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与实践路径建议
范文 王昕
摘要:本文从我国政府信用现状出发,对影响政府信用的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提高政府信用的路径建议。完备地方信用法规,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降低行政管理支出等,最后提出了对提高政府信用的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政府信用 影响因素 行政管理支出 地方政府竞争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判断政府是否充分履行职责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政府信用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政府信用,有必要对影响政府信用的因素进行研究,来推动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职能的变形,加快建设服务型社会。
1 文献综述
范柏乃、张鸣在《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机制研究》中提到:西方由于经济信用的传统,对政府信用体系的研究侧重于定量分析和政府能否偿还债务的能力。我国政府信用体系研究起步较晚,是根据改革开放时暴露出来的信用问题进行逐步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信用的内容、政府信用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政府信用的缺失缘由、政府信用建设途径等方面 。罗能生在《社会信用的区域差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中提到,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学家对信用体系的理论研究远多于实证研究,因此也带来主观性较强不够客观的弊端。王光华在《我国乡镇政府信用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培育研究》中提出政府信用这个理论概念太宽泛,不如用信用能力来衡量。纵观东西方政府信用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政府信用对于一个政府的公信力有深远影响。一个政府信用高的国家,无论政府提出什么措施,都能被民众所信服,从而施政顺畅,更容易达到其预期目标。
2 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
《政府信用与绩效》这本书上,提到影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因素分别是公务员素质,政府能力,制度环境与信用文化。由此引发出具体几点影响政府信用体系的因素。
2.1政府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违法件数
近年来我国狠抓的一点贪污就是利用职务敛财,这是在经济上公职人员犯罪违法。政府公职人员利用职务犯罪,借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并且,在民众看来,政府公职人员的素质与行为代表了政府的行为,一旦政府公职人员知法犯法,民众就会对政府公信力产生极大的怀疑。因此政府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违法件数很能反映政府信用程度。职务犯罪越少,政府信用越高;职务犯罪越多,政府信用越低。
2.2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水平
政府财政中的行政支出占比,可以明确表现出一个政府在民生领域付出的程度,侧面表现了该政府是否存在或多或少的冗费现象。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过多,会引发民众对于政府的质问。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水平较低,会更有利于塑造一个廉洁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即提高政府的信用。由此可以看出该政府在承诺为民服务方面的信用高低。这是政府信用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体现。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越少,政府信用越高;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越多,政府信用越低。
2.3地方性信用法规条数
我国首部社会信用地方性法规在2016年交给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批,这表明了一个讯号,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地方性社会体系急切需要一些信用法规来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社会经济能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下去。地方性信用法规可以使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地方性信用法規的出台,可以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关于市场经济信用的平衡问题。对于政府信用而言,这些信用法规的出台还可以针对征信问题。同时,一个地区的地方性信用法规条数越多,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法制更加健全,因此该地区政府信用越高;反之,则该地区法制不健全,政府在履行职能的时候无法可依,政府信用自然而然越低。
2.4地方政府竞争
由于我国有特殊的国情,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范围和重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谋取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会进行有序或无序的竞争。地方政府的竞争可能会破坏当地的市场经济,使当地支出的社会供给发生混乱,导致民众不能享受公共带来的好处,从而对政府产生怀疑,影响了政府对公信力,破坏了政府信用的树立。就地方政府竞争而言,有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收益,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供给,提高政府信用;反之,无序的地方政府竞争会破坏地方经济,从而进一步破坏政府的信用。
3 提高政府信用的路径建议
3.1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素质
政府公务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整体政府公务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可以通过开展公务员道德讲座,来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公众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心。同时提高政府公务员的行政效率,将行政效率放入年末考核之中,以此来激励政府公务人员行政时的工作效率。
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公务人员与民众良好的沟通对政府信用的影响举足轻重。在窗口单位要直接树立良好的办公形象,间接树立政府的信用。
3.2降低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应该在其能充分履行政府职责的情况下,下降到最低的水平。
健全和完善行政费用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的行政费用得不当支出,要进行控制。优化支出结构,要有效地配置政府资源,杜绝行政支出浪费,从而既能够保障政府行政正常运行,又能有效防止公共提供造成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在政府内部进行行政改革,精减人员和部门,压缩行政机构,减轻财政负担,避免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在降低行政管理支出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执政效率,双管齐下更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用。
3.3完备地方性信用法规
地方性社会体系急切的需要一些信用法规来约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社会经济能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下去。完善地方性信用法规可以使地方在判定一些不守信事件时有法可依。又因为地方性信用法规不是稳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信用与政府信用的发展会与现实存在产生矛盾,因此要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及时总结成熟经验,为以后的信用法规条款调整补充留下足够的空间。地方政府完善信用法规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恶意失信行为,从而提高政府执法的威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提高政府的信用。
3.4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
在如今的政府体制下,很多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交叉和合作,因此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举足轻重。但实际上,很多部门不仅没有相互合作为市民大开方便之门,反而相互推诿扯皮,极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完成的效果,使市民往返于不同部门之间却毫无收获,使政府信用大打折扣。因此要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不要让政府部门转移与逃避责任。加快推进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制度化,使政府部门的之间的相互合作规范化,不要让政府部门毫无秩序地配合与合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体制,把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加入年末考评当中,对于市民投诉多的部门,明显不配合,不协调合作的部门,将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一旦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体制成熟,将大大提高政府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使各部门办事准确有快捷,将直接提高政府信用。
4 结束语
本文在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现状下,研究了四点影响地方政府信用的因素,分别是政府公职人员犯罪件数、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水平、地方性信用法规条数、地方政府竞争并逐一做出了簡要分析。因此在政府信用的建设中,首先要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政府公务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整体政府公务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其次要降低行政管理支出,优化支出结构,要有效的配置政府资源,杜绝行政支出浪费。然后是完善地方性信用法规,信用法规的完善可以有力恶意抑制失信行为,约束信用行为。最后是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结合机构改革重新划定各政府部门的权责,并可考虑建立公务员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与表彰奖励、职务 晋升、工资晋级等直接挂钩。
因此,要加强信用文化的建设,地方政府应该营造一种诚实守信,重诺重信的文化氛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和修身之道;也是政府处理事务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在提升政府信用水平的时候,不光要重视经济建设,公务人员队伍的建设,法律条款的建设,更要重视信用文化的建设,加强信用文化在城市中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 范柏乃,张鸣.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2):43- 52.
[3] 吕维霞,王永贵.基于公众感知的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4):33 - 39.
[4] 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1,27(1):96- 117,244.
[5] 范晓屏,吴中伦.诚信、信任、信用的概念及关系辨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1):98- 9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