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物“ID”落地实施成效研究
范文 冯潇楠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实物“ID”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电网设备标识也从最初的明文标牌,发展到可通过智能终端识别的数字化标识。城南公司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支撑国网公司关于全面开展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的目标,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的精益化管理,优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水平,推动公司资产管理实现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三流合一”,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阶段业务与“现场实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在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维检修、退役处置各个环节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横向联动及纵向串接,达到项目、WBS、物料、PMS、ER P各系统间数据“五码对应”整体闭环,为实现资产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实物“ID” 资产管理 五码对应 横向及纵向串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1 实施背景
1.1内外部环境对电网资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国家对工业化、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数据驱动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打造大数据战略制高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开展基于实物“ID”的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1.2结合公司整体要求持续“领先型”深化应用,形成资产管理突破
国网天津城南公司结合自身优势,依据已初步建立的“领先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成效,挖掘提炼各部门各专业核心业务贯通典型案例,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旨在实现由规划计划到退役报废的全过程监测管控,切实提高城南资产管理效率,推动资产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
2 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实物“ID”是电网资产的终身唯一编码,根据国网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编码由包含公司代码段、识别码、流水号和校验码的24位十进制数据组成。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是以实物“ID”为索引,通过对ERP、PMS、ECP等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开发,关联项目编码、项目WBS编码、物资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使用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功能实物“ID”标签开展现场业务,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业务环节专业应用。
2.1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落实
2018年,城南公司作为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工作试点承接单位,建立工作组织,依据《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关于印发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2018年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津电安质〔2018〕6号)要求,充分发挥安质部的牵头组织作用,统一工作流程、完善标准制度,试点编制了《国网天津城南公司2018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评价标准》,将实物“ID”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依托大数據理念进行闭环管控。
2.2明确目标,细化方案,落实责任
积极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及“实物ID”建设成效,城南公司设定了“增量100%、存量20%”的建设目标,明确了“分公司—部门—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全力推进建设进度。
统一编制《国网天津电力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对技术方案、粘贴方案、安装维护要求进行标准化设置。根据“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开展各类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实物‘ID”工作。先期选取存量资产中的35kV变电设备作为试点对象,推进实物资产的统一身份号码的编制规范,制定物联网标签应用技术标准,明确在物资采购、设备运行维护等环节生成实物“ID”的技术要求,满足对新增资产和存量资产实物“ID”管理的共同需求,形成公司层面统一的编码规则。
2.3搭建管理网络,建立协同机制,推动高效运转
安质部、运检部、建设部等部门形成有效沟通机制,衡量并评估公司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体系及“实物ID”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质量,鼓励各部门专业工作与全寿命理念深度融合,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阶段业务与“现场实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横向联动及纵向串接整体闭环,为实现资产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1]。
构建了包含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了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办公室,组织协调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公司安质部、运检部、财务部等重点管理部门按照公司明确规定的职责范围开展本专业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沟通管理,负责与其他专业间的业务协同,负责开展本专业纠正与预防及持续改进,做到全员参加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将资产管理要求融入各项业务的日常工作中,每项业务基于目标和计划开展,开展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过程管控和协同,工作结束后,开展评价并持续改进;遵循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管理流程,规范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2.4创新应用移动物联网技术,践行全寿命理念
结合国网公司关于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实物‘ID”)建设的总体方案,运用系统性思维组织开展电网实物资产建设工作,通过顶层设计统一编码规范,细化编码规则,为电网实物资产赋予统一身份号码,推进二维码和RFID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展电子标签的制作,利用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技术,实现电网设备的全过程精益化监测。
3 实施效果
以实物“ID”为纽带,固化物料、设备、资产间的分类对应关系,贯通电网资产各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各类专业编码,实现实物资产在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全寿命周期内信息共享与追溯,提升公司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2]。
3.1总体进展
城南公司认真落实天津公司整体3年完成50%存量设备贴码要求,经过全面梳理和筛选,现已完成20%存量设备的赋码工作,对应生成资产标签2656个。其中:
主网14类资产:已完成4个110kV变电站、14个35kV变电站,共计18个变电站的赋码,共涉及设备类型有:主变47个、断路器11个、组合电器11个、隔离开关61个、电流互感器15个、电压互感器12个、电力电容器42个、接地变32个、站用变1个、避雷器21个、消弧线圈2个、开关柜745个、电抗器0个、耦合电容器0个。
配网2类资产:已完成116条10kV配电线路设备赋码,涉及的设备类型有:环网柜472个、配电变压器864个;并按照運检部要求增加箱式变电站206个、柱上变压器128个。
第一,取得成效。完成首次贴码,城南公司持续进行实物“ID”探索工作,将35kV青年宫变电站列为试点站深入研究,按照《天津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标签制作和贴码实施规范》要求,梳理设备挂接关系并赋码生成实物“ID”标签,于6月6日完成该站内61枚B类“国网芯”标签现场贴码。
2018年为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及“实物‘ID”建设成效,城南公司资产管理办公室(安质部)统一工作流程、完善标准及制度,承接市公司重点任务,编制《国网天津城南公司2018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深化应用评价标准》,依托大数据理念进行闭环管控、实现过程监测,衡量和评估公司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体系及“实物‘ID”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质量,鼓励各部门专业工作与全寿命理念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同时凸显效果。
第二,创新点及功能应用。运维人员基于实物“ID”功能可使用无线PDA进行巡检工作,对以往电脑、数据线、掌机之间繁杂操作进行创新升级,随时无线下载巡视计划,利用实物“ID”自动巡检功能,进行随进式自动识别,微应用功能可对实物“ID”进行自动搜索并完成巡检,如遇设备缺陷可直接在平台中进行缺陷登记,将所有设备巡视完成后,可将PDA中的巡视记录直接上传到PMS2.0中并生成日志完成全部工作。RFID射频技术的应用相比以往用PDA摄像头近距离对焦识别,在安全距离上更加有所保障,并且随着巡视路线在有效范围内自动识别更加迅捷,可以让运行人员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设备监测上,极大地减少了巡检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升巡视质量。
第三,过程管控措施及效果。一是保证质量,提前开展培训。与城西公司联合开展实物“ID”标签安装规范培训工作,针对变电运检室和配电运检室等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大规模贴签前现场培训,确保工作质量。二是严控进度,确保完成。完成主、配网资产20%存量设备现场贴码,并同步进行信息关联追溯。以实物“ID”为纽带,贯通电网资产各阶段的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实现资产在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和退役报废各阶段全流程贯通,提升公司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三是总结完善,积极迎检。城南公司2018年度实物“ID”建设工作已近收官,国网公司评价验收也即将来临。城南公司将开展回头看工作,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认真落实上级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实物“ID”建设及迎检工作顺利完成。
3.2 预期目标
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建设标准、突出应用实效、扎实有序推进”工作原则,不断提升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应用成效。
第一,完善业务应用基础。以电网资产账卡物一致性数据治理为基础,开展存量资产实物“ID”与各专业编码的关联梳理,追溯关键业务环节历史信息,贯通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全过程全业务。统筹有序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配套升级,做好国网云平台部署、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应用的基础保障工作,确保实物“ID”相关信息系统功能实用、好用、易用。
第二,拓展试点应用范围。有序扩展实物“ID”电网资产覆盖范围,提高各类资产应用比例。在国网江苏、陕西电力和国网信通公司5类信息设备和2类光传输通信设备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二次设备、输电线路及电力电缆等其它类型资产的试点研究与应用实践,逐步实现主要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全面应用。在积极拓展试点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职责、流程和制度,不断完善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工作机制。
第三,提升深化应用效能。创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以实物“ID”为纽带,汇集资产全寿命周期全业务、全过程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立足专业精益化管理,开展基建物资配套供应、电网设备智能运维等业务深化应用。聚焦资产管理综合水平提升,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摊归集和资产管理核心流程监测等跨专业协同应用。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建设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业务信息潜在价值,开展电网资产投资评估辅助分析、供应商整体绩效评价、运维检修辅助决策等大数据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振安.蒙东电力实物“ID”系统建设获阶段性成果[N].中国能源报,2018- 08- 06(022).
[2] 夏宝东,刘晨.国网天津电力推进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8- 02- 13(0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