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军队政工干部要带头引领改革强军保障科技兴军 |
范文 | 赵晋 摘要:新形势下,军队政工干部要贯彻落实习主席的强军目标思想,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面,树好榜样,做好表率。政工干部应是改革强军的积极引领者,科技兴军的有力保障者。 关键词:新形势 军队政工干部 改革强军 科技兴军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识码:A 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军队政工干部要有军队政工干部的样子。九十年苦难辉煌历程中,军队政工干部冲锋在政治建军、思想树人的第一线,开展政治工作,影响官兵、教育官兵、改造官兵,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今天,在改革强军、科技兴军的背景下军队政工干部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有必要认真思索,描绘形象蓝图,争做合格政工干部,不忘初心,谱写军队政治工作新篇章。 1.军队政工干部是改革强军的积极引领者 随着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确立,在习主席发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号召下,军队政工干部的全部工作都要向强军目标看齐追随、聚焦使劲,都应该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习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考卷”[1],自觉理解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这是新形势下军队政工干部应有的样子,应有的素质,应有的担当。 1.1军队政工干部要成为改革强军的“鼓手”,进而成为“操刀手” 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12月两次召开的军队改革会议上,习主席深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军队政工干部要为军队改革鼓与呼,积极宣传习主席关于军队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热情赞扬改革强军的时代价值和深远影响。军队政工干部要为改革出谋划策,投身改革,参与改革,带头实践,走在前面,成为军队改革的“操刀手”。要通过模范表率在改革大考中把政治工作威信牢固树立起来。这轮改革,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对我军组织形态进行体系性重塑,是整體性、革命性变革。改革强军绝不仅仅是军事变革,更是政治变革。对政工干部的政治思维、政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制机制改了,战斗力标准树起来了吗?保打赢的思维更新了吗?服务中心的步伐跟上了吗?编制结构变了,“和平积习”根除了吗?作风建设上的积弊革掉了吗?体系建制换了,干部能力素质提高了吗?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上升了吗?换臂章就是换脑子,转身子就是转观念,军队政工干部要积极适应新体制、履行新使命,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1.2军队政工干部要成为知晓军事变革的“能手”,进而成为“多面手” 从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战略全局性、深度联合性、灵活高效性[2]的突出特点要求军队政工干部不仅要旗帜鲜明敢于担当,思维敏捷主动作为,而且要会打信息化之仗,会做战时政治工作。 一是无论改革怎么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战争内含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政工干部必须进入战位,政治工作必须贯穿始终。 二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情况,政工干部首先需要具备极强的全局意识,搞好情况判断和分析,抓好应急处置;其次还需培养自身军事科技素质,掌握武器装备情况,运用高科技手段参与决策与指挥;同时要具备灵活协同的能力,充分调动军事、后勤、装备干部的能动性,在战场闭合环境中共同做好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军队政工干部要保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保持战备状态,科学谋划和布局政治工作平时向战时的转化。 1.3军队政工干部要成为掌握网络信息的“先手”,进而成为“引领手” 从外部时代进步变迁来看,网络信息发展一日千里,形势逼人。当下互联网技术已渗入军队,广泛影响官兵生活。政工干部要成为掌握网络信息的“先手”,才能成为网络政工的“引领手”。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开放性、多元性、广泛性的突出特点要求军队政工干部博闻强识与时创新,线上线下通盘考虑。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政工干部过不了信息关就过不了能力关。未来部队官兵的主体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政工干部必须把握官兵特点,理清官兵需求,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学会网上做工作的方法,更好地实现理论武装,更有效地应对开放网络条件下不良信息对广大官兵理想信念的冲击。政工干部还要改变过去“多、乱、杂、大、空、虚”的工作作风,在争夺信息武器优势的同时加强对政治工作“三化”路径的探索,在执行作战任务中熟练运用“三战”战法,把个体精神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加快形成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使军事作战与政治作战同频共振,使政治工作成为生成打赢信息化战争战斗力的“加速器”“倍增器”。 2.军队政工干部应该是科技兴军的有力保障者 习主席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讲话时,提出“科技兴军”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3]。这一讲话向全党全国全军发出动员令,科技兴军将在国家层面予以推进,是强军梦支撑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落脚点。新形势下,聚焦军队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是适应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最新命题,也是反映军队属性的实现强军目标的最强命题。军队政治工作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军队政工干部要具有科技的头脑。 2.1军队政工干部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做好思想教育,清除过去平均主义盛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培育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激发你追我赶的动力,同时解决好科技人员之所思、之所急、之所愿、之所盼,用坚强的服务保障解除影响军队科技工作者安心服役的后顾之忧。还要通过制度机制改革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破除阻碍科技人才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建立健全奖优汰劣、奖勤罚懒的考核体系,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冒尖。军队政治工作是党领导和掌握部队的工作,其根本指向是服务保证强军的工作。政工干部的工作应当围绕“三实”展开,具体来说就是掌握科技人员思想症结的“实”质,走进心灵听“民声”,把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联系部队科技建设“实”际,走尽基层访“民意”,整合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关爱及其政策和法规落在“实”处,走近利益保“民生”,用实际举措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强军实践。军队政工干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军队改革工作,理顺关系、调整结构,释放科技生产力。 2.2军队政工干部要通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军队科技发展创造优良条件,搭建更高更好更广的平台 一是要发扬我党我军“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已经被历史雄辩地证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二是要把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党委机关的决策意图、改革精神贯彻落实好、组织协调好。在思想引领、宣传鼓动、政策完善、法规修订、体制改革、机制调整等方面做好规划论证、沟通协调、服务保障,推动军民在人才、科技、装备等方面更深入持久地融合发展。 三是要突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约束,实现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互动。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主体是军、民两支大力量。习主席强调“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政工干部要在黨、政、军、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中当好联系桥梁、转化中介,积极引导,畅通渠道,使高水平科技更顺畅、更好地迈出“民转军”这一步,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将科技转化为战斗力。 2.3军队政工干部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战斗力的理念,努力创造浓厚的科技兴军的氛围 科技兴军绝不仅仅是军队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军队政工干部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更是广大基层官兵应当积极践行的神圣使命。习主席强调“要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政工干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军范围内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要及时发现、树立科技兴军优秀单位、典型个人,全面总结其先进经验,深刻分析其实质意义,做好跟进宣传报道和后续表彰奖励工作,建立健全政策导向,确立科技指数,将其纳入干部考核、任用、晋升评价体系中。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科技兴军经验的推广和交流,赋予“有本领”更多科技内涵,大力宣传“强军有我”“科技兴军有我”的主人翁意识,把提高部队战斗力切实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前正是“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的关键时期,政工干部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将强军兴军的种子根植于深厚的科技沃土上。 参考文献: [1]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N].解放军报,2014- 11- 24(1). [2] 石志超.一体化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基本特点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6):29. [3][4][5]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N].解放军报,2017- 3- 1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