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范文 | 郭建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就需要将当地经济发展同地方本科高校自身优势相结合,做好自身定位,推进教学体系和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等建设,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当地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 Mode Analysis of Applied Talents of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Guo Jian(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514015,China )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and meet the need of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need to combine their own advantages with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ir own positio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ystem,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and the teaching staff, thus gradually establish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为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教育部开始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为此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2014年,178所联盟高校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开启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热潮。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整个转型发展过程将会受到政府、地方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诸如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教学水平一般、办学经费不足等,特别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仅仅满足了层次上的要求但不能满足类型要求,且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脱节,造成培养的人才同社会需求之間错位,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难题亟须破解。 2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专才(与职业、岗位对应性极强,高职高专培养)和通才(理论基础宽厚,研究型本科高校培养)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1]。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就需面向实际应用,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来展开人才培养。 2.1科学合理的确定学校定位 高等学校只有明确的自身定位,才能够有明确的办学理念。相对学术研究型高校,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来源于合并、升格或转制,且多位于二三线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获取能力有限,在办学基础、资金投入、师资力量上都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做好自身定位就显得比较重要,只有通过理性分析,认清发展过程中自身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准确定位,才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责,才能构建与自身特色相符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转变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属于低层次人才培养,会拉低学校的层次和社会认可度的传统观念。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各种人才,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想,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过程中,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知识创新上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应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来进行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和满足当地企业需求的人才。 2.2加快推进教学体系建设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体系,长期以来是围绕知识传授建立起来的知识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是关键[2]。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型,在人才培养方面,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就要改变人才培养方案,通常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学校内部确定的,缺乏走出去的意识,没有将人才培养方案同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其结果是在课程设置、课表编排、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上造成脱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造成就业困难,因此就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相关教师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今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对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回访,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反馈的内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在教学内容上在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同实际社会生产活动的结合上,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避免出现理论知识不如学术研究型大学,动手能力上不如职业院校,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即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缺乏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教学实践环节上,要做好计划,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在做好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场所,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密切了高校和社会的合作。另外,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环节上,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整个过程中要实行双导师制,一是本校老师,二是要选聘具有丰富行业背景或工程背景的人员,从而保证毕业设计一开始从选题上就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在整个设计环节由于实行了双导师制,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专业既反映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等学校融入社会、引领社会以及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3]。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往往过于趋同,缺乏差异性,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从而导致有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有的岗位存在着人才过剩的尴尬局面。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坚持以当地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从而既能满足当下又能满足未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效避免现在学非所用现象的发生。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构建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伴随前些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教师队伍的数量得到极大补充的同时,暴露出教师虽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外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从而难以满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花大力气加大对“双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对本校教师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协助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请进来”就是要花大力气引进人才,加大对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的引进,比如说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 3 结束语 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将决定其生存发展空间的大小。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需立足当地,将当地经济发展同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65- 66. [2] 张应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30- 34 [3] 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 7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