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在财会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范文 | 包雪莲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文章从财会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面加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关键字:财会、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讲授抽象的会计理论,学生被动接受。不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育。这种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违背学生是教学主体原则。更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我在近几年的财会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如何在财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 利用财会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关系到国家资金、财产物资能否正确使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财会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引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违纪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判断、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做法。也可引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案例,从正面引导学生。如在讲现金管理时,我列举了某单位各科室自收自支,不通过财务部门入账的例子,让学生懂得单位不得设立“小金库”;在讲销售时,又列举了某单位将“现销收入”列入“应收账款”的例子,使学生懂得不能通过账户的错记而挪用公款。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在知识经济中,人才和创新素质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大与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可通过设问、独立思考、讨论等形式,进行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等,进而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设想、新方法。例如在讲到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时,根据以往的惯例顺序介绍九种结算方式,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各种结算方式很容易产生混淆,概念不清。因此,我采用了比较教学法,将不同的结算方式在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学生反映效果较好,把内容空洞、复杂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较好地理解与运用。再例如,在讲会计等式时提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能否写成“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原因是什么?或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能否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原因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既使学生明白了会计等式与数学等式的含义孑然不同,经常进行此类训练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此后,我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运用一些更加合理、效果更好的学习方法,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找寻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重视实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财会模拟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财会模拟实验,使学生将自己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质工作打下基础。财会模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做到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既能让学生获得规范化的技能动作,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会计教学中,我以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为主,将学生分成六、七人一组,将每组成员分为出纳、会计、审核等职务,辅导他们完成从建账到编制报表的整个实习过程,实验中还每隔一定时间变换职务,让学生熟悉各环节的业务,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能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此外还可以借助会计模拟学习的机会,教学生学会如何填制支票、汇票、办理银行转账等业务;让学生掌握如何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 利用财务观念,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句话经常听一些老板讲起,也有很多企业经营不佳,甚至处于亏损、破产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财不当。作为财会人员,不仅仅是要做好账,更要善于理财,成为厂长、经理的得力助手。为此,教师就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确立市场经济意识,在此基础上树立一定的财务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如在讲投资时,我先引进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告诉学生如果企业自身面临高风险,就必须要有高收益,否则就不能投资。同时为了实现风险吸纳效应,以提高收益,弱化风险,还要进行不同性质的投资组合。然后列举某企业对外投资可购买股票、债券、股票和债券的有关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分析、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理财的关键所在,成为一个真正的管家。 在财会教学过程中,结合财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参与分析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关注有关经济信息,培养经济观念,提高学习经济的兴趣。 五、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素质教育就是要把主导和主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这就要求教师民主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我在财会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争辩,让学生自己出题测验,让学生上台演示等。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既掌握了知识,又体验到老师上课的辛若,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六、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会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只有教会学生“会学”,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包括制订学习计划、预习、听课、做作业、复习、记忆、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的指导。如在预习方面,我告诉学生要先通读教材,对重点、难点内容分别作上不同的记号,然后专攻这些重点和难点。在记忆方面,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编成短语或顺口溜,以加强记忆。如对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可归纳为“溢减折加”、经济业务的九种类型等等。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探索,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體国民素质,迎接 “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中华复兴立功。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师大出版社 施良方等编 《中国职教技术教育》1999年11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