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舟山市乡村学校英语启蒙教学的调研报告 |
范文 | 蔡晨蕾+虞攀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背景,介绍了相关的国家政策,讨论了与小学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第二部分就舟山市农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四部分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及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种适合舟山乡村的外语人才启蒙培养模式,提高舟山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进一步使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群岛新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舟山 乡村学校 英语启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1 舟山市乡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背景、国家政策、相关理论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全球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必然趋势。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未来要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2]就舟山而言,小学英语教学对提高整个新区人民的素质、东部海洋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 2001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學习英语的起始年级从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并逐渐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3]这些文件的颁布,为舟山市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切实的支持和依据。 在教育公平理论中,教育公平的内涵之一为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公平正义,而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基于语言心理学家莱尼伯格提出的临界假说理论,儿童语言习得的最优年龄为6~8岁,在这一时期,由于母语的影响还不是很深刻,使得儿童的语言学习习得特性的可塑性最大。[5]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一个人做出某一行为的直接推动力来源于动机。动机分为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因素。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语言习得具有关键期,发生于1至6岁间。一旦错过9至13岁这个时期,第一语言就难以习得。在中国没有英语使用的大环境,可见中国儿童几乎没有自然习得的环境,因此学校启蒙教学是必要的正式接触学习英语的渠道。 2 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的现状 舟山市乡村小学学生接触英语61.1%开始于三年级,58.3%来源于小学。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发生于1至6岁间,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八岁左右,而这段时期超过一半的学生无法接触英语。因此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舟山市乡村小学英语老师三年级教学时,54.1%使用多媒体教学;77.8%的学生认为三年级的上课方式生动形象、比较有趣,93.1%的学生对老师的三年级教学感到比较满意;86.1%的舟山市乡村小学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但仅有40.3%的学生在三年级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只有33.3%的学生有疑问时会主动询问老师直至理解;52.8%的学生不主动讲英语、害怕在讲英语中犯错误;38.9%的学生认为单词记忆是最大难点,19.4%的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最大难点;在课后,43.1%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33.3%的学生为半个小时;只有20.8%的学生经常通过读英语课外书、看英语视频来提高英语能力;84.7%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补习班很有必要,却有38.9%的学生不喜欢上补习班。 30.6%的学生认为,三年级时家长并不是很关心他们的英语学习;只有50%的学生认为,家长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开放题中,有学生反映他们在英语启蒙学习中还有上课听不懂、不会翻译、英语课时间短、课堂纪律差、老师语速快、对话少、发音念不准听不懂、词句记忆难、对话少等问题。他们建议英语启蒙教学应更扎实、更轻松、更有趣,方式更生动多样。 3 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发音、翻译等不准确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教师缺乏教学理论知识,部分教师有体罚倾向,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教师经验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课时偏少。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小学缺乏教学辅助设施以及使用的意识。但有些老师高频率使用多媒体仅仅用来放映文字,仍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提高课堂活跃度,反而加快了上课速度,使学生无法负担大容量信息。课时安排相较于语文、数学仍无法企及,且在课下较少开展英语学习活动。 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创新性。教学内容仍采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词句。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兴趣改编教材,对话较少,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容易走神。 学生学习动机、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还停留在好奇上,比较容易流失。农村小学学生普遍心理素质不强,害怕错误失败。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习惯不良。学生仍寄希望于通过记忆来学习,而忽略了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普遍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过于依赖补习班的不良习惯。 家长没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乡村学生家长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英语启蒙学习关心不够,也没有能力提供英语学习氛围。 4 关于解决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4.1建设师资队伍 4.1.1高度重视舟山市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假期培训班来及时查漏补缺、夯实专业知识,通过函授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技能,通过听专家讲座、开展学校间联合教研活动以交换前沿信息、实用经验。 4.1.2恢复和重新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舟山“千岛之城”的地理特点和环境决定了舟山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学校散”、“班额小”、“条件差”、“交通差”等特点,受这些特点影响,市内外优秀师范生一般较少愿意到海岛艰苦地区任教。[6]浙江海洋大学是舟山市内唯一具有培养大量小学教育師资能力的高校。2016年,浙江海洋大学重新设置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并继续设置英语师范本科专业。因此,笔者建议浙江海洋大学应继续承担起此重任。 4.2改善教学设施 在教育公平理论中,教育公平的内涵之一为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舟山市城乡差距不容小觑。经过走访发现,例如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舟山市定海蓝天学校,仍存在严重缺乏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现象。笔者认为,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保证相对充裕的教育经费是解决乡村小学教学问题的根本落脚点。 4.3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4.3.1重点激发内部动机,开发内驱力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有意识的培养,然后根据每个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英语水平的差异,因势利导地增强其英语学习内部动机。[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是人们行动中关键的动力因素。[8]教师可通过安排中等强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以增强内驱力。 4.3.2充分利用外部动机,增强诱因 教师应及时、恰当地激励表现积极或良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可通过鼓励性的话语针对性地建立每个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期望,使其转化为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极归因,切勿体罚或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应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自身的努力,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4.3.3行政部门的参与及管理 各级行政部门制约着外语教育具体政策的制定、师资的配置、教育经费的调拨、总学时数、起始年级、班级规模等。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领导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政策。 4.3.4家长及外界的重视及支持 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儿童的母语定势干扰少。因此,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笔者建议家长时常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告诉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励孩子的进取心,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正规英语补习班课程的合理开设,也不失为一种满足学生对英语接触需求的渠道。而社会上公共标志物、广告等的正确英语标注,也应为提供英语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5 结束语 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启蒙教学的现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当然,在目前的现状中也有令人欣喜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对老师三年级时的教学比较满意,并且在三年级时对英语很感兴趣。舟山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希望本研究给出的建议能够对舟山市乡村小学三年级英语启蒙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栾慧.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武囡囡.新课标下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3):141- 142.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