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看构筑和谐社会 |
范文 | 摘要:构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党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作为社会保险的管理部门部门及其从业人员,应该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 关键字:和谐社会 社会保险 标准化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我们从事构筑和谐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就是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和理论阐述,他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改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保险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社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在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均衡地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开展社会保险工作中确保其标准化的执行。只有标准化的社会保险工作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才能从实际工作成果中体现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意义。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必须树立公正的办事理念。以社会保险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服务制度、标准化业务流程和标准化工作环境”的工作建设,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素质高、思想硬、作风良、业务精的社会保险工作管理隊伍,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工作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进行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制度的建立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一套合理、科学制度的建立能够确保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其主要应包括议事制度、工作守则、干部行为规范、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廉政规定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使单位日常管理工作运转有序,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由原来的用“人管人”变成用“制度管人”,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进行服务制度的标准化建设。由于社会保险的每一项工作都密切关系着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从看病住院报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费来源到发生工伤事故的弱势职工群体,无一不是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宗旨,建立起与参保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和谐、互相尊重的服务关系,以公开、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服务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加强对社会保险服务工作的社会监督,增强工作人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率。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进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建设能使社会保险工作更加直观,且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与可控性,并能确保业务办理工作更合理、更顺畅、更快捷的进行,确保每一环节工作达到标准化。由于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每个险种、每项业务都涉及许多工作环节,因此,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设计,合理分析,制定最合理、最优化、最实用的工作流程并对外公开,保证各个环节上下衔接、环环相扣,保证服务最优效果和最高效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工作顺序和工作标准,使社会保险工作逐步向科学经办转变。 标准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动态的建设过程,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不足,按照标准化建设的标准,通过座谈了解、征求意见、聘请监督员评议、工作人员互评等形式,掌握经办人员工作情况和服务情况,对优质服务科室和人员进行表彰,对不认真落实规章制度或服务不到位的科室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评比结果作为年底岗位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不断查漏补缺,发现漏洞,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社会保险服务水平,真正体现社会保险的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赵建东(1975. 01-),男,汉族,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工程师,经济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