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范文 胡盛祥
摘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开始呈现出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大学科技园逐渐发展起来,促使高校进入到产学研结合发展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科技工作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在初步分析新时期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科技园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有效改善现状,促进高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高等教育 大学科技园 建设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是国家全面推进“万众创新”工作的源头,也是社会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为国家建设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建设良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在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的基础上,以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兴办大学科技园,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后,经过30多年的不间断努力和实践,我国大学科技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各地区大学科技园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并且极大促进了大学教科研工作的优化开展,对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愈加广泛,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了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但是对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中仍然存在几千所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校,在办学规模、教育类型以及承教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能够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科技园建设效果不够理想,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地区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主体科研功能也无法得到全面实现。而实质上,大学科技园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化和孵化科学研究成果,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此必须保持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大学科技园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高校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大学科技园建设主体一般为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社会相关行业组织等,建设主体相对复杂。具体来说,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一般由政府部门主导、大学主办,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免带有浓郁的行政管理特征。同时,大学科技园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因此其运行机制也受到政府支持的影响以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为主,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极易忽视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可见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科技园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大学科技园建设主体认识存在问题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本应该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契合,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技术创新、实现高新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思想,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但是部分高校大學科技园建设没有真正认识到科技园建设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方面的作用,因此建设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并未对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科技园以及怎样建设进行分析,导致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学校所在地实际情况不符,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资金运用方面存在问题
在大学科技园中所引入的企业一般是具有高投资、高风险以及高回报率的企业,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资金则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学校为成功孵化高新技术成果所设置的专门资金,也包含部分社会和民间资本。但是政府部门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资金支持一般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用于支持孵化高新技术的投资相对较少,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见资金问题已经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四)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高校所建设的大学科技园,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孵化高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园内基本服务体系建设仍然缺乏完善性,特别是向入园孵化技术企业所提供的法律咨询、物业管理等服务存在缺陷,整体服务效果相对较差,打消了准备孵化企业的积极性,对大学科技园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五)文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园是政府部门、学校以及社会企业组织共同努力所建设成的科技园区,具有较高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但是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对文化管理工作相对忽视,精神支持和引导力量不足,对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能力相对较差,也严重限制了大学科技园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措施
(一)借助“五元驱动”,实现大学科技园高新科技“孵化器”功能
三元参与和五元驱动理论能够为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是构筑创新创业基地的核心思想,其主要思想是希望能够在创新创业基地中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大学共同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构成了“三元参与”的参与模式,并且在“官产学金孵”的促进和推动下,大学科技园建设能够逐步实现多元优势互补、相关建设资源在共享中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利于实现系统创新,促使我国大学科技园获得更为稳定的发展。在大学科技园的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官产学金”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恪尽职守”,进而促进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功能的实现。在“官产学金”这一思想中,官主要指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工作载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政府部门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并营造相对宽松的建设环境,对其他驱动元素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政府部门的支持作用,促进大学科技园的良好发展。产则具体指企业在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对生产需求以及所孵化的技术价值能够形成敏锐和准确的判断,因此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市场技术创新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学具体指在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高校主要负责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科技研究成果,是园区内企业稳定发展并逐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动力源泉,如北京中关村的发展最初就受到北大、清华以及中科院师生创办企业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金具体指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中,金融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只有将科学技术生产力以及金融资本推动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动力支持。
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能够为园区内的科技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和研究氛围支持等方面的保障。相关调查研究明确显示,科技孵化器在创新创业之初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经过孵化器进行孵化的创业企业在五年内仍然存活的不超过20%,而经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后,企业的存活率明显提升,高达80%。可见,在新时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孵化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科技园区别于其他多种类型科技园的重要标志,其创业孵化理念在企业中的渗透,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科技园资源配置能力,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培育企业和企业家,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持。在国际社会上,微软、谷歌和苹果等企业,都是最初由大学生创办的,可见大学科技园的良好运行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坚持开放办园的工作理念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促进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是科技园建设最为重要的目标和功能之一。当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一般都以一所或者几所科技研究型大学作为依托,这些大学能够为科技园中的企业提供创新技术和人才支持,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可以说,高校、大学科技园以及科技园中的企业存在水乳交融的互动关系,三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了大学科技园各项功能的发挥以及我国技术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但应该认识到,在我国各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中,大部分科技园的建设都是政府刻意追求的结果,由于高校尚未形成能够支撑大学科技园稳定运行的能力,因此即使完成了科技园的创设也极易造成科技园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以及大学科技园各项功能的发挥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坚持开放办园是大学科技园扭转当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开放办园的思想,才能够在引入高新技术研究工作、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大学科技园的良好发展,为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积极营造园区建设文化软环境
著名社会学研究专家诺斯指出,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制度的正式规则也只能够对人们的行为选择主体做出适当的规定,而人们的行为选择空间更多的是受到非正式规则如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影响。可见对于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来说,文化软环境的构建对园区建设发展产生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高校要想切实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就必须积极营造园区文化建设软环境。在大学科技园中,大学和企业是两个极其重要但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在价值评价标准、管理体制、行为风险性以及运行方式、节奏和管理目标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同。其中,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其作为社会经济主体坚持利益最大化的运行原则,能够对市场反应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措施,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坚持市场至上、客户至上的思想,能够在企业建设过程中营造出紧张激烈的竞争性文化氛围。而大学则更为关注学术水平的提高,希望能够加强科技研究工作,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而大学对市场的了解程度不足,也无法及时有效地结合市场变化对相关工作作出适当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技研究成果无法被企业所使用。因此在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学校科技工作探索二者的结合运行方式,并借助文化软环境的构建为高校科技研究工作作出正确的指引,保证所研究的技术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实现大学科技园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借助制度设计实现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工作的有机结合
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大学科技园与企业之间都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大学科技园建设较为成功的芬兰,政府部门就明确指出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必须在企业的参与下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支持,企业项目工作必须寻找大学或者相关科研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才能够得到一定的资助。此外,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能够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并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爭取在新时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而随着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联合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并日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希望借助“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运行和组织实施机制创新,为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为大学的良好发展以及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唯有如此,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才能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需求的契合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促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错位竞争、创新驱动
大学科技园建设要想实现长久稳定运行,不仅仅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促进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应该注意园区建设的特色化,保证大学科技园建设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能够凸显出独特的价值,在管理、运行、人才使用、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色,实现园区内企业的错位竞争,为大学科技园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科技园的高新技术影响力和凝聚力,还应该结合科技园实际建设情况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并以此为重点,在有效激励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凸显园区的特色化,促进大学科技园的良好发展。例如大学对科研成果转入科技园的数量以及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转化率进行评价;对专利申请数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提成收入等进行评价;对每年科技园经过系统研究孵化出的新企业数量和失败数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样,借助错位竞争和创新驱动,我国高校大学科技园建设就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在新时期为企业科技创新以及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现贡献相应的力量。
综上所述,大学科技园建设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推动我国高新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大学科技园工作的重视,积极调整建设工作方向和措施,保证建设科学性,力求充分发挥出大学科技园在推动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亮.基于政府管理视角下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47- 50.
[2] 伍晓强,阮航.我国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功能分析[J].价值工程,2013(21):4- 5.
[3] 党咨文,李智.新时期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J].继续教育研究,2014(9):95- 97.
[4] 孟祥林,曲伟.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4(4):155- 1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