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讲话稿中概念定义的逻辑学方法应用探析 |
范文 | 赵伟 储江红 摘要:运用逻辑学原理可以对讲话稿中的概念定义进行准确界定,进而有效推理、论证和增强讲话稿说服力。本文基于逻辑学的定义方法,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提出8种常用的讲话稿概念定义方法,并针对实际应用提出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讲话稿规范定义、规范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讲话稿 概念定义 内涵 外延 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就公文起草提出,“要懂一点逻辑和文法”。讲话稿的起草要求做到主旨明确、观点鲜明、语言准确、内容简洁、结构清楚、文字精练。讲话稿概念定义的特点是说理性和叙事性较强。概念的定义过程,概念的判断过程,概念的推理过程,构成了讲话稿的论证结构和思维过程。讲话稿的概念使用什么方法做出定义,关系到讲话稿能否准确规范、精简高效表达。讲话稿概念定义的不规范、不准确将直接影响讲话内容的说服力,因此,必须重视讲话稿概念的定义。讲话稿概念要做到用词准确、逻辑严密、论证有效,就必须遵循逻辑学原则。 1 讲话稿概念运用逻辑学定义方法的必要性 1.1传递信息的必要 信息传递是指发出信息的一方将要传达的信息通过符号编辑,将信息处理后通过一定载体发送给接受一方,接受一方解码后得到信息的过程。讲话稿从目的上划分,可分为工作总结类讲话稿、宣传动员类讲话稿、协调推进类讲话稿、庆典致辞类讲话稿,任何一种类別的讲话稿都必须保证信息传递顺畅,这是由其沟通方式决定的。讲话稿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只呈现单向沟通,听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概念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对听众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讲话的效果,这要求讲话稿的概念定义必须准确传达信息。逻辑学的概念定义方法能够有效满足上述要求。在逻辑学中,称被定义的符号为被定义项,用来说明被定义项的符号或符号串称为定义项,使用逻辑学概念定义的主要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法对被定义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严谨的限制,能够保证概念阐述的真实和准确,有效进行信息传递。 1.2说服论证的必要 讲话稿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说服听众,讲话稿需要将抽象的道理、理论具体化、形式化,变成令听众信服和接受的观点。讲话稿增强论证说服力除了引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对阐述的概念命题进行准确界定。在任一论证中,我们都是在概念命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推论,有些推论是保真的,而有些不是,此外,对应不同的结论需要选择不同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进行论证,这都离不开逻辑学的定义、判断、推理等方法运用。讲话稿中的论证一般较多的采用直言三段论的形式,如:A是B,C是B,所以C是A。准确定义讲话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关系到A、B、C三个命题的大项、小项、中项、质、量、周延性,这些与能否得到有效论证和正确结论息息相关,而对于听众来说,讲话稿的关注焦点正是在于能否从论证中得出真结论,论证是否成立,有说服力。 1.3表达情感的必要 一般来说,公文中应当避免使用情感性语言,较多使用陈述性语言。但是,讲话稿不同于其他公文文种,除了传递信息、论证说服的功能,讲话稿还具有情感表达功能,即通过传达自己的情绪、态度、情感、价值观,达到影响听众认知、统一思想认识、为工作部署奠定思想基础的目的。领导讲话的背景往往是在讲话者和听众双方在某些事实、信念产生或可能产生不一致(论争)。了解听众心理,能够用自己的话去影响听众,解决论争是讲话稿拟制面临的一大难题。论争,可能源自双方不同的信念和不同的态度或者是二者的混淆,解决论争的关键在于找到争论的核心问题,如果歧见来源于事实那么客观地确认这些事实,如果歧见来源于态度,那么应当基于客观事实的确认去解决论争,对讲话稿中的概念进行逻辑学定义,基于事实和逻辑解决双方之间的解决论争,能够寻找到双方沟通的最大交集,从而有效传达出讲话者的情感,可以最大程度化解双方对于同一事物的“论争”,达到讲话的目的。 2 讲话稿概念的外延定义法 外延,就是被定义词项所指谓的所有对象的集合。外延法,也称指称性定义法,即列出被定义词项所指谓的所有对象集合,根据逻辑学原理,概念和定义项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根据概念之间的全同、属种、交叉、并列等关系,能够实现概念的外延定义。 2.1分解法 讲话稿中的外延分解法本质上是通过划分类别来缩小外延。一般来说,标准式直言命题的一般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量词,其次是主项,再次是联项,最后是谓项。可以记为:量项(主项)联项(谓项)如“四个(量项)全面战略布局(主项)是(联项)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谓项)”在讲话稿中,外延分解法的应用应当注意量词的准确使用。量词用法大体上有全指量词、模态量词和量词省略,在拟制讲话稿时,应当针对不同的讲话内容、听众以及影响范围来具体运用。一般来说,讲话稿中使用“四个”这样的精确量词频率很小,也很少使用“所有”这样的全指量词,而较多的使用模态量词“有的”“有些”“部分”“个别”,甚至省略量词,如等量项词,应当认识到,在讲话稿中模态量词的应用是实际客观世界模糊性特征的需要,但也应当避免过度使用。 2.2归类法 讲话稿中的外延分解法本质上是通过概括类别来扩大外延。归类的关键是找到概念子类的“属”,如A概念包括BCD类,通过概括BCD类的共同属性集找到A的属。归类法的关键在于外延是否限制适当,如果限制不当,可能会产生归类不当的问题。如坚持“勤”字为要,树立服务政府新形象……坚决整治“飘、虚、懒、散、粗、怯、奢”等问题。(《施甸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使用了反面论证,然而作风“虚、粗、怯”与作风不“勤”并不存在类属关系,换言之,“虚、粗、怯”也可以概括到“勤政却庸政”的范畴,这样归类将产生矛盾,因此,作风“虚、粗、怯”不能用不“勤”来概括,这是归类不当的错误。 2.3否定定义法 否定定义适用于本质意义就是否定的概念或者一些禁令性的条文概念,例如,中央八项规定,本身就是否定性概念,文中对八项规定这个概念使用了大量否定性定义,如“轻车简从”“不安排迎送”“不乱发文件”“不题词题字”“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等等。又如,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段表述,“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该段论述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用了否定定义的方法,指出既不是“老路”,也不是“邪路”。在使用否定定义应当把握一个原则,除非必须使用否定定义,否则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肯定定义,因为概念定义是要说明一个词项确实具有的意义,就绝大多数概念来说,其不指谓的定义有许许多多,任何否定定义都无法将其全面覆盖,有时即使在那些适用于否定定义的概念中,也应当界定否定概念的属,然后,通过排除属中的所有其他种来给出概念的否定定义。 2.4指称定义法 指称性定义分为实指定义和准实指定义。实指定义法也称为示范定义,是通过指认或描述被定义的词项所指称的对象,即指着被定义的对象来定义。如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这篇报告中,就运用了实指定义的方法,为了增强对“长而空的文章”的概念形象理解,将“长而空的文章”指称为“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在实指定上增加一些描述性的短语,称为准实指定义。表述形式为“……概念意指这种……”如大数据(big data)指这样一种具有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在使用指称性定义法时,应当注意所有的指称性定义都无法定义任何不指谓任何东西的词,无论其意义如何丰富。如“主观主义”等词汇,这时,就要考虑从概念的内涵去进行定义。 3 讲话稿概念的内涵定义法 內涵是指决定任一对象是否属于那个词项外延的某种标准,即普遍词项指谓的所有对象并且仅仅那些对象共同拥有的属性集,称做那个词项的内涵。在该定义下,内涵又区分为主观内涵(因人而异的属性集)、客观内涵(客观全面的属性集)、规约内涵(公共认可的属性集),一般来说,内涵这个词一般指谓“规约内涵”,词项的规约内涵不仅是它所指谓的事物的内部特征,而且很可能与这些事物的起源有关,或者与它们跟其他事物的关系有关,或者与它们的用法有关。在讲话稿中的概念定义使用上,常常使用属加种差法、同义定义法、解源法、评议法等。 3.1属加种差法 属加种差定义法在结构上由外延和内涵组成,外延是概念指谓的对象的集合(即其全体成员),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外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合。内涵是概念所指谓的所有对象的共同属性集。属加种差定义法直接依赖于被定义词项的内涵,一般来说,一个概念具有多个属性元素,一个类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事务的一个集合,各种各样的子类都是种,被分为子类的类是属。一个给定的属的所有元素共享某些属性,这些共享属性使它们成为该属的元素;任何一个种的元素都共享某些更进一步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将它们与该属的任何其他种的元素区分开来,这种用来区分它们性质的叫种差。通过属加种差来定义公文概念一般要经过两步。首先,必须找出概念的属,即包括被定义概念的那个种的较大的类;其次,必须找出种差,即将被定义概念的那个种的元素与那个属的其他所有种的元素区分开来的性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有两种局限性。这种方法仅能运用于那些暗含有复杂属性的词汇。如果是简单的不可再分析的属性,那么暗含这些属性的词汇就不能由属加种差来定义。第二种局限性与表达“大全”性质的词汇有关,如“存在、本体、存在物、客体”等。例如,所有本体的类就不是某个更大的属的一个种,大全类是最高的属。此外,这同样适用于那些指称形而上学的最终范畴的词汇,诸如物质、性质等等。 3.2同义法 同义法是指为被定义概念提供另一个意义已经被理解的词或短语,而且它与被定义的概念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用“快乐”定义“幸福”,用“奋斗”定义“努力”,用“金山银山”定义“绿水青山”等等。应当注意到,同义法的使用本身存在局限性,用一个概念翻译另一个概念通常无法抓住其精神或传达其深意,从来就不是完全忠实于原本的,因而同义定义就常常不够完全精确并引入误解,当寻求的是一个理论定义或精确定义时,同义词是不可能满足要求的。 此外,很多词汇并没有真正的同义词。同义定义的另一个局限是,如果我们寻求定义的词所表示的概念是外来的和令人费解的,那么它的同义词也一样费解,面对一些行业性术语和专业性概念,如5G通信技术、O2O模式、C2C模式、B2B模式、B2C模式等等,使用同义定义或同义短语也不能清楚说明这些概念,这时,就应当考虑其他的概念定义方法。 3.3解源法 解源法即解释概念的来源演变过程,以加深听众了解。一个概念在内涵上如果无法从种属角度和同义近义角度完成定义,那么可以考虑从概念的源头进行解析说明。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给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但是通过解释起源和发展变化,一样可以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使用了解源法,对党发展的九十六年做了回顾和总结,他回顾了一百年前十月革命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九十六年中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历史使命,使报告更易于理解,也为“四个伟大”的概念阐述进行了铺垫。解源法一般适用于现有的、有历史沿革的概念,对于一些新兴概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不适宜用解源法来定义。 3.4评议法 评议法是将需要解释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适当扩充,如指出某项工作面临的形势,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指出某项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或成效等等。例如,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关于“本本主义”这个概念的定义方法,就是通过一针见血的指出其问题,“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这一段论述指出了本本主义区别于其他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明显特征“盲目执行即是消极怠工”。评议法的本质是寻找概念的种差,即在概念从属的属中找到区分于其他类别的种差,这种种差可能是概念的意义、概念面临的现实问题、概念具有的意义等等区分性较强的属性。 综上所述,讲话稿的概念定义应当遵循逻辑学原则,根据不同的概念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义方法,从外延和内涵角度准确界定概念,从而增强讲话内容的信息传递、论证说服、情感表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Z].中办发〔2012〕14号,2012- 04- 16.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的十九大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7. [4] (美)欧文?M?柯匹,卡尔?科恩.逻辑学导论(第13版)[M].张建军,潘天群,顿新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14. [5] 叶颖慧.逻辑与当代公文写作[D].暨南大学,2012. [6] 于丽萍.公文写作要正确运用概念[J].写作,2013(23):23- 25. [7] 李红,李渊.实指与综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84- 88. [8] 周继祥,刘玉兰.公文写作中明确概念的常用逻辑方法[J].秘书之友,2004(3):21- 23. [9] 崔裕生.公文语言的模糊概念与模糊语词[J].写作,2002(15):34-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