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
范文 | 赖静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震灾难发生频繁,诸多地方都存在着灾后重建问题。而许多省区的高等院校也遭受了建筑,仪器设备上的严重毁损。为了使国家教育事业恢复正常的发展,高校重建格外重要。高校重建受国家重视,其又资金庞大,所涉及范围广,受媒体、人民关注程度高,因而加强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成为高校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键词:高校 重建 资金 自地震灾难后,高校重建问题已迫不及待的需要展开,高校经批准在原址或异地重建工作已陆续展开。各省区利用国家拨款的资金开始对高校的建筑进行新建与修复加固,对高校的仪器图书进行维修和购买,并且对受损的附属设施进行了改造。面对高校的重建的资金管理这个重要课题,各高校该如何解决呢? 一、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中所需考虑的方面 1.银行贷款成本高 因高校重建资金大部分是由国家投入,但其投入的数额有限,对于高校的重建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有限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学生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求,亦无法满足学校的长久和快速发展,因此学校很容易发生资金短缺问题。因而,许多高校便纷纷向银行贷款来进行资金周转和维持其扩招发展,但在此同时却忽略了银行贷款成本高的问题。由于高校对自己的责任承担意识不足,对自身的还款能力认识不足,而导致无法维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上应充分考虑贷款问题,合理地向银行贷借。 2.资金需合理分配 高校重建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其涉及的项目又多,例如有基础建设,附属设施建设,仪器设备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因而各高校需要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获取最大的效益。但现在许多的高校仅仅只注重“软件”设施部分,忽略了硬件设施,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科研方面,以至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横向科研收入的增加,导致高校的资金管理中资金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上需要分清轻重,合理分配资金。 3.提高资金使用率 当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收入和支出不合理,其教育资源利用也无法达到效益最大化,资金浪费的现象也愈发严重。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高校每年都要对资金使用情况就进行预算和评估,但还是无法完善的规划资金使用。由于各部门间的联系不紧密而导致资金重复使用,造成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扭转这一局面的重要措施除了开源还有节约。在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中我们可以多考虑资源共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维修问题,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率。 4.健全内部制度 目前,各高校已纷纷开始关注内部控制制度,陆续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但其制度本身却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完善。因此对此问题的存在,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需要充分关注,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自我防范,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流程,从而避免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财务管理无秩序。 二、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的策略探索 1.贯彻国家政策,正确利用资金 各省区高校在进行重建时,应根据国家所颁发的各项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高校的重建资金管理,保证合法合规的使用,树立廉洁合理使用的科学发展观。由于高校重建的资金数额量大,所涉及的方面多,因而要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重建资金是由国家拨款投入建设,更需严格的贯彻执行,加强执法力度,避免出现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行为。 2.各部门间相互配合,执行经济责任制 高校重建是各高校建设者和领导者所面临的巨大难题,而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问题则是重中之重。其涉及的部门诸多,项目范围广泛,需要各部门人事的紧密配合。每个参与的部门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按照分配的工作任务配合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以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为原则对自己该负责的项目进行审批签字。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制,做好经费管理,是高校重建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经济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制定科学的策略方针,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满足高校重建的要求。 3.加强预算管理和收入管理,合理运筹资金 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和收入管理,只有做好了这两者的管理才能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合理使用。各高校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资金分配的规划执行外,也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子项目的细化。根据所细化的预算方针,对学校的资金需求进行统筹安排,遵守突出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支出预算的管理要在确保人员经费,常用开支的情况下,妥善安排事业发展支出。在高校重建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章程进行安排,控制额外的工程量,培养节约意识,避免资金流失。明确学校财务处在高校的重要性,它是各学校唯一的对全校财经活动进行统一领导的部门。 4.加强监督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在高校重建的过程中,也会有腐败现象出现,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监督力度不够。因而在高校重建中监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高校重建的过程中,包含了财务收支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和固定资产设备投资审计等多项审计,因而内审和外审需相互结合,加强监督。发挥高校审计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实现科学民主,加强监督,是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内审机构在学校和外审机构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二者能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加快高校重建工程的进程。 5.建立健全的贷款风险管理体制 高校需以实际情况为前提进行扩招和建设,杜绝浪费,树立正确的贷款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校领导需要整体把握,正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利用有限的资金使教育事业得到最佳的发展。要注重教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师资水平,管理水平,以此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 1.产学研一体化对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提出新挑战 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产学研三个职能的结合成为了必然趋势。这三者的结合满足了各自内部发展的需求,其形式和方式并不固定,取决于其性质和承担的风险,义务。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整个过程涉及诸多方面,其发展模式对高校资金管理的新课题主要体现在其增加了参与主体和扩宽了业务范围。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下,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要适应此市场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加大经费投资力度。 2.产学研一体化对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提出新建议 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下,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各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制度。检查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争取能获得资金利用的最大效益。 产学研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高校在节约与开源的基础上,更需在资金投资中做好预算和评估,进行有效管理。高校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而产学研的资金管理也应遵守财政评审的规定,执行预算审查职能,其投资项目要符合国家投资方向,投资原则和投资政策,投资的金额要准确合理等待审批,财务部门要对资金安排做到防患未然,扭转其被动的局势。 在产学一体化的模式下,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也需要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不仅要对产学研提供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还要有节约意识,以防发生资金浪费和流失的现象,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算管理的内涵是要求围绕产学研目标的实现来展开活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贯彻执行其教育规划,加强学校的管理。 产学研一体化的市场环境要求各高校建立一个完善的资金使用体系,而资金管理内控制度,银行对账单双签制度,常规性资金支付的授权审批制度和大额资金流动的集体决策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等内容都包含其中。高校应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产学研项目合作特点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四、结束语 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系统化的工程。如何合理的有效的将资金利用在刀刃上是一个需要规划解决的问题。在高校重建的资金管理中,各高校需要全面考虑所存在的问题,透彻的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能力,从而才能制定出一系列的正确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提高资金使用率,获取最大效益。 注:本文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规划项目“高校灾后重建资金管理探究”(ASB12-1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俏彬.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与管理[J].地方财政研究,2008(09) [2]郭明建.灾后重建资金管理问题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3]范俊芳.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1 [4]杨华.高校预算资金管理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