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复合码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江峰峰 袁红兵 摘要:复合码作为一种新兴的码制,兼容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特点,在物流领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条码存在的缺陷,然后以一般物流配送企业为例,对复合码在物流仓储管理的入库、出库、盘点和配送等业务环节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复合码;物流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 仓储管理是指仓储企业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库存控制,并提供流通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其储存的货物在仓储企业端是动态的,与整个物流供应链紧密连接。在物流供应链中,包含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的信息流既是物流与资金流的润滑剂,也是使物流与资金流处于受控状态的有效途径。而条码技术作为最基本的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传统条码缺陷 在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仓储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一维条码,但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码通常是对物品进行的标识,以便自动扫描设备的识读,但不能表示该物品的描述性信息。在通用条码(一维条码)的应用系统中,对货物信息,如生产厂商、货物的类别、名称、生产日期、价格等的描述必须依赖数据库的支持。在没有预先建立数据库或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条码表示汉字和图像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二维条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二维条码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容量太。仓储管理中采用二维条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货物入库的时候就可以对其供应商、类别、名称、生产日期、价格、存放位置等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输入可能出现的错误,大大提高录入、制单、验货的效率。同时,二维条码成本也不高,基本和一维条码持平。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物流行业长期以来识读设备按一维条码的识别要求进行了配备,大量的二维条码推广使用,必然会造成现有设备资源的大量浪费。 2复合码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商业及物流领域的成功运用,人们已经认识到现有的商品条码,受其信息容量的限制,已无法满足商业物流管理的需要。为了加强对物流商品的单品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动采集的效率,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eC)首次合作,于1999年初联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适于各个行业应用的物流条码标准——复合码(composite Symbology,CS),又称EAN.UCC复合码。复合码是一种维条码(线性组份)与二维条码(复合组份)有机地叠加在一起,以实现在读取商品的单品识别信息的同时,还能够获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从而解决了常规条码存在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物流及仓储管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复合码中的线性组份(一维条码)可以是下列条码中的一种:(1)EAN/UPC码(EAN-13、EAN-8、UPC-A,或者UPC-E);(2)Databar系列条码符号;(3)UCC/EAN-128条码。它的作用在于:一是项目的主要标识编码,二是作为二维条码的定位符,用于成像仪识别时的定位。 复合码中的复合组份(二维条码)由PDF417条码构成,据所编信息容量的不同,复合码符号有3种不同的变体,按照最大数据容量排列如下:(1)CC-A:微eDF417的变码,最多56位;(2)CC-B:新编码规则的微PDF417条码,最多338位:(3)CC-C:新编码规则的PDF417条码,最多2361位。复合组份印刷在线性组份之上,两个组份被分隔符所分开。在分隔符和复合组份之间允许最多三个模块宽的“空”,以便可以容易地分别印刷两种组份。 3复合码应用研究 在现今的仓储管理中,仓储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记忆去处理已十分困难。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货、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积压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乃致失去客源。 如前所述,复合码存储容量多达上千字节,从而解决了物流管理中条码信息容量不足的问题。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应该实现信息共享。而作为供应链核心环节的物流配送企业应协同上下游企业对商品及其信息进行统一编码,这样可以方便数据的流通、采集,便于货物的管理,从而使物流信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的特点。具体来讲,复合码可在仓储管理中的入库、出库、盘点和配送等业务流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 (1)验收、人库环节。指定货物被运送到仓库,管理人员按单验收货物,在这一环节极少发生错误。但即使一点微小的差错,都会使库存不准确,并可能引发后段物流环节的其他错误。利用条码并结合采用数据采集终端,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收货数据的采集、检验。在收货时,管理人员按照供应商配送单据内容。使用数据采集终端扫描确认货物的数量及详细信息。 检验结束后,入库管理人员对货物设计相应的复合码。设计时应使线性组份的数据内容与复合组份的数据内容相联,以免扫描条码时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因为用户有时需要既扫描线性组份,即录入商品或包装箱的单品标识信息;也可扫描复合组份,即读取商品或包装箱的描述性信息。同时应及时将条码信息保存到仓储管理系统中,并生成相应的入库单。 (2)出库环节。管理人员按客户订单的需要在指定的货位进行拣货,并将所发的货运送到公共发货区。此时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数据采集终端扫描货物的条码。查询、核对相关货物信息。如果所发的货物与出库单上货物的条码、数量不符时,则可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错发、错配等情况的发生。 (3)盘点环节。盘点作业是仓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为了检查核对账卡数量和实际库存数量。通过盘点可以准确掌握物料储存管理状况。系统可以根据仓库区域生成盘点计划,仓储管理人员使用数据采集终端在指定仓库区对货物进行盘点(只需对线性组份进行确认);收集货位编码、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物数量等信息。所有货物盘点完毕后,即可获得实际库存数量,同时产生系统库存与实际库存的差异报表。管理人员利用差异报表,可以对相关货物进行复查,确保系统库存的准确性。 (4)配送环节。货物抵达目的地后,客户可以用数据采集终端扫描装箱单条码,确认该货物的目的地等基本信息是否正确;并可根据订单情况挑选部分或全部货物验证其条码标签,以确认货物的正确性。 4复合码应用设计 随着物流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随着货物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物流配送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物流的中转站,应在整个供应链上起到协调、管理的作用,通过统一货物、供应商、客户等各种信息的编码,以达到各种信息在供应链上共享的目的。如同沃尔玛要求供应商提供带有RF无线识别的标签是要做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与快速结算一样,复合码的应用可以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更便捷、更安全。 基于国内现行商品流通条码以EAN-13码为主的情况,对照复合码的结构与空间设计要求,复合码的设计采用EAN-13码和4列CC-A或CC-B结构组合的方式。CC-A或CC-B结构是由编码数据字符的数量决定的,通常采用CC-A结构,除非超过了它的容量。在确定复合码的选择后,约定各方对所提供的货物应标印上含有EAN-13为线性组份和含有目的地、批号、保质期及其它信息(复合组份)的复合码,如图2所示。 5结论 复合码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仓库的出库、入库、盘点和配送等业务更加快捷、准确,避免了人工操作造成的失误,使物流配送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并且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