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物流运筹学教改问题初探
范文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运筹学课程,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运筹学与物流专业结合认知不到位、教材和教学内容整合的现实等问题。本文从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角度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物流运筹学的教学改革实践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运筹学 物流 高职 教学改革
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物流产业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物流产业要维持一个长足稳定发展的趋势要求大量复合型的物流专业人才作为人才资源保障。作为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承担起了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的重任。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了物流运筹学课程,物流运筹学主要侧重于将运筹学理论知识用于优化解决物流实际问题。
运筹学主要研究目标与资源约束关系及其决策问题,如今在工、农、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物流学是二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要素间的关系。物流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受到普遍重视,并被誉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物流学与运筹学的源起时间比较接近,两者之间是互相渗透、交叉发展,查阅运筹学方面的著作可发现运筹学应用的典型案例以物流作业及其管理方面的内容居多。
一、物流运筹学教学实践中常见问题分析
1、对运筹学与物流专业的融合认知不到位
物流运筹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一些原理的描述和抽象的推导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并融会贯通用以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成为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
从更深层次的根源来看,更关键的问题是任课教师对于物流运筹学课程教学的认知不够全面、到位。物流是通过优化物流作业流程,降低、节约物流成本来创造价值,要求任课教师对于物流作业、流程、物流成本等方面要有系统的认知,同时能够将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融汇到这一认知中,从物流系统角度使用物流专业言语将物流管理目标和约束、资源等等提炼表述出来,引导学生真正的将运筹学的方法、模型结合到物流管理、决策的应用实际中。目前高职院校从事物流运筹学教学的教师由于对于课程教学过程的认知不够全面到位,主观上认为只要将运筹学安排到课程体系中,学生学习了课程就可以起到既定的教学效果,这实际上是忽略了前述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的这一现实基础,绝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将两者很好结合的理解领悟能力,这一项工作要求由任课教师来担当。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就已经将运筹学课程置身于物流学之外了,那么运用运筹学来优化物流的应用价值就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2、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整合方面的现实问题
通观物流运筹学课程高职系列教材,适用的却很少。常见的一些较经典的教材,多是以《管理运筹学》的形式出版,并且多是面对本科生或研究生层次,显然不适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使用作教材。当然,也有少许版本的高职物流运筹学教材相对较好,但是在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介绍学习运筹学方面还需改进。此外,不同版本的高职物流运筹学教材对于内容的组织也是遵从不同的口径,引致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存在较大差异。
3、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欠缺
高职院校物流运筹学的教学都把“讲清概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物流运筹学模型、求解,并依据结果进行经济评价、决策的能力。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与预期目标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存在偏差,这里除了教材选择、内容整合的原因外,主要还是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欠缺。
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能够让接受教学的学生学会既定的知识和培养相关联的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包括课程内容的专业应用、讲解的深度、节奏、课堂设计等等方面都要考虑照顾到这一实际情况,不求全责备,耐心细致。合理的教学手段是要能够促使学生放弃不劳而获的思想、破罐破摔的思想、促使并激发学生学习并掌握要求的既定知识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要有“有防有促”的安排。
二、物流运筹学教学改革策略
1、从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角度选择、整合教学内容,学以致用
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有六方面技能要求: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从这六方面技能标准出发,选择、整合以下教学内容:物流需求预测、运输问题、指派问题、货物配载、物流中心选址规划、库存管理、物流决策。归结为运筹学中的几大内容:
(1)规划论 用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运输问题、人员指派问题、配载问题等;
(2)图与网络分析 利用已有交通网,根据不同的决策目标制定调运方案, 如最短运输路线、 最低运费路线、最大运输量或是最低运费的运输方案、合理选址问题,时间、资源优化,时间-费用优化等等;
(3)存储论 用于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的库存控制、物流系统中仓储设施容量的确定、停车场规模的确定等,提高管理效率,节省存储费用;
(4)对策论 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市场经济可以帮助物流业寻找最佳的竞争策略,以便战胜对手或者减少损失。
(5)预测论 用于对物流需求预测。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兴趣激发,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合理对接”
“兴趣激发”主要是指要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特别是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上。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始接触这门课之前相当多的学生从上一届的学生处已大致了解这门课相对其它课程的难度,心理上必然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不利于良好开局的营造,很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没开始学习已经在心里打退堂鼓了。因此要以一种能够帮助绝大多数树立自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里笔者采取的是这样一种方式: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阴影(“防”,防止放弃心理产生)树立信心的同时激发兴趣(“促”,促进主动学习)。首先说明虽然课程要以一定的数学为基础,但是物流运筹学学习的更多是一些新的方法,可以从头开始学习,关键是掌握方法。其次,在做课程介绍时,首先介绍其具体应用价值。如,以某一年分的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及其构成情况为例,指出其中最大的两个部分主要来自运输、存储,而这两部分成本的优化工具对应于所使用教材的具体章节,让学生看到课程学习的价值所在。再如,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齐王赛马”的故事导入对策论的内容介绍激发兴趣,但注意关键是要指出策略(行动方案)的重要性(故事表明在相同的硬性件条件约束下,可以通过不同的行动方案寻求完全不同的结果),转而往学生学习课程的情况、学习态度方面引申: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现实情况基本既定,决定结果的关键主要看大家的学习安排(行动方案)和实施情况,不同的学习安排(行动方案)和实施导致不同的结果,正如齐王赛马故事表明的一样。笔者应用的事实表明这样的安排可以较有效的达到激发兴趣、树立信心的目的。
“案例引导”是指对于每一次开始的某一新的模块内容,不依照既往的先介绍定义、模型和方法,再讲具体应用的课堂教学路径,而是通过选取与行业实际紧密相关的物流管理典型案例为载体,明确该模块知识、方法的应用情境,通过对典型情境下的载体案例的经济、管理分析,直观的掌握该模块的具体内涵、目标、约束等等。整个教学过程从载体案例出发辅以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完成认识、提出、分析问题这一学习步骤。如运输问题的学习,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载体案例展开的:某第三方物流公司有四个分布仓储点,分别是 A1、A2、A3、A4,分别向5个客户超市(记为B1、B2、B3、B4、B5)运送某种货物,各仓储点的储量、各超市的需求量以及从各仓储点到各客户超市的单位重量货物的运价均已知,求运输方案。这样的载体案例与专业课程知识有对接,学生熟悉因而主观上的压力和恐惧心理相对较小。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知道线性规划(刚开始对于学生会很抽象)这种方法工具可以用来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也知道了关于运输问题定义“从m个产地往n个销地进行产品调运……”的实际内涵。
“任务驱动”实际上是“案例引导”的后续环节。通过“案例引导”清楚了问题所在以及目标,接下来该案例问题的解决自然就成为一项待完成的任务。接下来的建模(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求解,检验等就顺理成章的在这一待完成的任务驱动下展开。
“合理对接”实际上是对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从以上的三步可以看出将运筹学知识与物流专业对接的重要性,包括从案例的选取、表述、溯源等,均需要任课教师对专业有系统了解、从物流系统角度引入运筹学工具做好对接工作,如前所述这有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2)掌控课堂教学节奏,“先爬后走再跑”
掌控课堂教学节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接受力和领悟力以及其自身的数学基础的现实情况提出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一般都是文理兼招,对同样的一个问题,理科学生讲一遍就完全可以理解接受,而文科学生需讲两遍及至三遍也不见得能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因材施教,对于领悟快的同学,可以通过教材的预读先往前走,对于领悟慢的同学就需要任课教师掌控好课堂节奏,课堂节奏的掌控以班级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所占比重最大)领悟的情况为基准。
但是不管对于领悟快或是慢的学生,均要遵循“先爬后走再跑”的学习历程,“先爬”是指先吃透对象知识,“后走”是指在吃透对象知识的基础上模仿案例或解题实例进行应用,“再跑”是指学会应用后的熟练提高。只要任课教师掌控好课堂节奏,不管对于领悟快或是慢的学生而言所谓的快和慢均只是课堂上进度的情况,只要学生有信心和毅力利用课后时间补足进度,最后的结果都会是一样的——均能掌握。
(3)“教”与“学”同行,“学、思、做”一体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结合,这一结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目标很明确的,所以除了以上第二点提到的课堂教学节奏外,要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引导学生的“思”。俗话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进行思考才有可能将“学”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需要辅以一定的“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思”、“学”尚未到位的问题,通过再一轮“教”与“学、思、做”的循环掌握到位。
(4)注重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合理应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传统板书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在物流运筹学的应用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使用媒体教学手段授课,提供的信息量较大,同时课堂讲授的进度相对较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需要权衡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板书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物流运筹学课程的求解方法比较繁琐,而使用计算机运用运筹学软件求解模型,可以克服手工求解的局限性,减少计算量,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 , 提高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安排学生根据待决问题建立建模,然后再到计算机上求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接触了解物流运筹学计算求解软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降低运算劳动强度,并及时检验自己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
以上仅对高职院校物流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际中,还存在其它问题,如教师教学水平、学生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问题等,需要各位同仁共同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促进物流运筹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举平,董绍华,孟祥华.对物流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物流技术, 2009年第28卷第11期.
[2] 刘永新.物流运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年3月第2期.
[3] 管莉军.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运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4期.
[4] 陈星.高职高专物流运筹学之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5] 沈家骅.现代物流运筹学(第2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翁丹宁(1975-),男,广东普宁人,硕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