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范文 | 李婧瑗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个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推动城市发展建设。为了对城市综合发展能力进行评定,可以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本文将具体探讨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郑洛新 科技创新能力 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占据着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发挥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标。为了对城市的发展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必须建构基础的城市评价体系,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之一。 1 科技创新能力概述 1.1内涵 所谓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城市利用科技所创造的价值。在城市中,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非常多,包括企业、学校等等,这些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投入较多的技术成本,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1]。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多。从整体来看,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政府,而科技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 1.2内容 首先,对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要考察该城市的创新性投入。为了获取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城市科技创新主体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将物质资金转换为技术效益。创新性投入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不仅包括对物力资源的投入,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投入。科技创新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政府必须为其提供科技经费,从某个角度来看,创新性投入水平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为科技成果投入的成本越多,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越高。 其次,对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要考察该城市的创新性产出。科技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因此需要对创新性产出进行评定,计算科技成果的转换率。科技成果是群体智慧的产物,在将其投入社会主义市场之后,科技成果的性质发生转换,市场特性日益突出,商业化价值不断提升。为了保护科技成果,我国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促进了我国科技市场的发展。当科技成果已经被确定为知识成果,就具有了市场价值,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越高,城市发展越迅速。 再次,对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要考察该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支撑,比如,科技创新主体需要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将科研基地建在交通网络较为密集的区域。再比如,科技创新主体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科技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方案。科技创新环境具体包括市场容量、交通网络、配送网络、信息建设等,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越好,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率越高。 最后,对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要考察该城市的外部创新条件。为了促进城市发展,需要为城市建设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社会主义市场可以为技术成果提供销售渠道,突出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2]。而教育环境可以为技术成果提供场所,促进技术成果的优化和完善。市场环境以市场作为主体,教育环境以政府作为主体,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优劣显示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政府工作力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外部创新条件越好,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越高。 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2.1评价原则 首先,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合理性原则。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的精确,需要丰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列入各项科技创新指标。一般来说,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包括创新性投入、创新性产出、科技创新环境、外部创新条件的测定。在对上述几种要素进行评价时,必须寻找大量实时数据,把数据作为硬性评价的依据。 其次,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对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不简单,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进行评价时,要根据评价内容,划分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价主体包括城市的核心创新能力、科技成果价值等,而评价客体包括城市的科研机构、政府投入的资金比重等等。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密切相关、相互作用,评价者还需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细分。 再次,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要遵循操作性原则。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涉及的指标较多,在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时,需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很多技术指标的评价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了便捷评价流程,需要按照重要性对评价指标进行排序,将不同区域的指标进行对比。 2.2评价流程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创新性投入进行评价:城市的创新性投入包括各科技创新主体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技术成本、经费支出等。其次,需要对城市的创新性产出进行评价:城市的创新性产出包括科研技术成果总数、科研机构总数、科研技术成果的实用价值等等。再次,需要对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评价: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包括市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程度、政府的引导工作效率等等。最后,需要对城市的外部创新条件进行评价:城市的外部创新条件包括科研基地的现代化程度、现代技术的集成性、交通网络的完备程度等。 3 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3.1评价背景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2016年四月份,郑洛新城市被列为我国城市发展示范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郑洛新城市可以开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对原有的科技成果进行创新[3]。城市发展示范区的建成,为郑洛新城市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为了让郑洛新城市的发展模式辐射到其他地区,必须构建系统化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需要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第一,郑洛新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是否能为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第二,如何对郑洛新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怎样协调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3.2评价指标 为了对郑洛新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必须形成评价体系,明确各项评价指标。我国对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城市发展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缺一不可。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而创新客体包括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等。在进行评价时,还需要结合郑洛新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凸显区域创新的特点。 首先是郑洛新城市的知识创新成果。对郑洛新城市的知识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郑洛新城市中,地区每万人拥有知识成果的人口数量为三十左右,创新之处占总国民经济支出的百分之一左右。此外,地区每万人拥有知识产权的人口数量为一,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为二百。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郑洛新城市中,郑州的创新性支出最多,每万人拥有知识产权的人口数量最多,因此其科技创新能力最高。除了郑州之外,洛阳和新乡的知识创新成果也相对富余,二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仅排在郑州之后。郑州是河南省的经济大省,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从总体上来看,郑州、洛阳和新乡的创新性支出占据了全省创新性之处的50%左右,三者的知识创新成果总量占据了全省知识创新成果总量的70%左右。 其次是郑洛新城市的企业创新成果。企业是科技能力创新的主体之一,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4]。对郑洛新城市的企业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内部建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平均数为60,区域内企业的平均创新性支出为200000万元左右。企业平均申请的专利总数为300件,知识创新成果的产出值为100000万元左右。在郑洛新城市中,郑州的发展实力最强,郑州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最多。鄭州在河南省拥有最多的科研机构,其创新性投入和创新性产出都在省内排名第一。此外,郑州洛阳新乡的科技创新产出占据了全省的84%左右,洛阳引进的境外技术占据企业生产技术的90%左右。 再次是郑洛新城市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变革。对郑洛新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地域贷款额度占生产总值的60%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00元左右。在众多城市中,郑州的金融体系最完善,人均生产总额最多,洛阳和新乡位于郑州之后。综合上述的几个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可以确定在郑洛新城市中,郑州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强,洛阳、新乡屈居其后。 参考文献: [1] 雷仲敏. 城市科技创新系统及其评价的实证研究[A].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6年学术年会文集(四)[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2016:15. [2] 施祖麟,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A].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2:2. [3] 毕亮亮,施祖麟.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J].经济地理,2012(06):946- 951,954. [4] 张洁音,黄友,张乐萍,段姗.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58个市(县)的创新能力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13- 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