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出口企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
范文 | 摘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出口企业的生命得到了新生,但是2007年的经济危机陡然让世界经济下降了一个层次,这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噩耗,对其造成了重大的打击,甚至一些中小型企业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倒闭破产。虽然如今在政府的资金刺激之下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之后,我国出口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必须吸取教训,加强自身的实力,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时代,与世界接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出口企业 世界经济 政府引导 研发 当前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发展总体环境不错,出口企业的发展拥有不少有利的条件,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防止经济危机再次来袭造成巨大的损失,必须提高我国出口市场的敏锐性,采取有效且实用的措施,将危机带来的压力化为企业进步的动力。 一、我国出口企业的现状 1.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的国内经济这几年一直朝着宏观调控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十二五”规划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由升向好向稳定增长的转变。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政府对于出口企业的鼓励和制定的一系列稳定出口措施成为出口企业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出口贸易的逐步增长。 世界经济复苏,多边合作是主流。当今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延续缓慢复苏的趋势,在政府的支持下,出口市场的信心大大增强。尽管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时独善其身,多边合作仍是主流,世贸、20国集团峰会各种国际经济机制的建立保证了各国合作的机制。加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需求比较大,这有利于我国出口市场的开拓和出口企业的发展。 出口企业竞争力和活力增强。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出口企业做出了调整自身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等一系列补救措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企业自身拥有两大优势,一是出口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拥有较高的聚集度和规模,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都跟上企业的需求,综合优势明显;二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覆盖面比较广,不仅保持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还开创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新局面,对于稳定出口形势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利条件 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增多。由于遭受了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美国等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增强,与中国出口企业之间的摩擦频繁发生,各种贸易限制手段不断增加。仅就美国而言,不仅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允许的制裁手段,还从中国加入WTO协议中拿到了12年“特保措施”,15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8年的“纺织品限制措施”,以及长达10年的WTO多边贸易政策市议机制。另一方面,这种贸易保护涉及的产品范围也不断扩大,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出口受阻,形成恶性竞争,损害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大批工人失业。 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量低。欧美、日本等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但是通过对近期的出口量观察发现,其市场预期谨慎,需求不振。中国国内原料价格上涨,劳动成本上升,汇率波动,人才短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等也导致了出口企业不敢接长单,利润缩水。而在新兴的国际市场,中国刚刚起步,无法短期内创造稳定的需求市场。 出口收汇面临多重风险。虽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是如果进口方出现经济周转不灵或者破产的现象,那么仍然会发生应收账款坏账,收不回货款的情况。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各国金融机构在资金上采取紧收措施,进口方对外支付能力大幅下降,我国出口业务的收汇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即使收回货款,也可能因为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而遭受风险。出口企业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不得不降价以维持客户和市场,导致自身发生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 融资困难。除了大型国有企业出口资金比较充裕,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都有后备资金不足的尴尬境况。根据我国国内情况来看,出口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当遭遇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中小型出口企业贷款会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因此而遭遇发展瓶颈期。即使在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世界经济的刚刚复苏,银行也对贷款的主体设置了很多门槛,导致了出口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困难。 缺乏自主创新。我国由于改革开放时间不长,一些出口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态,害怕由于实力小和风险大而导致破产。但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产品适应时代的发展,保持长期的利润增长。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仍没有形成自觉行为,自主品牌比较少,在世界竞争中,不可替代性较弱,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外贸优势。 二、关于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思考 1.调整产业结构 创新民族品牌 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完成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延伸。不同规模和行业的出口企业要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加快产品的创新,新款式和新功能的产品能够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避免受到恶性降价的胁迫,在外贸中受制于人。我国目前处于“世界工厂”的角色,要早日跨越这一阶段,一是要对人才进行储备,21世纪企业的竞争重点是人才的竞争,拥有理论和实际双满分的人才是改变中国现状最有利的资源;二是加强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强化高端产品的市场;三是全力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管理机制,改变经营模式。四是延伸产业链,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存在周期;最后就是必须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改变是出口企业在外贸中获得优势的重要途径。 2.推广出口信用保险 为了避免由于国际贸易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应该推广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指政府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以国家财政为后盾而开设的政策性保险,它不仅可以用来防范坏账和对于汇率不稳定性造成的风险,而且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不稳和法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也可以选择相应险种加以避免。在当今中国出口市场的大环境下,出口信用保险应该是一些资金不足出口企业的“护身符”。 3.政府主动引导 建立出口产业行业协会 面对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单单凭借出口企业自身一般无法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因此,政府应该为企业建立健全球市场需求分析、国际市场投资风险评级和国外进口商资信评级等报告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于贸易摩擦的处理,建立出口产品行业协会,指导出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等因素,确保整个行业的利益。对于进口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进行集体调查和答辩,为做出合理裁决提供条件。 三、结束语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这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世界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弱势,是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出口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就必须将压力化动力,为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作好一切准备。 参考文献: [1]徐世腾.政府贸易促进措施与中小企业出口绩效——基于长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J];学术探索;2011(2). [2]冯立新.武克钢.高就业企业就是优秀企业[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年01期. [3]杨逢珉.徐利成.洪雪萦.欧债危机对我国对欧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因应措施[J];国际商务研究;2012(5). 作者简介: 孟庆硬(1957-),男,汉族,广东深圳,深圳市华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作者单位:深圳市华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1)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