年实验室绩效进行考评,考核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开机使用的有效机时数、仪器设备现有功能和技术开发的项目数、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率和运行环境良好程度、仪器设备管理者出勤情况、仪器设备管理员日常工作量统计等。绩效考评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共享率,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为仪器设备所在部门配备数量合适的管理人员,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管理好部门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及管理科学化、精确化、制度化。 (二)建立有效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针对某些高校存在的仪器设备的过度和重复购买现象,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学校可以成立专家组,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进行科学论证并给出论证报告,论证结果应该反映该仪器设备的数量、使用情况、共享率等,学院再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购置计划。另外,建立一个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配置专门的管理员管理共享平台。定期组织学校之间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完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每台仪器设备的价值,可以节省科研经费,缩小教学、科研场所面积,减少浪费,从而真正实现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作为南京邮电大学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者,笔者认为类似于南京邮电大学这样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高校,学科交叉和融合度高,科研项目组、院系之间设备共享需求较大,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仪器设备共享工作。 (三)注重细节化的信息化仪器设备管理 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阶段,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也要与时俱进,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完成传统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渡,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减少人员配置和其他资源的消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物联网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这一技术可以被引进学院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射频自动识别、仪器设备定向跟踪和监控、仪器设备数量清查、仪器设备使用等等。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或者是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普通价值仪器设备、低值仪器设备、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账物管理,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避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账物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四)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意识水平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对院系仪器设备管理员和学校机关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指导,并通过他们去宣传和教育更多的人,让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意识,自觉成为仪器设备管理人,促进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态度决定一切。很难想象,一个不能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学校如何能取得教学和科研的持续进步,仪器设备管理看似不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但其实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是高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仪器设备管理既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长期、整体、系统的工程。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高校应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24(1):5- 7. [2] 冯小燕,孔丽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4, 25(2):93- 96. [3] 邹鸿雁,郑春雨,温岩.对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29- 30. [4] 唐满生.高校实验设备管理探究[J].矿业工程研究,2008,30(1):163- 165. [5] 蔡绍,江鸣. 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28- 1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