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语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 |
范文 | 刘紫英 摘要:学生日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本科日语教学的重点,但也是一个不易攻克的难题。笔者在日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尝试了思维导图、日语作文在线评价系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日语作文大赛等方法,培养学生日语写作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日语写作 思维导图 在线评价系统 小组讨论 作文比赛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日语写作这门课程,但日语写作是日语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传统的日语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读、听、说、译”等方面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课堂枯燥,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日语写作课的原因。笔者发现,大多数日语写作的授课方式主要包括:讲解日语作文规范和写作技巧,分析日语作文范文,对词汇、句型进行讲解,再拿出作文题目进行写作练习,最后是老师的批改和分析。日语写作课堂如果只是一味灌输写作规范和技巧,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话,则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日语写作能力的功效。为此,笔者在日语写作教学改革中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思维导图、日语作文在线评价系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日语作文大赛等措施,以培养学生的日语写作兴趣为出发点,经过5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2 重视基础阶段教学 笔者在担任乐山师范学院日语本科一年级、二年级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日语写作能力。以教材课文为范文,让学生学习日语作文的格式及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的写法。日语写作的起步阶段可附属于基础日语课,课堂上的讲授与课堂下的写作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强化单词、语法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日语写作兴趣,为今后的日语写作课做好铺垫,特别是在语言逻辑、文章结构、文体运用等方面更有针对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日语写作的兴趣,笔者采用开放式命题,即在学生开始尝试写一些小作文时,不对其进行内容、体裁、题材的限制。学生完成后不对其写作打分,只是给学生标出文中的词汇和语法错误。可以一周开展一次这样的训练,也可以一个月开展一次,但必须坚持开展,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对写作的害怕心理,有效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3 打造高效有趣的日语写作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容易削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从问题的症结入手,在兴趣培养上做文章,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日语写作水平。以乐山师范学院2012版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大二第二学期“日语写作1”课程(32学时),大三第一学期“日语写作2”课程(32学时)。大三第二學期“商务日语写作”课程(32学时)和“论文写作”课程(16学时),跟日语写作有关的课程总学时为112课时。日语写作课虽然在整个本科阶段课程中总学时较短,但如果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定能在培养学生日语写作能力上做出更大贡献。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有趣的日语写作课堂呢? 笔者带领日本外教团队,以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日语本科学生为对象,在“日语写作1”“日语写作2”课程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3.1教学方式上的改革 在教学方式方面,笔者将日语写作课分成准备、写作、修改完善三个环节,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流程。这样不仅突出了写作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而且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思考、分析、完成、推敲”等能力培养环节的有机结合。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例文分析、专题训练、课外自主学习三个环节。例文一般列举范文和问题较多的文章。要求学生从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文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文章的优缺点。此环节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日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归纳分析的能力。在日语写作的专题训练上,重点是在作文中如何用日语表达,如何遣词造句进行系统地分析和针对性训练。课外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借助图书、网络等手段收集日语文章的书写格式、书写规范等基本知识,有意识地对学过的单词、句型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能力,又可以为写作环节热身。 写作阶段,笔者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有些学生在动笔前思考太多,但开始写作时却无从下笔。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写作前先思考写作的内容,构思出文章的结构。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构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网。笔者所运用的“思维导图”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关键词、主题写在中间,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和主题发散思维,把自己想表达的作文内容在关键词四周写出关联词,再用彩色的线连接关键词与关联词,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的主题关系网。“思维导图”是一种关系网状的形象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联想力关联作文中的各部分内容,构建完整、有逻辑的框架,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就“画出”文章,把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加形象、立体。这个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简单的提纲,而是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图像。 修改完善阶段主要包括学生自己推敲修改和小组讨论修改。在习作的修改、完善阶段,学生之间互相点评,找出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互评中重温日语基础知识,在别人的作文中发现优点,并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日语写作水平。日语专业一般都是20至30人的小班教学,在课堂上笔者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至5人组成,尽量采取中等生与中等生、优等生与差等生组合的形式。小组成员互相阅读对方的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关键词、写作逻辑和内容传达,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文章的优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部分。交流之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不是批改,而是对学生互评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语法、结构、篇章结构、文字表达等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审读意见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之间先互评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评价,可以把教师评价放在学生互评和小组讨论后进行。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教师评价重心偏移到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 3.2利用日语作文在线评价系统,对学生作文进行详细点评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完成了作文的定稿。让学生使用由早稻田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科教授李在镐、同志社大学长谷部阳一郎等人研制开发的在线日语学习者作文评价系统jWriter (https:// jreadability.net/jwriter/),对自己写的日语作文进行一个日语写作能力等级的测评。通过在线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修改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对日语写作走向国际化提供了一条外联之路。 3.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乐山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从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参加由日本侨报社·中日交流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2013年日语专业7名学生参加第9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2009级日语本科班陈芳获得全国佳作奖。2014年日语专业26名学生参加第10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2012级日语本科班王弘获得全国二等奖。2015年日语专业26名学生参加第11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 2012级日语本科班王弘获得全国二等奖。2016年日语专业36名学生参加第12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2012级日语本科班王弘获得全国三等奖,2014级日语本科班张琪、王洁获得全国佳作奖。2017年日语专业32名学生参加第13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2014级日语本科班窦金颖获得全国三等奖,2015级日语本科班郑茜获得全国佳作奖。王弘连续2年在5000多篇参赛作文中脱颖而出,两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乐山师范学院参赛人数逐年提升,获奖名次也在逐年提高,這与笔者推行的日语写作教学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一名日语零起点的学生在两三年的日语专业学习后不仅要写出一篇1600字的日语作文,而且还要与全国各地重点高校的学生一拼高下,无论是从兴趣培养,还是技能提升,亦或是语言组织都是需要一个长时期训练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兴趣为主导的教学改革通过笔者的观察具备一定优势。 此外,笔者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日语演讲比赛,这也同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完成演讲稿。日语系2014级王洁在2017年5月份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华人教授会联合主办的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西南预赛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王洁除了日语口语表达能力优异外,日语写作能力也很优秀,2016年第12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中获得全国佳作奖。 4 结束语 日语写作一直是日语教学中的短板,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显得越发不适应,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一门实践课,日语写作是词汇、语法、日语表达等日语综合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了日语词汇、语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要提高学生日语写作能力,我们需要在兴趣上做文章,用“思维导图”、日语作文在线评价系统、小组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日语作文大赛。以兴趣为主导,加强日语写作教学的兴趣引导是笔者在探索日语写作教学新思路、新方法的重要方向,也只有朝着这个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使日语写作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曹大峰,李运博.基础日语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孙福善.“思维导图”、“合作推敲”在日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4.(13)4. [3] 陆晶菁.关于高职日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67):87- 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