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教材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
范文 吕军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高校正在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为理念,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教材的建设与管理也应随着学校教学工作不断深入和转变,教材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关键词:高校教材 管理模式 分析 优化
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工作要在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供应和教材研究等管理内容上应用新手段,以适应新情况和新特点。怎样推进教材管理改革和制度建设,如何构建适应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尤为重要。改善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方法,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对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高校教材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方面:首先是缺乏对市场教材发行和使用情况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校整体的改革变化趋势不够了解,跟不上形势发展,对新教材内容缺乏总体认识,存在片面性。其次,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与专业不断优化、调整,新专业增加,办学规模扩大,开设课程门数与教材需求量成正比增加。传统专业使用教材更新速度慢,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存在脱节,教材建设速度滞后[1]。教材需求的随机变化严重冲击教材供应的计划性。另外,自高校扩招以来,为适应新形势,改变了原来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加入竞争和创新元素,并为了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各专业教学计划频繁修订。致使教材订数不准导致库存积压或教材供应及经费不足。政策与经费无法向教材工作倾斜,阻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发展。教材选用不严谨,目前,除了思政课教材是由教育部统编,全国统一推广使用外,其余教材的征订一般由任课教师提出,审核程序普遍流于形式。而多数任课教师因各种原因,选订教材的质量难以保障。教材目录,选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偶然性 :老教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获得新知识 ;还有部分教师使用自编教材 ,而自编教材往往存在自编自销的现象,教材质量无法保证。教材的增补等环节较为被动。从教材预订阶段开始就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在做教材征订计划时来不及考虑学生转专业等异动情况,教材发放时总会出现教材缺少现象,而少量的补订出版社常常响应较慢,到货时间大大拉长。
二、教学管理工作优化的举措
1.对教材进行优中选优
教材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做好教材的选用,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教材选用上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做到创新、择优和适用等原则。教材管理要鼓励创新,使用符合教学需要、反映学科新成果、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的优秀成果;选用教材过程中应不断筛选对比,优先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的优秀教材;注意专业和非专业课教材的区分以及大专、本科、硕士等不同培养层次教材的区分。根据多样的教学需要,编写出系列化、配套化的教材体系[2]。
2.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教材选用质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收集各种教材信息,全方位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利用校园网资源将信息及时发布在网上,供教师及时查阅。优化教材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建立高效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3],实现教材进货、教材出售、教材查询同教材库存盘点、教材预警等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提高教材预订的数据准确率,实现了监控各个班级领取教材的明细,使得教材管理工作达到精细化管理这一目标。系统还将原来手工报表全部实现电子报表,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区分办学层次、应用对象,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激励机制,指导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4.完善教材采购渠道
教材采购途径转化为多层次、多渠道的采购新模式;采购招标是应运而生的新型采购办法。创建一个公正、公开、公平、透明、合理的平台,健全招投标制度,保证学校和供应商双方在招投标中的活动规范。高校应设立旧教材调剂中心,从高年级学生中将仍有使用价值的教材折价收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方便同学们选购低价的教材,可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3-4]。管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的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教材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
5.树立教材的营销观念学习经济规律
管理人员必须在招投标和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教材管理者要把市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紧紧结合在一起,更新观念,规范经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4],达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服务宗旨。
6.积极推进教材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利 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 ,对教材使用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快速传输、即时交换、高效处理和及时反馈的过程、是实现高校教材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
7.建立灵活的教材管理机制建立承包责任机制
必须牢牢把握教材质量关按时按质按量保证教材的到位;实行教材管理竞争机制。运用市场规律,变教材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实行教材的阳光采购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实践性、职业性教改的需要;引入教材管理监督机制,严禁把教材强制性地发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家良.当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现状与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2):49-51
[2]罗清,刘清华,赖吉平.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广场. 2013(1):40-43
[3]吕林海.高校教材管理之我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70-71
[4]陶志红.新形势下对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2):51-52
[5]王木桃.高校教材管理优化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2013(5):170-171
(作者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