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 |
范文 | 孙武军 摘要:传统经典著作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大学生关于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观念和阅读效果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本文阐述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及重要性。并结合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我爱经典”活动,探讨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策略,旨在改进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 关键词:高校圖书馆 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推广活动已经逐渐推广开来,而经典阅读是阅读推广的内核,回归经典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真正价值和使命。大学是形成和固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对于经典阅读有比较强的需求力。同时高校具备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余光教授指出,阅读推广的内核应当是经典书籍,各大高校图书馆也越来越重视经典阅读。通过经典阅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1 经典的意义 什么是“经典”?所谓“经典”一般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且具有价值的书籍。是经过时间和历史选择最终成为了经典。经典,国内外学术界都有相关的描述。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经典著作,确实可以不休于人间,成为人类永远的财富。经典是为后世教育而存在的,是传世教育的根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核心就是经典阅读。 2 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2.1经典阅读有利于大学生获取丰富理论知识 拥有丰富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是经典书籍的一大特征。大学分专业,而阅读不应该分专业。跳出某一个专业的小圈子,他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从大学生自身来讲, 大学生通过阅读国内外经典著作,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2.2经典阅读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健康的传统民族文化 人类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都体现在经典作品中。阅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修养和智慧,还能够养成大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国家和整个民族意义尤为重大。 2.3经典阅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国内外的很多高校都在推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关键在一个“通”字。高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文理就不能分家。我们都知道,很多的科学家都拥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而文科生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经典著作,也能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质。因此,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应该提倡文理科交叉阅读。文理交叉阅读是通识教育的基础。提倡通识教育,首先就应当提倡通识阅读。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经典阅读。 2.4经典阅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经典阅读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所积累的效果又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阅读能使大学生深入思考,增长知识提升思考能力。让阅读经典成为提升自我人文精神。而阅读经典作品需要独立思考,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够做到相信真理而不迷信他人,服从真理而不盲从他人,勇于修正错误,敢于承担责任。 3 目前高校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为就业、考研等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存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现象,而“浅阅读”只有量没有质。“浅阅读”因其信息分散,休闲娱乐性强,导致大学们不能深入思考。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认为经典读物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二是阅读的目标与期望值太低,读书意识、习惯、信仰没有确立起来。三是看不懂,缺乏对文言文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四 是不知道哪些是经典书,阅读经典书有什么用;五是没时间读,经典读物需要静心思考;六是不知阅读经典好书方式、方法。造成经典阅读“读不下去”“读不深入。七是多元化阅读方式的冲击。随着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相继推出的 《百家讲坛》《名著欣赏》《经典永流传》等 “代读”“解读”栏目的热播,不断地冲击着经典阅读,势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见解与思考能力。 4 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策略 4.1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并联合学校多部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微博、网站、微信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开展“期刊进寝室”活动。每年将过刊进行清理分类,根据内容分别赠送给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不同年级、类型的读者提供应用性、针对性的服务。“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是图书馆员的使命。图书馆可针对大学生阅读经典存在的一些困难,将一些指导阅读经典的方法放在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供他们借鉴。一是今天读书了吗?读的什么书;二是少读休闲书;三是阅读环境适宜,读书时关掉手机;四是逐字逐句地读;五是给作者一个诉说的机会;六是重读一遍该书。关注那些阅读推广活动中不难发现,这项工作从来不是图书馆单打独斗来完成的,其选题、策划、组织、运行及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联合学校多部门,保证政策、资源、经费的支持。 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在2017年读书月联合团委和院系举办读书月活动,大学生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比赛系统参加“武体达人”“朗读者”活动。一是“武体答人”中华古诗词大赛。该活动集汉字、成语、诗词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综合力量,让大学生感受到国粹的魅力,了解国学的精髓,在全校形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二是“朗读者”诵读经典活动。文字无声,朗诵传情。朗读者以“不喧哗,自有声”为宗旨,用真诚的朗读去传播这个时代的力量。在首届湖北省高校“寻找最美之声”朗读大赛上,由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组织,选送三个作品,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龙婧凭借《邂逅》完美演绎获得二等奖。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对于读者明辨其中包含情感和道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大学生诵读经典,他们也会将古今中外的智慧变成我们内在的修为。三是图书馆员应当当好经典阅读推广中的角色。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还深入本校武术学院为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经典阅读推广”的文化讲座。着重推荐了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著作,大力倡导经典阅读。 4.2以读书月为契机开展“我爱经典”阅读推广活动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高校都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2017年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通过读书日活動,开展“我爱经典”阅读系列活动。一是“我与经典”征文活动。大学生讲述自己喜爱的一本经典图书,以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推荐,并写下自己与该书的相关故事,经筛选评比后给予奖励,优秀作品在图书馆网站和校报发表。二是“我看经典”观影活动。图书馆在东教学楼举行观影活动,共同欣赏国产优秀电影《驴得水》,特邀广大师生一起品经典、抒情怀、和同学们共交流观后感。三是“我写经典”书法比赛 。开展“手写名篇”硬笔书法大赛,鼓励热爱书法的大学生选取经典图书中的名篇名章为内容,用钢笔或中性笔书写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获奖作品印刷成册,在现刊阅览室展览。四是“分享阅读,传递书香”经典图书漂流活动。师生捐出个人藏书通过图管会使其它师生无偿阅读,使书籍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阅览。五是举办经典作品文化讲座。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段维教授为师生作了主题为《习近平讲话中引用的古今诗句赏析》的文化讲座。段教授从93岁高龄诗词大家的优雅风采开篇,以习总书记诗词用典为线索,忆历史,析时政,释之彩,讲知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大学生深切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优美,从中也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还邀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国恩教授进行主题《狼图腾》与“中国”形象的讲座。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经典阅读热爱。 4.3.将经典阅读嵌入文献检索课教育 图书馆经典阅读要另辟推广途径,在文献检课程中介绍经典阅读,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武汉体育学院2018年将文献检索课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在读书月中,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举行信息素养大赛,全校师生通过微信和现场答题。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所有参赛者均有礼品。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并面向辅导员设立组织奖。2017年十月下旬武汉体院图书馆教研室开设的美学课上,请了中国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先生的入室弟子客串:书法与审美。 4.4 全方位加强经典资源保障 高校图书馆应加大馆藏资源建设力度,以满足大学生经典阅读的需求。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不仅邀请老师、学生参加图书现采,还去外地参加了大型图书供货会或进入供应商样本库房现采。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田田荐购、微信公众号等线上交流向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推荐经典书籍。也可在流通部留言本上写下书名,做到线上线下互补,来满足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同时还注重利用网络免费资源,使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水平。高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由图书馆来主持,也可以由学生图管会来主持。可开设经典阅览室,存放的书籍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图书馆推荐的经典书籍,一部分是由学生阅读排行榜和投票选出的经典书籍。利用这些书籍和场地,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让大学生来决定什么是他们需要的经典及如何阅读经典。多读书、读好书,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经典”,为校园的经典阅读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同时,经典不能固化,要同专家的推荐相结合。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已成立了文献资源采购小组并开展院系对口服务学科馆员工作, 广泛征求各院系建议,采集、开列经典书目,让有限的图书经费购置与教学紧密相关的、采购师生所需的读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开展经典阅读。 参考文献: [1] 姚丹.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144- 146. [2] 陈良启.高等院校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5(11):55. [3] 张学军.论大学生经典阅读[J].图书馆论坛,2009(10):31- 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