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运用心理训练手段提高教研质量探析 |
范文 | 秦育滨 摘 要:根据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练习兴趣,质量不高的现状,笔者通过教学管理、教研分析,采用了自然试验和经验总结进行比较探究,得出一些提高教管、教研质量的结论及启示,把教、管、学、想、练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心理管理指导和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训练教研管理 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动作讲解不够精炼,学生动作练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分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运用加速运动技术表象的形成,深化动作技术概念,缩短动作从泛化到自动化形成阶段的过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主要采用了心理训练手段,对两个班的37名平均年龄17岁学生,运用教学自然试验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比较探究,两组实验对照结果如下: 1.想象训练法的设计与教学效果 1.1 方法的设计 想象训练法设计中的理论依据和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的任务,是从认识到实践,由初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虽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性质不同,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1.1.1 理论依据 (1)认识与实践 在感知事物(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2)生理机制 想象训练的生理机制是,通过意念活动,引起神经系统的联系,以加深大脑皮层中的技术技能印象。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形成。 1.1.2 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与任务 为了进一步明确技能形成阶段的任务,根据上述实践与认识过程的规律及其生理机制,把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即:分化阶段、泛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更为细致地划分为五个小阶段。 第一,是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作的视觉概念表象的初步建立阶段。 第二,是动作的视觉形象表象与动作的视觉概念表象的结合,形成表象的初步建立阶段。 第三,动作表象与视觉表象的进一步结合,是视觉控制的初步建立阶段。 第四,视觉控制的形成。动觉控制的初步建立,并与视觉控制结合,逐渐向动觉控制转化。 第五,动觉控制形成后,又与视觉控制相结合,并不断的巩固,逐渐向动觉控制的自动化阶段转化。 以上第一、第二阶段为泛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初步建立表象;第三、第四阶段为分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视觉控制向动觉控制的转化;第五阶段,为自动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形成动觉控制,也是技能形成与任务完成阶段。 1.1.3 教学方法 (1)教学实施步骤:a.教学讲解示范b.学生实际练习c.辅以想象训练 (2)想象训练的形式与方法:a.想象感知训练:练习者自已在想象中观察别人动作的过程。以意引形,以求意与形和,充分发挥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b.种套语配合训练:教师用适当的语调念诱导语,学生复述(用内部语言并想象动作过程,目的是以词塑型,以求词(动作要领)与形和,主要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c.种自语训练:练习者自己向自己叙说动作过程注意的指向要清楚、明确、集中,形成了以意引动,求得意与动和,主要发挥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d.种自语深化训练:在自语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意念活动,随着意念活动,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上肢体随之做缓慢柔和的动作。形成了以意引动、动引形,形导致技能的形成。e.种念动训练:练习者自己在想象中做动作,边想、边说、(先说出声,后用内部语言)边练习,并配合缓慢柔和的动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意、动、形、词的统一。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意、动、形成了为三位一体。运动技能不断的巩固,主要是发挥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调作用。 想象训练五种形式中的a、b又称为意象训练,c、d又称为自语训练,e称为念动训练。由于身心是统一的彼此相互影响,使想象训练得到更好的实施,采用了心理放松与气功相结合的方法,为想象训练创造最佳的心理意境和最佳的生理状态。 具体方法:姿势(调身)要求:松静站立,心安神宁。呼吸(调吸)要求:自然呼吸、鼻吸口呼,柔和匀畅。意识(调心)主要采用:由头部、颈部、两臂、两手、胸、腹、背、腰,两大腿。小腿,两足自上而下分段放松,每到一个部位略停片刻配合呼气,默念“松”字,一至两遍(二分钟左右)。然后再进行想象训练,想象训练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实际练习前的动员(10秒钟左右)。为了使想象训练方法收到更好的效果,做到精讲多练,把杠上前滚翻动作编成套语: 靠腿握杠绷膝脚;后坐摇摆肩靠手;推手分肘快拉手;低头并腿再换手;前滚分腿臂压手;挺胸抬头压后手。 想象训练时应按照想象训练时机,课堂提问的时机,模仿练习的时机,技术讲解的时机,技术鉴别的时机,训练间歇的时机。 想象训练的程序:加强正确技术的想象,抓住技术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想象。进行正误对比的想象。加强对不巩固动作成分的想象,联系动作内部节凑进行想象。 以上是横向之间的关系,纵向关系是由理论依据和阶段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之间关系的组成。 第一,在感性阶段中主要的任务是,感知动作形成表象,教师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方法,学生按照身心要求和想象的时机与程序进行感知训练。初步建立视觉形象与视觉概念表象。 第二,在初级理性阶段中,主要任务是理解动作形成概念,教师主要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学生和老师进行套语(动作要领)配合训练。以词塑形。 以上两个阶段为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初建表象,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和意象训练的方法。 第三、第四阶段,为分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视觉控制向动觉控制的转化。主要采用自语训练和学生实际练习的手段。 第五阶段为自动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形成动觉控制并向自动化阶段转化,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念动训练和学生实际练习。 上述五种想象训练,可在新动作教学中按照先后顺序采用,每一种形式又可作为完成本阶段任务的主要手段。按照上述方法实施教学,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大学生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在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疲劳,不影响练习密度和运动量的情况下,按照想象训练的时机与程序,精讲多练,把想象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效果 1.2.1 想象训练法的运用对比分析 (1)试验组与对照组原始成绩对比 试验组19人,对照组18人,两个组原始成绩相比略有差异,但对试验结果无直接影响,见图1。(注:阴影为实验组,空白为对照组) (2)试验组原始成绩与第五次课成绩对比 试验组采用想象训练法进行教学,效果显著。第二次课优秀人数就从零增长到了55.5%,到第五次课优秀人数又增长到68.75%,及格人数由原始成绩的57.89%下降到零,不及格人数由原始成绩的21.05%下降到零,见图2。(注:阴影为第五次课成绩,空白为原始成绩) (3)试验组与对照组第五次课成绩对照 试验结果表明,在教学中是否采用想象训练法,效果可出现显著的差异,在试验组的19名同学中采用想象训练法,成绩都在中等以上,尤其是优秀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到第五次课增长到68.75%,比对照组的优秀人数多41.47%,其它成绩见图3。(注:阴影为实验组,空白为对照组) 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想象训练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1.2.2 运用想象训练法提高差生动作技术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方法的实效性,在对照组中找出一名技术动作(杠上前滚翻)最差的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收到了显著效果,详见表2。 1.2.3 运用想象训练的方法提高巩固优生技术 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这种方法的实效性,在普遍进行试验的同时,在实验组又选择了两名原始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详见表3、表4。 以上从一般到个别的试验结果表明:想象训练的方法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手段。想象训练法,不但在教学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对于从事专项的运动员来说或因伤不能进行实际锻炼的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想象训练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就在于想象训练的效果, 在心理上是在感性认识所学动作的过程中提高练习者智力积极性的效果。掌握动作之所以有实际效果,是由于实际完成和思想上完成动作的生理机制是同一样的: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笔者就是按照这个理论依据,设计了想象训练的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之中,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心理放松方法的设计与恢复效果 2.1 方法的设计,详见表5 2.2 恢复效果 采用心理放松方法,学生脉搏的恢复功能得到加强。见图4。 3.结论 常规教学与想象训练方法相结合,可以加速表象的形成,深化动作技术概念,缩短动作从泛化到自动化阶段的过程,加强动力定型的形成能力。 想象训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把教、学、想、练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个信号系统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放松法与气功放松相结合,是一种消除学生机体疲劳,恢复运动后肌肉工作能力,为下一动作学习储存运动能量,使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曹日昌人民体育出版社. [2]心理学.体育院系普通教材 [3]徐明欣.对体育差生个性差异与体育教学特点的研究.国防科大. [4]体育理论.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体育理论编写组. [5]苏常浚.基础心理学讲话.人民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