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思考 |
范文 | 李延科 摘要: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面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状, 本文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重塑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对此各种新闻媒体也屡有披露。从相关的事实来看,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了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确实令人堪犹。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乏或者丧失,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会计职业人员失去道德观念;二是会计职业行为失去道德规范。会计职业人员在进行某个职业行为选择时,若丧失了根据,出现了方向的迷失,评价的紊乱,则一般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2.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2.1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进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导致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2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 会计制度只是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难以形成防范会计造假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明确,内控制度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有章不循,循章不严,重查轻处,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得监督制约弱化。 2.3.工作地位“服从命令”作用 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带来其职业道德行为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下进行,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单位任命才能上岗。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处在两难境地。在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领导的意图与财经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情况,有时,会计人员虽提出合理建议,但单位领导仍坚持其做法,最终导致会计行为失范。 3.重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 3.1为人民理财原则 为人民理财原则把社会主义道德的共性和社会主义会计道德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会计道德的一条根本原则。为人民理财原则要求一是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二是会计人员做人民群众的“好管家”;三是必须处理好人民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四是必须妥善处理全体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2诚信为本原则 就广大的会计人员来说,诚信就是要求诚恳待人,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义务。诚信的涵义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些荣誉;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会计人员贯彻诚信为本原则就要按照公正、平等的意识,具备与封建特权意识有根本区别的公正、平等意识,形成独立自主人格主体和形成笃信虔敬的态度,以次来培养自己的会计执业能力. 3.3廉洁奉公原则 廉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清正是会计人员正确执行国家财政经济会计法规、政策和制度,履行会计职责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会计道德的重要标志。廉洁奉公原则,要求广大会计人员洁身自爱,切忌以权谋私,自我约束,严禁舞弊贿赂;廉洁奉公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做到廉洁清正,更重要的是要求会计人员自觉做到秉公执法 3.4公益性原则 公益性原则体现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共性。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调节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会计职业关系的作用。然而,各种会计职业关系中,最为敏感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其核心为利益关系。那么在处理这些经济利益关系时,如何以会计目标出发,体现维护所有者、债权人利益,体现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共性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个性有机的结 合,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取信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4.重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 4.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一是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二是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建议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措施。 4.2加快会计制度建设步伐,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制度属于会计理论范畴。会计理论是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实践所依据的基础观念。一方面, 会计理论的任务是指导和推动会计实务, 使会计实务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另一方面, 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 均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当前, 我国急需研究建立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问题,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等基础性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 会计实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应借鉴国际会计惯例, 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尽快制定和颁布分步报告、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外币折算等具体会计准则。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 应重视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的建设。 4.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强化行业监管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不仅需要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努力,更要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我国应尽快建立会计人员的职业团体——会计人员联合会,由全国会计人员联合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履行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同时也向社会展示良好的职业形象。 4.4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关键。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职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技巧与知识,还应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不仅要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更要重视在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汤谷良.借鉴美国经验建立中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J].会计研究,1996,(03). [2]王永重,彭宏業.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9). [3]赵瑞林.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7,(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