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制度保障与文化建构研究
范文 徐金虎
摘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向、适应、整合、创造四大价值功能,是各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建构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制度、后勤保障制度、考评激励制度、合作共建制度,是破除诸多实践障碍的有力保障。此外,通过创建以校园为空间的创业文化发展环境、培育以社团为载体的创业文化实践平台,以培育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功能 制度 文化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5月10日,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以来,15年间我国众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硕果累累。但也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化、边缘化、浅层次的问题[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功能认识的片面性,是导致创业教育开展不深入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重新审视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功能,明确关键保障制度,通过培育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助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持久开展。
1 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功能
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传统理念进行了“矫正”,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对社会的改革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1.1 指向功能
创业教育的开展能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即学校除了要培养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培养创业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适应功能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7年的795万。通过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就业只能是对空缺岗位的填补,而将人们的观念指向了新的岗位的创造,即创业[2];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
1.3 整合功能
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校内的资源整合,其“产学研一体化”特征,更加有利于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地将高校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企业的资金资源、社会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
1.4创造功能
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在实现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同时,间接地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就业机会。比如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张世好创办的扬州三五文化传媒公司,带动了 11个同学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而走上创业行动的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创业精神、丰富着创业精神,激励着更多人为之奋斗,最终凝聚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如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着当地农民积极转型发展,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
2 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尚不成熟,制约了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如:《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2010 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 年)[3],为创业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但陈春琳认为“只有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均衡,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理想需求状态”。因此,建构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保障。
2.1 注重顶层设计制度
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管理者需要扮演好“总设计师”的角色,注重顶层设计。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对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方法进行统筹规划,组建专业化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实现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
2.2 强化后勤保障制度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与资金匮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化后勤保障制度,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资金管理制度两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既有专业技术职称又有企业工作经历,应该成为创业教育师资引进的重点。要立足各高校实际,充分发掘潜在的创业教育老师,对其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育,以夯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创业教育专项预算资金,保证专款专用。要拓展高校资金来源,建立创业基金,吸纳校友捐助,与社会慈善基金会合作,以充实现有的资金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诸多发达国家,众多高校创业教育都有着良好的社会资金支持。
2.3 完善考评激励制度
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把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各高校要加强自我日常评估。这就要求各高校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及奖惩制度。评估制度要结合创业教育的难测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既要注重创业教育取得的实际成效,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不同层级的创业奖项、创办公司的数目及实际收益。又要关注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付出,以学生创业素质的综合提升为核心考核指标,注重过程考核。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行为,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导向作用[4]。
2.4 深化合作共建制度
高校需要深化合作共建制度,积极吸纳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实现共同参与、共同出力、共同安排、共同主事的“合作式治理”[5]。政府、企业等不仅要成为创业教育的受益者,更要成为创业教育的参与者、实践者。当前国内诸多高校在合作共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如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學生创业的政策,不同地区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未来高校仍需围绕合作共建制度做更多的努力,努力获取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方面的政策支持,努力实现与企业的技术共享、技术研发合作、资金支持、创业实践基地支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努力获取学生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良好环境。
3 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建构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成功,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比率达 20%~30%。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清教徒文化、移民文化、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四大主流文化中蕴含着许多鼓励创业,激发人们创业热情的因子[6]。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想要短期内在质量上追赶美国,其最为根本的路径是培育浓厚的创业文化。应加强创业教育文化的引导与营造,将创业文化与质量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7]。
3.1 创建以校园为空间的创业文化发展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等。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制度、强化后勤保障制度、完善考评激励制度、深化合作共建制度,为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环境。同时,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设施、人文景观、生活娱乐场所、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硬件”实施建设,都要凸显创业教育的主题。比如以知名校友或校友创办企业的名字,命名校园内一些标志性建筑、道路,甚至学院等,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如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就是以其知名校友马云创办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来命名,该校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创业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3.2培育以社团为载体的创业文化实践平台
近年来高校社团发展迅速,为众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社团也因此成为创业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在校大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获得了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社团实践活动,培养了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磨炼了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以及形成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塑造了创业精神文化。同时通过一系列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锻炼,比如各级别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家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很好地诠释了创业行为文化。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模式,加大对创业及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紧密相关的社团支持力度,培育专业化的创业类社团,使社团成为学生创业知识获取、创业能力训练、创业项目实践的重要平台,最终促进创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商应美,方琳,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43-47.
[2] 欧阳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功能及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3):3- 5.
[3] 高扬,付冬娟,邵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历史演变、合理性分析及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18- 22.
[4] 谷晓冰,居占杰.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 37(5):67- 71.
[5] 陈春琳,薛勇.均衡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0):57- 60.
[6] 喻怡.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7] 王鹏,王为正.我国创业教育政策的文本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7(8):91- 9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