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班级管理 |
范文 | 赵秀丽 摘要: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体现,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了解高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矛盾点,有效的地平衡矛盾点,不仅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而且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教师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和良性互动性行为的意识相互理解,加强班级管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育对象的培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日常班级管理管理工作中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同时对班级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师生关系 冲突 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研究表明,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的教育与心理健康相对独立,教育理论、学习方法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性和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尊重教师,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是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的体现。一般来说,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促进师生关系,不仅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科学教育方法,而且可以增加老师教育学生的效果。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师生关系,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师生紧张关系的预防,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是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障。 2.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1.1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感情趋于淡漠 师生关系不仅是人才培养和素质培养的基石,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近几年,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紧张。学生认为学校教的东西没有用。父母和老师的不理解把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出现了学生自杀、学生杀害老师和老师体罚学生的社会丑闻。 1.2大学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现象 师生关系是一种最纯净、最简单的关系,但是建立过程又往往很复杂。师生关系同时还是充满学校关爱的关系,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师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功利、庸俗的现象。在中国的大学学费制度实施后,学生上学付钱,教师教书拿钱,教育似乎等同于企业服务,彼此之间的情感因素削弱了。在学校中往往有个别教师会受社會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师生关系变成一种交易关系。学生从老师那获得一些评优资格和就业便利,老师从学生那获得钱财和物质报酬。这种师生关系是复杂肮脏的。学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受学生的监督,同时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监督。 1.3大学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关系不平等 在传统教育思想上,教师往往是无私地为学生奉献,师生关系严重不平等。老师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应当获得学生的尊重。现今,老师和学生都认为不需要互相背负太重的责任,这种现象导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淡漠。同时因为教师的尊严,学生对于优秀的教师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教师为主导,来平衡这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 2.班级管理现状 2.1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所有学校的班级管理教育,都有计划、政策、文件,学校由班级管理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但在实际实施方案中,学校没有很好地落实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教育也没有在学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了解,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没有专项资金。另外,学校对班级管理也没有充分地重视。 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差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思政政治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可以为在校学生和老师提供正确的价值观。然而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用,甚至有一些在校教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课老师不爱上、学生不爱听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校学生接受的是复杂的思想和文化,这也使得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矛盾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竞争压力增加,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运用班级管理教育使用和学生的教育理论,及时指导相关人员,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2.3班级管理关系复杂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潜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健康成长,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现实情况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管理关系问题经常矛盾诸多。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3.1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吸取经验 班级管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相互学习,师生之间要相互发挥优势,老师发挥教育优势,学生发挥主动监督的优势。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保障在校学生心里健康发展,避免学生患心理疾病。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教学与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与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我们可以收集联系学生,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案例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增强说服力和强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如班级管理教育、职业测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适应他们的专业和社会需求。此外,一些其他形式比如考试和竞赛,还可以应用于班级管理教育,如法律知识考试、国家考试和党的知识竞赛。情境表演、角色扮演和体验活动的方法强调学生的活动和参与,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更适合。 3.2要完善高校评价机制 现今的学校教育,老师背负着教学的任务、科研的任务和管理学生的任务,但是往往教学的任务和科研的任务是老师年底评优的最重要指标。这些任务和老师的年底奖金、评优和津贴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利用科学的评优机制对教师进行考核。让学生进行打分,是对老师进行监督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打分过程应该使用匿名的手段,以免个别老师打击报复学生,这样学生也会对老师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3.3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积极借鉴班级管理教育的方法 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老师的教授过程,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过程。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心理健康应该是班级管理过程的最低标准。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对学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有些班级管理过程中得过且过的行为会让学生心里逐渐产生社会就是这样得过且过,没人去关心真正的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建立优良的心理健康标准。 3.4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建立高校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至少是两个人沟通和思考的能力。建立平等对话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不应该包含强制和妥协。为了达成同一个和谐关系为努力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理解为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了不良的关系,就失去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互动,不是一方强、一方弱。对话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会让师生关系步入正轨。鉴于此,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提倡正常的对话,当对话存在差异的时候应该求同存异。消除老师的强制对话、学生的反对情绪,不要以权力来当作对话的媒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论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并通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放弃“先知先觉”,真诚的态度、真理、意见和想法应该发自内心。 4.结束语 提高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高校师生必须认识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善高校师生的现状。高校领导应看到教师和学生的眼睛、他们的主观情感教育以及教师的全面发展,只有构建好班级管理工作中日常的管理工作任务,才能发挥师生相互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产学研一体的战略。老师的教育育人影响学生,学生的活泼生机带给老师新的激情。师生和谐不仅是一个班级的幸福标准,而且是一个社会道德和谐的体现,让学生与老师互相交流、老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积累重要的智慧与经验。让学生在毕业后创造更美好的辉煌人生。总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大学英语学习的教学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与学生形成更健康、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连波,杜林慧.浅谈高校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华章,2011(7):86- 87. [2] 王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教育的实效性[J].教育新论,2009(5):10- 11. [3] 邹金霞.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83- 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